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宇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植物保護學(xué)院 陜西楊凌 712100)
我國蘋果輪紋病由兩種主要病原引起
孫廣宇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植物保護學(xué)院 陜西楊凌 712100)
蘋果輪紋病又名粗皮病、輪紋爛果病,是我國蘋果三大病害之一。對蘋果輪紋病的研究已有100多年歷史,但是對于輪紋病的病原一直存在爭議。
1907年,日本最早報道梨果實輪紋病。1921年,原攝祜把輪紋病病原鑒定為Macrophama kawatsukai Hara。1933年Nose發(fā)現(xiàn)輪紋病有性世代,定名為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1980年,Koganezawa&Saku?ma重新研究了蘋果輪紋病病原學(xué)。根據(jù)枝干癥狀表現(xiàn)、致病性差異,他們將日本的輪紋病分為潰瘍型(can?ker)和疣突型(wart bark),將潰瘍型的病害稱為胴腐?。ú≡贺惲指衿咸炎痪?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將疣突型病害稱為蘋果疣皮?。ú≡贺惲指衿咸炎痪嫔鷮;虰.berengeriana f.sp.piricola)。兩類病原在果實上都表現(xiàn)腐爛癥狀,統(tǒng)稱為蘋果輪紋?。╝pple ring rot)。
后來,美洲、歐洲、大洋洲、非洲等也報道了類似的果實腐爛病害,稱為蘋果白腐?。╳hite rot),病原為葡萄座腔菌B.dothidea,該菌可侵染枝干,在受水分脅迫條件下,造成枝干潰瘍,我國稱之為干腐病。
在我國,部分研究者不同程度地接受日本學(xué)者的觀點,部分學(xué)者接受歐美學(xué)者的觀點,因而在各種教科書、研究報告中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病原名稱,十分混亂。例如,對于蘋果干腐病,病原名稱采用了B.berengeri?ana和B.dothidea;對于蘋果輪紋病,病原名稱采用了 B.dothidea,B. berengeriana f.sp.piricola,Macropha?ma kawatsukai及Physalospora pirico?la等。
筆者所在的研究室通過多年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蘋果輪紋病由兩種不同病原引起,兩種病原菌在系統(tǒng)演化、致病性、寄主范圍、生物特性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研究結(jié)果發(fā)表在新近出版的《Fungal Diversity》和雜志上。研究取得的主要結(jié)論如下。
(1)受病原菌侵染蘋果果實表現(xiàn)輪紋狀腐爛癥狀。我們將這種果實腐爛癥狀稱為蘋果輪紋病,或果實輪紋病。該病害由兩種病原引起,分別為:葡萄座腔菌 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粗皮葡萄座腔菌B.kuwat?sukai。
(2)在枝干上,兩種病原菌致病性有顯著差別,引起不同癥狀。葡萄座腔菌B.dothidea引起小型病瘤,大小為0.7~1.0毫米(圖1),在干旱脅迫條件下表現(xiàn)為潰瘍癥狀,即干腐?。▓D2);粗皮葡萄座腔菌B.kuwatsu?kai引起大型病瘤,大小為3~4毫米(圖3),隨著病瘤的不斷增多及開裂,最后發(fā)展成為粗皮癥狀,建議將該類癥狀稱為粗皮病。
(3)在果實上及枝干上,兩種病原菌都普遍發(fā)生,而且致病性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建議在蘋果輪紋病發(fā)生規(guī)律、抗病育種等研究中,對兩種病原菌都要予以重視。
(4)兩種病原菌在不同溫度下生長速率差別較大:在35°C下葡萄座腔菌生長較快,粗皮葡萄座腔菌生長較慢;在37°C下葡萄座腔菌每天生長3毫米,而粗皮葡萄座腔菌不生長。利用生長速率的差異特性,很容易區(qū)分兩種病原菌。
(5)本研究還顯示粗皮葡萄座腔菌在歐美國家等都普遍存在,說明蘋果粗皮病并不是東亞地區(qū)特有,因此不屬于歐美檢疫對象。
圖1 葡萄座腔菌引起樹干上的小型病瘤癥狀
圖2 葡萄座腔菌引起的樹干潰瘍癥狀
圖3 粗皮葡萄座腔菌引起的樹干大型病瘤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