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馬阿甲
(昭覺縣農牧局 四川昭覺 616150)
摘 要:當前國民經濟正在高效的運轉當中,農業(yè)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也達到了高速的發(fā)展。關于經濟作物的種植更是向著一個嶄新的方向行進著,其中關于馬鈴薯的種植也在不斷的發(fā)展當中。本文基于對馬鈴薯生活習性的分析,探索測土配方施肥對于馬鈴薯的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關鍵詞:測土配方;馬鈴薯;經濟性狀;經濟效益
前言:馬鈴薯作為一種經濟作物,其種植的主要目的在于更高的經濟效益。當前馬鈴薯種植的不斷發(fā)展,對于肥料的選擇也變得越來越復雜,鑒于馬鈴薯自身的生長需要。不同的肥料對馬鈴薯種植的影響不同,其中測土配方的施肥則更加適合于馬鈴薯種植的發(fā)展。
一、測土配方施肥
(一)馬鈴薯的生長需要
馬鈴薯生性喜涼,是一種在低溫下可以快速生長得農作物,是我縣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在我縣農作物播種面積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2016年我縣農作物種植面積為579805畝,其中馬鈴薯種植面積為236000畝,占我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的40.7%。馬鈴薯對于溫度一般要求控制在15℃到25℃,溫度一旦超過39℃就會停止生長[1]。
(二)測土配方施肥的實驗——以昭覺縣為例
昭覺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處大涼山腹心地帶,曾是涼山州府所在地。全縣地形以山原為主,最高海拔3876米,最低海拔520米,年均降雨量1021毫米,日照1876小時,無霜期226天,年均氣溫10.9℃,屬川西高原溫帶氣候,呈垂直分布,立體氣候明顯。并且在昭覺縣特殊的條件下,大春作物收獲后,除部分田塊種植秋蕎及綠肥外,多數土地實行冬炕,對于馬鈴薯測土配方實驗的土樣采集、分析化驗有較長時間。
1.實驗準備
在全縣范圍內選取6處試驗田,進行試驗。所選取的試驗田都具有交通便利,地塊向陽,光照充足,地面平整,肥力水平高,排滲水性好的特征。在6個對比試驗中選取的馬鈴薯樣品有三種,分別為洋芋洛手、涼薯17號、米拉;并準備45%的尿素作為氮肥、12%的顆粒磷肥以及61%的硫酸鉀作為鉀肥作為實驗用肥,除此之外不再準備任何其他的肥料。
2.實驗設計
將六塊試驗田分為三組分別設置為不施肥的、施普通肥料的、施測土配方肥料的,并且將馬鈴薯的種植密度與當地普通種植密度保持一致,采用高廂壟作,壟寬1.0m,其中寬行66.70 cm,窄行33.30cm,窩距29.97-33.30cm,畝植4000窩。
試驗田首先以每畝1500kg農家肥為基礎,空白組不施肥,普通肥料組按當地群眾習慣畝施用氮肥6kg、磷肥80kg作底肥,用氮肥14kg追肥;測土配方施肥畝用氮肥7.5kg、磷肥40kg、鉀肥7.5kg作底肥,用氮肥7.5kg、鉀肥7.5 kg追肥。除此之外的其他田間管理一律相同,直至馬鈴薯植株的成熟。對三組試驗田進行驗收,并隨機選取部分馬鈴薯進行稱重處理,對照三組試驗田的馬鈴薯的重量和質量。
3.結果與分析
通過對幾塊試驗田的馬鈴薯的質量、重量的驗收,我們不難發(fā)現在不使用任何肥料的試驗田中產出的大個頭的馬鈴薯是最少的,普通肥料試驗田的大個頭的馬鈴薯的數量位居第二,測土配方區(qū)的試驗田在三塊試驗田當中是最多的。并且在對比三塊試驗田的總體產量來看,測土配方區(qū)的試驗田產出的數量也是最多的,普通肥料區(qū)的試驗田數量也明顯的高出不施肥區(qū)試驗田的產量[2]。
根據這樣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肥料的選用對于馬鈴薯產量以及經濟性能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對比試驗田的產出分析各自的經濟效益
(一)經濟價值的分析
在進行具體的經濟效益之前,我們將馬鈴薯的產值設為每公斤1元錢,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各個試驗田的經濟效益的對比。
