【摘要】課堂教學用語是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用語質(zhì)量直接關(guān)系著課堂教學效果。在對常熟市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用語的調(diào)查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教師所使用的語言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課堂教學效果。本論文主要分析常熟市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用語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促進英語課堂教學,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用語 教學質(zhì)量
一、引語
課堂教學用語作為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往往容易被教師忽視。在課堂上,教師會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傳授的主要媒介——教學用語的作用。糟糕的教學用語會使教師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相反,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用語質(zhì)量的提高這一方面下足功夫,那么教學活動就會進行得更加順暢。教學是取得事倍功半還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用語無疑是關(guān)鍵一環(huán)。如何能夠把教學用語變?yōu)槌踔杏⒄Z課堂的輔助劑,教師需從解決使用的課堂教學用語本身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教學用語的運用方式這兩大方面入手。
在了解常熟市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用語的過程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教師所使用的語言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大致分為三類。本論文主要分析常熟市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用語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促進英語課堂教學。
二、教師課堂教學用語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課堂教學用語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教師可能出于自身教學經(jīng)驗不足或未給予教學用語足夠的重視等原因,使用的語言會出現(xiàn)不夠準確規(guī)范的情況。例如,教師在詢問學生文章中某一人物所說的話時應問“What does he say?”,但有時會口誤說成“What does he says?”,教師在不經(jīng)意間犯的錯誤可能會影響學生對疑問句中第三人稱后的動詞用原形這一知識點的掌握,所以必須提高課堂教學用語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避免給學生錯誤的演示。
要做到這一點,離不開教師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在課前的充分準備。教師應該不斷提升專業(yè)水平,在課前設(shè)想上課的情境,提前整理可能會使用到的語言,以上所提到的使用錯誤教學用語的情況就極少可能會發(fā)生。如果教師到了面對學生的時候才來挑選正確表達思想的詞句,而且有時候還說得詞不達意,那么學生就要費很大的勁來領(lǐng)會所講的東西,做不到透徹地理解。教師知道的東西應當比他要講給學生的東西多10倍、20倍,——那樣一來,他在上課時的言語就會運用自如,學生感知這些信息就不太費力;這時,處于教師注意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講述,而是學生的思維情況。
2.課堂教學用語的簡潔性。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的語言是重要的信息輸入,教師必須在有限的45分鐘內(nèi)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輸入內(nèi)容和輸入環(huán)境。因此,教師在闡釋某個概念的時候為了能使學生充分透徹地理解往往會使用大量的語言,然而,過于冗長繁瑣的語言非但不能讓學生消化新的知識點,反而可能會加強他們對知識的抵觸情緒。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精練的語言可以節(jié)約學生很多時間?!比绻處熌軌蚴褂煤啙嵜髁说恼Z言,學生會更易于接受。例如,在向?qū)W生解釋單詞“excited”和“exciting”兩者區(qū)別時,不妨造個句子:The exciting sports meeting made students feel very excited. 學生就很容易理解“excited”是形容人感到興奮的而“exciting”是形容事物令人興奮的這一知識點,比起空洞的概念解釋,這樣的語言既簡潔明了又利于學生記憶。
3.課堂教學用語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應注意避免使用單調(diào)乏味的教學用語,尤其是在以講解試卷題目為主的課堂中。試卷上的圖片文字本就不如課本上來得豐富有趣,黑白的色調(diào)以及固定的問題形式則更加容易讓學生心生厭倦,所以比起平時講解書本內(nèi)容時教師需更注意方式方法。特別是在活躍課堂氣氛這一方面,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在講解對話題目時雙方選擇扮演其中的角色并以角色的口吻來說英語,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能增強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如果評講試卷時只有教師單方面的知識灌輸而沒有學生的參與,那么課堂氣氛很容易變得沉悶,學生也容易昏昏欲睡。因此,為了營造一個豐富有趣的學習課堂,教師應提高課堂教學用語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三、教學用語運用方式的改進辦法
