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力
2017年4月19日,由三門峽市盧氏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秦某涉嫌非法采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一審作出判決,盧氏縣人民法院以秦某涉嫌非法采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3000元。
導致秦某被判刑的是3株“野草”。當時,他發(fā)現(xiàn)農田附近的山坡上長著類似蘭草的“野草”,便采了3株,后被森林民警查獲。經河南林業(yè)司法鑒定中心鑒定,秦某非法采伐的蘭草系蘭屬中的蕙蘭,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與野草案一樣引發(fā)社會議論的還有成都市森林公安局破獲的一起非法收購鸚鵡案件。謝某因為收購9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鸚鵡,構成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緩期5年執(zhí)行。
這兩起案件給我們的社會敲響了環(huán)保理念需要升級的警鐘。過去,大家只知道要保護瀕臨滅絕的動物種群,如大熊貓、朱鹮等,但事實上,還有很多動植物也已經處于危險的境地,它們已經進入保護者和法律的視線中,但公眾卻顯得后知后覺。
我認為不必因為“偷盜”野生動植物判刑而吃驚,中國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整體提升,將使相關案例日后出現(xiàn)得更多。普通群眾在無法辨別經濟、景觀類動植物還是保護類動植物時,牢記不要輕易出手。只有如此,才不至于因一時貪念違反法律,對環(huán)境造成破壞,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