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
2017年2月25日,來自中國北京、上海以及紐約的華人學者,2月16日在紐約召開《呼喚中國國寶“昭陵兩駿”回家》的研討會后,于16日馬不停蹄來到費城賓大,再次召開座談會,與校方進行溝通,向校方重申希望兩件國寶可以回國的要求。
當日賓大學校的相關學生學者、賓大博物館亞洲部館長Adam Smith、費城華埠僑領呂劍云、梁鴻生、葉慧民等數十人齊聚賓大,由來自亞太事物研究中心的執(zhí)行總監(jiān)陳憲中、理事邵子平,上海大學“流失海外中華文物研究會”的陳文平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的李源法學博士研究生、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李偉芳教授負責展開討論。邵子平將“昭陵兩駿”的歷史淵源、來龍去脈向與會者作了詳盡的介紹,以事實證明“兩駿”是中國的稀世國寶,是心頭之肉,也是心頭之痛,“兩駿”是被違法偷運盜賣至賓大的,并舉例賓大在2012年時,歸還了意大利的一個文物,表示從此以后不再接受來源可疑的文物,感謝賓大在此方面做出的表率。
陳文平表示,五年前已來過賓大討論“兩駿”的問題,很欣慰看到“兩駿”被保存得很好,闡述了“兩駿”被盜賣的違法性,并列舉了“兩駿”流失海外的真相新證,希望“兩駿”能盡快回到祖國的懷抱,與保存在西安的“昭陵四駿”團聚,這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愿。
李源闡述了文化財產的返還問題是拿破侖戰(zhàn)爭后才產生的新的問題,文化財產、文化遺產、民族構建的互為因果的關系?!罢蚜炅E”在古代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在近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文化的傳承。他贊揚美國法律走在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最前沿,為遺產保護做出巨大貢獻,是學習的標桿。昭陵是屬于中華民族的,它是當今中國精神的體現(xiàn):開放、包容、尊重。最好的文物要保存在它的原生國里,留在它所誕生的地方。
李偉芳從法律的角度,談論了中國因為戰(zhàn)爭、盜竊,而致使大量的文物流落海外,文物的返還涉及到國際法,與國內法有沖突。希望美國從道德準則的方面,明白被盜文物沒有所有權,跳出博物館的層面,將中國的被盜文物返還中國。
討論過程中,賓大的學生們也積極發(fā)言,各抒己見,表示文物承載著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的價值,不能脫離文物的“原生性”,而應還原其“原真性”和“完整性”,讓“兩駿”回歸祖國本體,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與價值,希望賓大博物館秉承道德價值準則的層面,給于完美的解決。
據悉,賓大學生將會持續(xù)關注,聯(lián)名寫信向校方反應,敦促賓大校方尊重歷史,重視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盡快歸還中國國寶——“昭陵兩駿”。
至發(fā)稿止,記者獲悉,賓大博物館考古系西村教授建議,除非能爭取到中國政府的介入或支持,否則館方很難對這個問題采取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