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海炎
炒飯加羊肉,偏干和咸,有了那幾粒葡萄干,“手抓羊肉飯”入嘴才溫潤,下咽才甘醇。新疆人用自己種的葡萄干給抓飯?zhí)嵛叮г箍鄻芬獜淖ワ埨锍鰜?,人生才有分?/p>
上個月,與同學(xué)結(jié)伴去新疆搞了圈自駕游。途經(jīng)戈壁、沙漠、綠洲、草原、雪山,一路原生態(tài),驚艷連連,嘴巴都“哇”麻了。
作為吃貨,我們在欣賞美景之余,自然也少不了品嘗新疆美食。旅程結(jié)束時,哥兒幾個眾口一詞,最戀戀不舍的還是巴音布魯克草原上那家“手抓羊肉飯”。
單論羊肉,這家的還不如機(jī)場的肥美大氣;單說米飯,也不如烏魯木齊的糯軟精致。為什么卻迷倒了我們?就是那幾粒葡萄干放得好。“手抓羊肉飯”的“主角”是炒飯和羊肉,偏干和咸,有了那幾粒葡萄干作“配角”,入嘴才溫潤,下咽才甘醇,整個味道就提了出來。
甜食可以提味,是烹飪史上的常識。西敏司的《糖與權(quán)力》一書寫道,“以復(fù)合碳水化合物為核心主食,同時佐以調(diào)劑味道的外圍輔食,這是人類飲食的一個基本特征。”現(xiàn)在法國人喝下午茶配馬卡龍,就是調(diào)味。上海人做菜喜歡放糖,也多是用糖來提鮮。
那新疆“手抓羊肉飯”用蔗糖來提味行不行?不行,葡萄干是一大粒的,不會融化,因此不會破壞羊肉和炒飯的味道。而蔗糖是粉末狀,一加熱就融化在羊肉和炒飯里,手抓飯就變成糖炒飯了。
在離開烏魯木齊的飛機(jī)上,剛好放了一部謝霆鋒主演的電影《決戰(zhàn)食神》。葛優(yōu)在里面演七叔,也是美食家。有一天,他看到兩個小和尚在津津有味地吃饅頭,還爭論誰的饅頭好吃。葛大爺就過去掰了點(diǎn)小師傅的饅頭吃,然后斷定:“小麥?zhǔn)呛犹椎男←?,可是發(fā)酵時間長了,揉面的時間短了,蒸的時候火太大,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鍋五個小時了”。小和尚也慧根壯碩:“您真厲害,一口就吃出了這個饅頭的前世今生??捎幸环N味道你沒品出來,這小麥?zhǔn)俏易约悍N的,面是自己發(fā)酵的,蒸也是自己看著上鍋蒸的,所以我這個饅頭最好吃”。我當(dāng)時在飛機(jī)上就想,新疆人用葡萄干給“手抓羊肉飯”提味,大概也有小和尚的美意吧。胡蘭成在《今生今世》里講得更透徹:“桑樹叫人想起衣食艱難,我小時對它沒有像對竹的愛意,惟因見父親那么殷勤地在培壅,才知世上的珍重事還有比小小的愛憎更大的,倒是哀怨苦樂要從這里出來,人生才有分量?!毙陆擞米约悍N的葡萄干來給抓飯?zhí)嵛叮г箍鄻芬獜淖ワ埨锍鰜?,人生才有分量?/p>
人與土地的親在關(guān)系,藝術(shù)作品有更微妙的表現(xiàn)。一般人翻齊白石畫冊喜歡圍著蝦啊,螳螂呀,邊看邊贊嘆,藝術(shù)家徐冰卻被齊白石《白菜辣椒圖》里紅得不能再紅的辣椒吸引了,“什么人能把辣椒看得這么紅?只有那種對生活熱愛至深,天真、善意的眼睛才能看到。我好像看到了白石老人藝術(shù)的秘密:他為什么可以是在藝術(shù)上少見的、越老畫得越好的人?因?yàn)?,他越到晚年對生活越依戀,他舍不得離開,對任何一件身邊之物都是那么愛惜。萬物皆有靈,他與它們莫逆相交了一輩子,他們之間是平等的,一切都是那么值得尊重與感激。他晚年的畫,既像是第一次看到紅辣椒的感覺,又像是最后再看一眼的不舍之情。愛之熱烈是恨不得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帶走的。這是超越筆墨技法的?!饼R白石對辣椒如此厚愛,肯定也與湖南人嗜辣有關(guān),如果老齊是不愛吃辣椒的江浙人、廣東人,他畫的辣椒斷不會紅得這么可愛吧?
俗諺有曰:“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所以,在日本吃魚片不可無芥末,在韓國吃拌飯不可無泡菜,在河南吃餃子不可無蒜瓣,在山東吃大餅不可無大蔥,在新疆吃“手抓羊肉飯”也不可無葡萄干呀!
明末散文大家張岱主張,文章要有冰雪之氣。他認(rèn)為,魚肉一類的食物,見到風(fēng)和陽光就容易變質(zhì),放入冰雪中就不會腐爛,這說明冰雪能保鮮食物。吳承學(xué)先生解得好:“冰雪之氣,就像劍之光芒、山之空翠、月之煙霜、古銅之青綠、玉石之胞漿,是詩文的生命和特征?!保ā锻砻餍∑费芯俊罚?/p>
這葡萄干不就是新疆手抓飯的“冰雪之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