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曉華
(山西省汾河水庫管理局,山西 太原 030000)
某江干流右岸堤防設計計算分析
齊曉華
(山西省汾河水庫管理局,山西 太原 030000)
對某江干流右岸堤防的平面位置進行了規(guī)劃。在分析水文、地質(zhì)條件的基礎上,對該堤防進行了結構設計,并進行了沖刷計算、滑動穩(wěn)定及傾覆穩(wěn)定計算分析;該段沿線設排水涵一處,且驗算了其排水能力,計算、驗算結果均滿足要求。
堤防;工程布置;結構設計;穩(wěn)定計算;排水涵
某江干流右岸堤防位于城區(qū)上游,系防洪堤。兩岸地勢平坦,黨校位于右岸岸邊,左岸為村落??刂屏饔蛎娣e698km2,植被良好,河道較規(guī)整,平均坡降為2.3‰,河床由砂礫石組成。該段右岸現(xiàn)狀為土堤和部分擋墻,曾多次水毀后整修,95年的超標準洪水使堤頂過水,黨校的車庫、食堂進水。江邊原有一條鄉(xiāng)路被洪水沖毀,使十幾戶村民無法進出。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建設﹑市區(qū)防洪工程的不斷完善,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堤﹑路﹑綠相結合原則,針對此堤段防洪標準低與市區(qū)已建防洪工程不協(xié)調(diào)的問題,對該段進行改建,從而與市區(qū)段堤防相銜接,使之形成完善的防洪體系。
2.1 工程布置
根據(jù)市區(qū)段堤防現(xiàn)狀,一方面堤線布置延續(xù)原有堤線和有利地形作為基線,不占房屋耕地;另一方面考慮對原有不合理堤段河道進行整治,有利于防洪行洪。堤距60~80m,堤首與公路大橋上游邊墩墻相接樁號0+000,堤尾樁號0+306,右岸設計堤防總長306m,遵循技術經(jīng)濟合理原則,堤防均采用重力式漿砌石擋墻結構形式。河段實施人工整治,上﹑下游自然銜接,河底坡降為2.3‰。在黨校樁號0+43.5處設一排水涵。
2.2 水面線
依據(jù)補測地形圖﹑縱橫斷面圖及洪痕調(diào)查,對有堤水面線推算成果進行了重新核定,本段水面線采用修訂后成果,見表1。
表1 該段水面線表
2.3 工程地質(zhì)條件及評價
該工程區(qū)內(nèi)地層主要為三元結構,表層砂壤土厚0.3~0.8m,下部卵﹑礫石層厚0.5~2.0m,再下覆灰?guī)r。相鄰區(qū)內(nèi)沖擊鉆探觀察測試:卵礫石層0.5~0.9m為中密層,0.9m以下為密實層?,F(xiàn)狀堤身斷面均為砂卵礫石,99年在該段工程堤腳齒槽開挖中揭露,區(qū)段內(nèi)基巖埋深較淺,岸邊巖石高出河底以上0~1.5m為灰?guī)r層。堤段設計采用漿砌石擋墻結構,建議基礎座于弱風化巖層上。
3.1 洪水標準
依據(jù)《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6-98)確定本段堤防采用30年一遇洪水標準,工程等級為三級。
3.2 結構設計
3.2.1 堤頂高程
堤頂高程按設計洪水位加堤頂超高確定。堤頂采用公式:Y=R+e+A計算。得出波浪爬高R=0.23m,風壅高e=0.002m,安全加高允許越浪A值取0.4m,堤頂超高Y=0.64m,即安全高為0.64m,取1.0m。
3.2.2 沖刷計算
直段沖刷采用公式:hB=hp+[(vcp/v允)n-1]計算,得30a一遇洪水最大沖刷深度Δh=0.17m。
彎段沖刷采用計算公式:Hmax=(λQ/{Bd1/3[g(γs-γ)/ γ]1/2})6/7計算得0+217.4—0+272.8段,坡腳沖刷深Δhp= 0.74m。
3.2.3 斷面設計
漿砌石擋墻采用重力式,表面采用料石結構。最大墻高6.1m,基礎座在巖石上,漿砌石擋墻頂寬為0.5m,迎水坡坡比1∶0.05,采用料石砌面,尺寸為0.5m×0.25m×0.3m,背水坡坡比為1∶0.35,墻身為漿砌石,基礎設高0.65m,寬0.35m的前后趾;擋土墻身設2排排水管(塑料管),間距3m,上下呈梅花狀布置,水泥砂漿強度為M7.5。
3.2.4 穩(wěn)定分析
選取堤身最不利斷面位置(堤高6.1m)進行計算?;瑒臃€(wěn)定采用公式:K=ΣW/ΣP計算。式中:ΣW表示作用在滑動面上的垂直力;ΣP表示作用在滑動面上的水平力。
傾覆穩(wěn)定計算采用公式:K=ΣM抗/ΣM傾計算。式中:ΣM抗表示作用在墻趾A點的總抗傾力矩;ΣM傾表示作用在墻趾A點的總傾覆力矩。
經(jīng)計算,抗滑穩(wěn)定系數(shù):Kc=1.61;抗傾穩(wěn)定系數(shù):K0=3.69;基底壓力:δmax=0.07MPa,δmin=0.05MPa。
重力式擋墻經(jīng)計算,正常情況控制:抗滑安全系數(shù)Kc=1.61,大于1.25;抗傾安全系數(shù)K0=3.69,大于1.5;基礎最大應力δmax為0.07MPa,小于0.5MPa,穩(wěn)定及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3.2.5 排水涵
排水標準及排水流量。
新建堤防沿線設排水涵1處,用以排泄該機關單位內(nèi)區(qū)域雨水,排水標準為5年一遇,排水流量按24h洪水總量,1d內(nèi)排泄過程計算。洪水總量及排水流量成果見表2:
泄流能力計算。
表2 設計排水量成果表
排水涵選擇??紤]到涵前允許積水深度不高,出口河床抗沖能力較強,根據(jù)當?shù)氐慕ㄖ牧霞笆┕l件,考慮采用直徑800混凝土預制管。
涵洞進、出口高程和底坡的確定。為減少開挖量和使水流進、出口平順,涵洞進、出口高程和縱坡按自然溝高程和縱坡布置,涵長4.00m,坡降i=2%。
涵洞洞徑按寬頂堰自由出流公式計算:
式中:m——流量系數(shù)取0.36;
δc——自由出流取1.00;
b——為wk/hk,計算得0.56。
當直徑D=0.8m時,Q=0.638m3/s,則一次洪水總量全部排出需12.5h,滿足設計要求。
此次防洪堤改建后,將大大的提高防洪標準,且使堤岸變得更加平滑順暢,岸坡穩(wěn)固牢靠,對固化岸坎,防止邊岸坍塌,減少水土流失等都有積極作用,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護沿江附近村落耕地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
TV871
C
1004-7042(2017)05-0034-02
齊曉華(1983-),女,2012年畢業(yè)于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水工結構工程專業(yè),工程師。
2017-03-11;
201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