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唐歡
隨著人們的生活經濟水平提高,我國旅游市場需求旺盛,旅游業(yè)發(fā)展迅速。而擁有最強烈的旅游需求的大學生群體正在不斷壯大,2015年的全國大學生已經達到了4018.1萬人。大學生消費市場龐大,而大學生群體正位于追求刺激,勇于冒險,對世界充滿好奇,易接受新事物的年齡段。大學生的旅游需求強烈,閑暇時間較多,可自由支配自己的空閑時間。然而,由于大學生是一個比較集中的群體,具有區(qū)別于其他群體的特殊性,其旅游行為特征也具有鮮明的特點。本文針對大學生旅游行為特征表現(xiàn)最集中的暑期時間進行了調查,對阻礙大學生的暑期旅游行為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以促進旅游機構更好的開發(fā)大學生旅游市場。
一、研究背景
自從教育改革后,全國各高校不斷擴招,在校大學生數(shù)量不斷增多。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2015年2月24日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普通本??普猩?21.4萬人,在校生2547.7萬人,畢業(yè)生749萬人,2015年的全國大學生已經達到了4018.1萬人。大學生消費市場龐大且不斷壯大,而大學生群體年齡段一般在18-24歲,正是追求新鮮刺激,勇于冒險,對世界充滿好奇,不甘于墨守成規(guī),易接受新事物的階段,所以旅游無疑是最符合大學生的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國大學生可自由支配的空閑時間充足,不僅有周末及節(jié)假日,還有充裕的寒暑假時光,大約有172天的假期,約占了全年的47%,因此,大學生有非常充裕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而且隨著中國迅速發(fā)展,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如今的大學生的經濟能力也比往年寬裕的很多,不僅有家庭的支持,還有豐富多彩的課余兼職收入。按旅游三要素分析,大學生無疑是最具有旅游動機的人群。
本文針對大學生旅游特征最集中的暑期旅游行為進行特征調查分析,為更好的開發(fā)大學生旅游市場提供一些有利的資料。
二、調查對象以及調查方法
調查對象和內容:對四川師范大學在校大學生展開的關于大學生暑期旅游行為特征的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旅游信息獲取、目的地選擇、出行方式、旅游消費行為、旅游偏好等。
調查方法:主要采用網絡問卷調查收集數(shù)據和訪談調查,總共回收有效問卷402份。
三、阻礙大學生暑期旅游的因素分析
根據回收的問卷進行分類匯總分析,得出如下的數(shù)據。
從調查結果可見,44.53%的大學生選擇資金不足,這說明,旅游經費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一個最大的障礙。大學生對于旅游的渴望和動機是最大的,尤其在暑期,然而資金問題是阻礙他們暑期旅行的最大因素。這不難理解,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條件,雖然可以靠些兼職賺取一些額外費用,家里父母也能給予充足的生活費,但大學的日常生活開支也不小,能攢下來用于暑期旅游的閑錢所剩不多,擁有的暑期旅游經費達不到自己期望的旅游計劃,那他們只好選擇放棄。總的說來,經費是大學生暑期旅游最大的問題。
而“不喜歡旅行社的旅游產品”這項比例也不少,占了27.84%。這說明大學生對于旅游產品的要求很高,然而市場并沒有提供完善的適合大學生的旅游產品。目前,大學生對于旅行社的產品似乎不太感興趣,甚至失去信任。大多是由于近年曝光的旅行社強行消費、誘惑游客購物、隱性消費以及旅行社信用差的問題讓大學生對于旅行社的印象不太好。旅行社的旅游產品雖然價格低,但服務差,都是走馬觀花式,而大學生希望能夠更深度地體驗和游覽景區(qū)。
選擇“沒有合適的出游伙伴”的竟然也有19.9%,其實大學生身邊同學朋友很多,可以選擇一同出游的應該也不少,然而19.9%的同學選擇了這項,就說明在這方面也有一定原因阻礙了大學生暑期出游,所以我們針對這項選擇對同學進行了訪談交流。大部分同學認為,暑期選擇旅游時,因為身邊同學朋友各自安排不同,很難達成一致的旅游安排,而他們找不到有共同旅游安排的同學同路,又不想一個人參加旅行社跟陌生人一起出游,所以他們只好選擇放棄。其實原因也很明顯了,大學的同學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暑期旅游,大多數(shù)選擇回家,根據自身情況來制定旅游安排,這樣就很難和同學朋友一致。而可能和自己一致的同學,又不一定認識,也就約不上了。
