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會史》
(英)彼得·伯克著,陳志宏等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6年12月
彼得·伯克,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曾執(zhí)教于蘇塞克斯大學、劍橋大學。伯克的研究專長為西方史學思想和歐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學與社會科學理論的溝通,探索文化史寫作的新領地,是當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學家之一。著作包括《語言的文化史》《法國史學革命》《歷史寫作的新視野》等。
伯克運用社會文化研究方法,考察歐洲知識系統(tǒng)結構變遷過程,提供了一種社會史觀——不僅關注個人,也關注集體關于知識傳播的行為和趨勢。全書描繪了一幅1750年以來西方知識界全景。伯克從以知識為業(yè)的知識分子談起,探討了建立知識的機構——大學和學會、知識分布、知識分類、對知識施行控制的教會和國家、銷售知識的市場與出版界,以及知識的消費者等多重條件下知識的歷史。
《忽必烈的挑戰(zhàn):蒙古帝國與世界歷史的大轉向》
(日)杉山正明著,周俊宇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7年5月
杉山正明,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歐亞史學者。曾參與日本NHK“大蒙古”系列紀錄片制作。專攻蒙古史、中亞游牧民族史。2003年獲第六屆司馬遼太郎獎,2007年獲日本學士院獎,代表作有《蒙古帝國的興亡》《忽必烈的挑戰(zhàn)》等。
1259年,忽必烈意外獲得爭奪大汗位的機會,也面臨威脅與挑戰(zhàn):不僅要擊敗競爭者登上大汗之位,還要創(chuàng)造不世之功,才能給蒙古共同體帶來繁榮與安定;此外,忽必烈還面臨如何建構世界國家和經(jīng)濟體系的難題。本書超越以西歐、中國為主體的觀點,描繪出別開生面的蒙古帝國與世界歷史,挑戰(zhàn)了蒙古的“野蠻入侵者”或“軍事破壞者”形象。明清帝國、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等幾個在近代西歐列強興起之前的世界強國,在杉山正明看來,也與蒙古帝國有著密切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發(fā)現(xiàn)的時代:21世紀風險指南》
(南非)伊恩·戈爾丁等著,李果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17年5月
伊恩·戈爾丁,牛津大學馬丁學院教授。曾擔任南非發(fā)展銀行行長、南非前總統(tǒng)納爾遜·曼德拉顧問。還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歐洲重建和發(fā)展銀行首席經(jīng)濟學家。在他五年的領導下,南非開發(fā)銀行成為南非基礎設施和小企業(yè)建設的重要融資機構。
本書聚焦于這個時代的危機: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新的文藝復興時期?通過考察如今的創(chuàng)新城市,作者看到了美第奇家族時期佛羅倫薩的現(xiàn)代版本。作者提出,我們正處于第二次文藝復興的歷史關鍵點(風險最高的時刻),借鑒上一次文藝復興的歷史進程可以應對未來——從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的時代汲取勇氣、智慧和靈感,進而塑造屬于我們自己的黃金時代。
《生而有罪:納粹子女訪談錄》
(奧)彼得·西施羅夫斯基著,賈輝豐等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7年5月
彼得·西施羅夫斯基,奧地利著名記者、作家,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維也納,是納粹集中營猶太人受害者的后裔。
作者通過對多名納粹子女的深度訪談,試圖從不同的視角,向讀者展現(xiàn)戰(zhàn)后納粹家庭的真實狀況以及納粹子女的內(nèi)心世界。本書通過納粹子女自己的語言,深入探討了帶著“原罪”出生的他們,如何面對沉默的父母,如何接受知道真相的自己,如何看待上一代的罪惡,以及如何在與父母價值觀相悖的現(xiàn)實世界中生存。一些納粹分子的后人曾冀望時間帶來忘卻,德國人將得到民主世界的接受,再不談他們黑暗的過去,但他們的希望落空了。作者指出:忘記德國的歷史,就沒有新的德國。
《虛構的猶太民族》
(以色列)施羅默·桑德著,王崠興等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17年3月
施羅默·桑德,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歷史學教授,曾任教于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1946年出生于奧地利林茨,是大屠殺中幸存下來的波蘭裔猶太人。其著作《虛構的猶太民族》《虛構的以色列地》《我為何放棄做猶太人》被稱為“虛構三部曲”,在以色列和西方學界引起轟動與爭議。
作者認為,大多數(shù)猶太人的故土遍布中東和東歐,這些分散的不同群體之所以能形成一個猶太民族,進而成為一個猶太國家,只可能訴諸被改編過的歷史。以色列人強烈排他的民族認同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始自19世紀下半葉,由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等人類記憶的代言者發(fā)明而成。這是一本批判性民族史,它拆解了猶太人的整套民族記憶架構,極具膽量地批判了廣為傳布的主導性敘事和史學話語,運用現(xiàn)代民族主義理論澄清了古老的神話。
《美麗靈魂:黑暗中的反抗者》
(美)埃亞勒·普雷斯著,劉靜雯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17年5月
埃亞勒·普雷斯,記者、作家,以調(diào)查型非虛構寫作見長,曾獲“詹姆斯·阿倫森社會公平新聞獎”,文章多發(fā)表于《紐約書評》《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等。
作者以多年的采訪入手,以神經(jīng)科學、組織行為學和道德心理學的前沿實驗成果為輔助,講述并分析了四個普通人如何為“正義”發(fā)聲的故事。他們包括“二戰(zhàn)”前庇護猶太難民的瑞士移民局警官,巴爾干種族屠殺中拯救異族難民的塞爾維亞人,違抗軍令為巴勒斯坦受難者提供援助的以色列士兵,以及華爾街揭露客戶存款黑幕的分析員。他們的行為展現(xiàn)出平凡靈魂中亦有抵抗“平庸之惡”的巨大力量。普雷斯力圖告訴每個人,個體有能力對集體說“不”,如此將為我們所處的黑暗時代帶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