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玉
摘要 總結了寧國市紅心獼猴桃綠色高產(chǎn)栽培技術,包括選址建園、苗木栽植、整形修剪、花果期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內容,以供種植者參考。
關鍵詞 紅心獼猴桃;綠色;高產(chǎn);栽培技術;安徽寧國
中圖分類號 S663.4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9-0098-02
為落實農(nóng)業(yè)供給側改革政策,發(fā)展休閑農(nóng)業(yè),帶動當?shù)剞r(nóng)業(yè)增效農(nóng)民增收,在寧國市汪溪街道汪溪村落花蕩自然村,2014年底開始以租賃的形式流轉了33.33 hm2水田,建成了一個初具規(guī)模的天地莊園。莊園始建宗旨是要建成一個集生態(tài)種植、休閑采摘、旅游觀光為一體的高端優(yōu)質水果生產(chǎn)基地。莊園內種植了20 hm2優(yōu)質紅心獼猴桃、逾1.33 hm2紅心火龍果(高標準溫室連棟大棚)、逾4 hm2車厘子和逾5.33 hm2藍莓。通過近幾年的生產(chǎn),摸索出了一套綠色高產(chǎn)栽培技術?,F(xiàn)將其總結如下。
1 選址建園
選擇水源充足、排灌設施良好的地方建園,要求土壤種類輕壤土、砂壤土,土壤pH值5.5~7.5,地下水位在1 m以下。園地采用南北行向,內設作業(yè)小區(qū),小區(qū)最長不超過150 m,寬40~50 m。田間配置作業(yè)道、排灌渠道,園地兩端留出田間作業(yè)機械通道。
2 苗木栽植
應選擇品質好、果形美、豐產(chǎn)性好、抗逆性強、耐貯運的品種。天地莊園選擇了口感較好的紅陽獼猴桃。春季栽植在萌芽前進行,秋季栽植在落葉后進行,栽植密度1 650株/hm2,雌雄株搭配比例不低于8∶1。要注意選擇花期與雌株基本相遇、花粉量大、親和力強的雄株[1]。用鋼筋混凝土搭“T”形架,在定植當年立架,立柱尺寸為3 m×3 m。
3 整形修剪
3.1 蔓形構建
定植時留1枝主蔓,用小竹竿豎立在植株旁,用繩呈“∞”形引綁,使其垂直攀沿上棚架。第1道鐵絲上固定主干,主干長度1.5 m左右;在接近架面的主干上部培養(yǎng)2個主蔓,二者夾角60°,將其固定于第2道鐵絲上;從主蔓的兩側每隔30~40 cm留1個結果枝,結果母枝與行向垂直,均勻分布在 “T”形架的頂層水平面上。
3.2 夏季修剪
3.2.1 抹芽。萌芽期開始對主干、主蔓及側蔓上著生的位置不當、過密、重疊芽進行及時抹除。一般主干上萌發(fā)的潛伏芽應全部疏除。
3.2.2 疏枝。當花序可以辨認、新梢生長至15~20 cm時將下一年無用的徒長枝、過密枝、細弱枝、外圍發(fā)育枝、雙芽枝及病蟲枝全部疏除。
3.2.3 綁枝。為了使枝條在架面上均勻分布,在新梢長至30~40 cm時對枝條進行固定綁縛,注意防止拉劈。根據(jù)生長勢對結果母枝進行引綁,使其占據(jù)合理空間。生長勢弱者可采用垂直引綁,促其由弱轉強;生長勢強者則采用水平引綁,使其上所有枝芽全部處于相同角度;生長勢中庸者采用傾斜式引綁,促使其生長與結果達到相對平衡[2-3]。
3.2.4 雄株修剪。將雄株外圍枝條進行回縮,從基部疏除已連續(xù)開花2~3年的花枝,同時連同過弱枝、過密枝一同疏除,保留強壯的發(fā)育枝和部分當年開花的花枝。
3.3 冬季修剪
落葉后至傷流期前2周進行冬剪,時間以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為宜。疏除過密枝、枯死枝、重疊枝、病蟲枝、細弱枝、無利用價值的根蘗,多留短粗枝,少留細長枝。根據(jù)架面面積留結果母枝3~5個/m2,更新枝上留芽5~8個,除更新枝外,其他從基部至主干上萌芽的枝全部從基部剪除。
3.3.1 結果母枝的更新與選留。結果母枝為當年抽生的春梢、夏梢,以春梢為主。最理想的結果母枝為基部直徑1 cm以上、長度1 m以上;長度為30~100 cm、生長中庸的發(fā)育枝和結果枝,也是較好的結果母枝選留對象。結果母枝優(yōu)先選用距主蔓較近、生長健壯的發(fā)育枝和結果枝,其次選留生長中庸的枝條,短枝在缺乏枝條時適量選留填空。成年樹冬季修剪時要更新當年結果母枝,將原來的結果母枝(老枝)回縮到更新枝位附近或完全疏除,結果母枝的枝條應剪到飽滿芽處[4]。每個結果母枝上需保留一定量的有效芽數(shù),紅陽品種的有效芽數(shù)為35~48個/m2。