根據試驗的結果顯示不施用肥料試驗田的產出大約為748.80㎏,按照經濟效益來看不施肥的試驗田的產值在748.8元左右,并且其中個頭較大的馬鈴薯數量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該實驗田的產值。接下來是普通施肥區(qū)的試驗田的產值計算,普通區(qū)的試驗田約產出749.3㎏的馬鈴薯,在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后其產值約為749.3元。最后對測土配方區(qū)的試驗田進行產值計算,測土配方區(qū)的試驗田共產出842.2公斤的馬鈴薯并且馬鈴薯的大小比較的均勻,賣相較其它兩塊試驗田要好很多。因此它的產值是最高的大約在842.4元左右。
通過對不同施肥區(qū)的馬鈴薯產值的分析,我們很容易就發(fā)現在測土配方下的試驗田的產出最高。在整個實驗當中,只有施肥的種類這一個變量的存在,因此這個實驗的結果頗具代表性。基于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即測土配方施肥對于馬鈴薯的產量、經濟性狀以及產值都會產生影響。
(二)關于實驗結果的討論
馬鈴薯的種植離不開各種技術的支持,尤其是施肥技術的支持。只有通過施肥才可以保證馬鈴薯在生長的過程中可以吸收到足夠的養(yǎng)料,來支撐起馬鈴薯的產出。在實驗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土地之上進行種植的馬鈴薯它們的出發(fā)點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生長的過程中有的被施以合適的肥料,有的僅僅是普通的肥料還有的沒有肥料的施用。在最后馬鈴薯的產出中各種肥料的作用則顯露無疑,測土配方施肥的馬鈴薯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大小上來看都妥妥的勝出。這說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可以有效的增加馬鈴薯的產量的,馬鈴薯產量的增加對于種植馬鈴薯的農民來說就意味著更高的經濟效益。這就給種植人員以啟示,要選用適合農作物生長的肥料來補充農作物生長中的需要[3]。
三、關于馬鈴薯種植中測土配方施肥的思考
首先我們要肯定測土配方施肥在馬鈴薯種植中的作用,在今后的馬鈴薯種植中更多的使用這一類的肥料。其次,測土配方施肥在我國的農作物種植中使用的并不是十分的廣泛,我們要加強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不斷地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發(fā)展,已經一步的增加我國農作物的經濟產出。最后,在當前的測土配方施肥的發(fā)展來看還是有一定的阻力的。當前從事農業(yè)生產的人員普遍知識水平較差,對于各種作物的養(yǎng)分需求并不是十分的了解,這就對于測土配方施肥的實施帶來很大的困擾。這就要求我們加大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技術投入,不斷的豐富農業(yè)的從業(yè)人員的專業(yè)技能,保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發(fā)展,進一步促進國家經濟的增長[4]。
總結:測土配方施肥作為當前較為先進的施肥的技術,在許多的農作物種植中還沒有得到普及。僅僅從馬鈴薯的種植來看,測土配方施肥可以有效的增加馬鈴薯的產出與其經濟效益。因此在對于測土配方施肥的推廣上,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才可以更好的實現國家農業(yè)生產的大豐收。
參考文獻:
[1]董蓉.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對馬鈴薯產量和效益的影響分析[J]. 中國農業(yè)信息,2016,(08):53-54.
[2]張玉榮,龐建軍,閆興明. 涿鹿縣馬鈴薯“3414”肥料效應田間試驗淺析[J].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5,(07):77.
[3]李小波,安康,方志偉,何琴,張小蘭. 廣東冬種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試驗初報[J]. 熱帶農業(yè)科學,2013,(12):4-6.
[4]鄧小強,范貴國,李天書. 馬鈴薯不同肥料配比效應分析[J]. 耕作與栽培,2010,(02):30-3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