1.尊重理解學生。師生的關(guān)系并不意味著雙方處于不平等的地位,對話是建立在雙方互相尊重的基礎(chǔ)上的,師生雙方都作為整體的、獨特的個人而相遇與交往,在相互對話與理解中接納對方。耍權(quán)威的教師和過于縱容的教師都不可能與學生建立真正的對話關(guān)系。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地選擇一些有利于和學生平等交流的教學用語運用方式。例如,在想了解學生是否理解所講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問“Do I make myself clear?” 來代替“Do you understand?”,雖然兩種問法得到的回答是一致的,但前者相比后者,語氣更為溫和,少了些教師的威嚴,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2.注重評價,及時表揚鼓勵及糾錯。教師應認識到讓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是一個讓他們加深對知識理解的好機會,如果在學生答完以后不作任何反饋,那么這次回答就僅僅停留在表面形式,對學生來說并沒有起到很大作用。相反,如果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及時的評價,學生就會了解自己是否已掌握所學內(nèi)容,并不斷探索,積極嘗試運用所學新知識,從而達到教師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注重課堂上的評價,在學生正確回答后給予肯定和表揚,若學生回答中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也要及時指出糾正并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一味的指責只會加深學生對教師和知識的厭惡,反而會使情況越變越糟,最后惡性循環(huán)。在選擇對學生的評價用語時,教師除了可以說“You are very good!”和“Excellent!”之類普遍適用的夸獎詞以外,還可以因人而異進行表揚,比如A同學之前總是在某個語法問題上犯錯誤,但最近都能回答正確,可見他為了克服這個難題付出了努力,教師可以說“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 hope you can continue to work hard.”來肯定學生的進步并鼓勵他繼續(xù)努力。
3.考慮學生的知識涉獵情況。教師因自身知識儲備有時很難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遇到一些相對比較簡單的單詞詞組,以為學生早已認識便不細講,殊不知學生從未接觸過,那么這就有可能導致他們對內(nèi)容一知半解。因此,為了不影響教學效果,教師要時刻關(guān)注學生已有的知識量是否能滿足上課進度安排的要求,在書本內(nèi)容或試卷題目講解完后應詢問學生是否理解所講內(nèi)容,若學生仍有未掌握的知識點,教師應及時答疑解惑,這樣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zhì)量。
4.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師的語音、語調(diào)、動作、表情都會給學生帶來長遠的影響。剛開始學生可能不太習慣,這時教師的語速可以放慢,用母語先解決必要的生詞和相關(guān)的語法術(shù)語,再逐步過渡到正常語速。由淺入深、由簡入難,確保使用的教學用語符合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有利于學生保持學習的動力以及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例如,學生在上一節(jié)課中學了單詞“wear”,在這一節(jié)課的開始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用這個單詞描述同學來鞏固記憶,比如Student B wears glasses. 或Student C wears a red T-shirt. 不僅使學生熟悉了“wear”的用法,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適時調(diào)整教學進度。
四、結(jié)語
給予教學用語足夠的重視,解決使用的課堂教學用語本身存在的問題并改進教學用語的運用方式,有利于教學用語變?yōu)槌踔杏⒄Z課堂的輔助劑,更好地發(fā)揮它在課堂中所起的作用。教師應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知識水平以及課堂教學用語質(zhì)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來思考教學活動的安排,這樣才能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前蘇聯(lián)]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幾個問題,1984.
[2]張莎莎.交往能力,活躍課堂 ——淺談農(nóng)村中學英語交際教學法.
[3]雷玲.與大師面對面——穿越時空的教育對話,2015.9.
*項目來源:2016年度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省級重點項目)《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用語質(zhì)量的措施——以常熟市的初中為例》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610333016Z)。
作者簡介:沈青(1996-),女,江蘇常熟人,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師范專業(yè)2014級本科生在讀。
通訊作者:包延新(1973-),女,內(nèi)蒙古通遼人,碩士,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