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書畫頻道江蘇中心 黃 強
中國服飾史話之十六
央視書畫頻道江蘇中心 黃 強
導讀:唐代受外來文化影響,穿胡服成為一時風尚。胡服的男女服裝的界限不甚嚴格,有些服裝男女通用。因此,女著男裝比較普遍。
胡服就是流行于胡人社會的服裝。所謂胡指的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因為古代來自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都有胡的字義,如胡瓜(黃瓜)、胡琴、胡舞、胡服等。因此,唐代說胡人、胡化、胡服、胡舞等,并不都是貶義,而是當時真實情況的反映。
唐代國力強盛,社會開放,西域少數(shù)民族以及波斯等地人紛紛來到都城長安。他們帶來的本國、本民族文化,同樣也影響著唐朝的文化。唐朝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不僅不排斥外來文化,反而廣為吸納。開元、天寶之際,長安、洛陽胡化極盛。絲綢之路的開辟,加速了紡織品和中外服裝樣式的交流,唐代的新裝、時裝不少是西北少數(shù)民族或中亞各國乃至波斯的服式,唐代通稱“胡服”。
胡服顏色原本多是素色(本色),間或亦繡彩色花紋。北朝時期,胡服多彩色。到了唐朝,服色變得豐富多彩。西周至魏晉,漢人的服飾傾向于大袖,而胡服則相反,緊身窄袖,長褲皮靴。胡人本為游牧民族,善于騎射。胡服的緊窄是為了適應其生活的需要。塞北氣候嚴寒,小口袖、小口褲、皮靴,便于保暖。北方草原,春來草長,淺沒腳踝,夏日草茂,深及膝蓋,合袴和皮靴便于在草叢中行走。戰(zhàn)國時期趙武靈王服飾改革,吸納了胡服騎射,但是對于貴族階層,并不喜歡胡服。到了唐代,不僅民間,貴族階層也開始接受胡服?!杜f唐書·輿服志》記載:“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太常樂尚胡曲,貴人御饌盡供胡食,士女皆競衣胡服。”穿胡服成為一時風尚。
胡服男女服裝的界限不甚嚴格,有些服裝男女通用。所以,女著男裝比較普遍,如鮮卑長裙帽、合袴、小袖袍等都是男女通用、混穿。
陜西發(fā)現(xiàn)有壁畫的唐墓超過60座,這些唐墓壁畫人物很多穿小袖袍。李壽墓壁畫上,騎馬侍衛(wèi)二人,穿圓領小袖袍、革帶、黑靴;騎馬儀仗16人,皆著圓領小袖袍、革帶、小管褲、黑靴;整裝侍行侍者7人(其中一人為胡人),皆著圓領小袖袍、革帶、小管褲;步行儀仗4人,列戟侍者8人,皆穿小袖袍、革帶、黑靴,這是侍衛(wèi)侍者的服飾。
圖1 隋唐回鶻裝展示圖
李賢墓壁畫上的《狩獵出行圖》,有40多個騎馬的狩獵者,簇擁白馬王子縱馬馳向獵場,皆著小袖袍(或為圓領,或為翻領)、革帶、皮靴。《馬球圖》上,有儀衛(wèi)領班一人,著小袖袍、革帶、黑靴。殿值官員數(shù)人,著圓領或翻領小袖袍、革帶、黑靴,這是低、中級官員值班時的服裝。又有侏儒一人,圓領小袖袍、革帶、黑靴,這是宮中樂伎的服裝。
唐代流行胡服,許多服裝款式來源于胡人、西域,甚至波斯。印度因氣候酷熱而流行一種窄小、灑脫的緊身上衣,類似與西域胡人短襦,很快為唐代婦女所接受,形成裙裝中的緊身上衣——襦衫。衫,又叫襦,亦稱半臂,是一種領口寬敞、袒露胸部的短上衣。
西域的窄身小袖袍成了唐代帝王的朝服和百官士庶的常服,中原與西域各族,中國與中亞、西亞各國,在衣冠服飾上互相影響、互相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