最后是安全問題,比例不高,可見大學生的安全意識不怎么好,大學生喜歡冒險和追求刺激的特點讓他們對安全問題不怎么在乎。但是安全問題卻是旅游中不容忽視的一點,無論是怎樣的旅游行程,都會存在安全隱患,少數(shù)同學還是會考慮自身安全而放棄旅行。
四、對策與建議
(一)改造現(xiàn)有的旅游產品
1.降低現(xiàn)有旅游產品的價格
旅游企業(yè)在旅游產品定價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大學生資金較少,但是對于住宿和交通要求較低的特殊情況,可以針對大學生設計旅游行程。在行程中增加自助項目,例如設計可以露營的旅游線路,這樣大學生可以自己帶帳篷,減少住宿開支;針對大學時間不是特別緊張的情況下,可以多使用火車等便宜的交通工具。
2.實行多樣的團費收取政策
在團費的收取方面,可以實行小包價、團費分期等多種靈活的旅游支付模式,降低大學生旅游的門檻。
3.對現(xiàn)有旅游產品分時段、分顧客群銷售
大學生由于還沒有完全進入社會,對外面的世界還有向往和畏懼的思想,旅游線路開發(fā)企業(yè)在原有旅游產品線路安排的時候可以針對大學生的一些特征來設計旅游線路。例如暑假旅游、畢業(yè)旅游等針對大學生這一特定的人群。單一群體的游客來源可以降低旅行社的經營成本和風險,也可以增加游客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二)開拓新的旅游類型
1.生態(tài)旅游。這是一種新型的旅游方式。大學生旅游目的是欣賞大自然,他們都希望看到最原始生態(tài)的自然風光,而生態(tài)旅游就是具有保護自然環(huán)境和維護當?shù)厝嗣裆铍p重責任的旅游活動。如今的大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都比較強??梢詮沫h(huán)境保護、熱愛自然的角度策劃合適大學生的旅游產品,比如徒步露營,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角色扮演,深入體驗當?shù)厝说纳畹取?/p>
2.戶外探險旅游。大學生追求個性化,喜歡刺激和冒險,好奇心重,探險或令人驚心動魄的旅游活動會讓他們更感興趣。在安全有保障的條件下,可開展漂流、攀巖、探秘、戶外野營等戶外旅游活動,近年已有很多戶外俱樂部開始組織這類的旅游活動,很受追捧,可見這類旅游是很有發(fā)展前景。但是,這些戶外俱樂部卻沒有發(fā)展壯大,很大的原因在于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組織混亂,安全保障也不夠,服務方面還需要很大的改進。所以希望國家旅游機構能對這類旅游活動多些關注,盡快完善旅游體系。
3.體育娛樂類旅游。電視節(jié)目“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和旅游節(jié)目“兩天一夜”在大學生中很受歡迎,原因在于節(jié)目中把體育競技及娛樂活動和旅游結合在了一起。大學生正是朝氣蓬勃的年齡,他們充滿活力,喜歡展示自己,挑戰(zhàn)自我,和很高的娛樂精神,如果能設計組織些和電視節(jié)目相似類型的活動,娛樂性強,參與感也強,我想會很受學生喜歡。
4.公益旅行。在大學里,大學生都十分熱衷公益,義務支教,志愿者,公益協(xié)會等都非常受歡迎,可見大學生對公益十分熱愛。所以可以把公益和旅行結合,讓同學們既能滿足旅行的同時,又能奉獻愛心做公益。
(三)戶外旅游等旅游機構擴大在大學生群體的宣傳
在調查“阻礙大學生暑期旅游的因素”中,許多大學生選擇,不喜歡旅行社的旅游產品,又沒有別的合適的。目前來看,中國旅游市場還主要是旅行社的天下,其次是戶外旅游。目前任何一個大的城市戶外旅游的發(fā)展都是非常的興旺,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大學生都不知道有這樣的旅游機構開展特色的旅游項目。并且學生人口基數(shù)大,比較集中,對價格比較的敏感,是戶外旅游機構的一個潛質市場。戶外旅游企業(yè)要擴大在大學生中的宣傳力度,利用微信、微博、旅游APP等新媒體在學生中進行宣傳。
(作者單位:重慶財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