3.3.2 培養(yǎng)預備枝。將靠近主蔓的枝條剪留2~3個芽作為更新枝,為下年培養(yǎng)預備枝。為了保證樹冠內通風透光,其他枝條全部疏除。
4 花果期管理
4.1 授粉
獼猴桃果樹為雌雄異株,且花期較短。獼猴桃雌花開放后5 d之內均可以授粉受精,一般以花后1~2 d授粉效果最好。生產(chǎn)上以人工授粉為主,昆蟲授粉為輔助。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花期在果園內放蜂或采集剛剛開放的花粉進行人工授粉,每朵雄花可授7~8朵雌花。
4.2 疏花疏果
獼猴桃從母枝抽生的結果枝上結果,1個結果母枝能抽生10~20個結果枝;結果枝一般長8~10 cm,少數(shù)長20 cm左右;每個結果枝坐果4~8個。疏果在5月中下旬(花后1~2周內)進行,根據(jù)4~6∶1的葉果比留果,疏除同枝上的頂果和尾果,疏去授粉受精不良的畸形果、扁平果、傷果、小果、病蟲危害果、日灼果、過多果等。注意控制全樹的留果量,成齡園留果 35~45個/m2。紅陽盛果期產(chǎn)量穩(wěn)定在22.5~30.0 t/hm2之間[5-6]。
5 土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獼猴桃栽培土壤要求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上,pH值5.5~7.5,營養(yǎng)元素齊全。新建園每年秋季結合施用基肥進行深翻擴穴。挖溝定植的,在定植溝兩邊改土。3年內全園通翻1 遍,以后每隔5年進行1次。掛果樹應在9—10月果實接近采收或采收后進行。
間作可增加果園有機質、減少灌溉次數(shù)、改良土壤結構、減輕病蟲危害、改善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等。間作物與幼齡樹主干距離一般應保持50~100 cm,隨樹冠擴大,逐年縮小間作范圍,定植4年后停止間作。未間作的在7—9月高溫干旱時割草覆蓋。經(jīng)常保持土壤疏松、肥沃、無雜草、不干旱、不積水。有條件的情況下,取客土進行培土。
5.2 施肥管理
獼猴桃果園施肥以有機肥為主,一般在開花前期及11月至翌年2月進行施肥,秋季果實采收后至落葉前施少量的復合肥作基肥。幼齡園基肥施用結合深翻改土進行,3年后改用撒施,將肥料均勻撒于樹冠下,然后深翻10~15 cm。幼年樹追肥在離樹主干50 cm處挖穴深10~20 cm施入。成年樹施肥采用環(huán)狀溝施或穴施,施肥位置在樹冠滴水線附近,離樹主干100 cm。施肥后應及時灌水,最后一次施肥應在采收期30 d前進行。
5.3 水分管理
5.3.1 灌水。水質應符合農(nóng)田灌溉水質量要求。土壤濕度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0%為宜,低于60%時應灌水。夏季高溫干旱季節(jié),氣溫持續(xù)在35 ℃以上,葉片開始出現(xiàn)萎蔫時,應立即進行灌溉。伏旱秋旱應在早晨或傍晚灌水。
5.3.2 排水。果園內主排水溝深60~100 cm,支排水溝 30~40 cm,及時清淤、疏通排水系統(tǒng),多雨季節(jié)或積水時要及時排水。
6 病蟲害防治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綜合利用多種防治措施,盡量不施用化學農(nóng)藥。
6.1 農(nóng)業(yè)防治措施
選擇抗病蟲品種,與其他與獼猴桃沒有相同病蟲害的果樹混栽;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逆能力,營造不利于病蟲害發(fā)生的園內小氣候;剪除病蟲枝、樹干涂白、深翻樹盤,減少病蟲侵染源。潰瘍病的防治,可在修剪后全樹細致噴灑3~5 °Bé石硫合劑。
6.2 物理防治措施
在園內放置黃(藍)板、殺蟲燈等;人工捕捉等。金龜子、黏蟲利用黃板、殺蟲燈等物理方法防治。
7 采收
一般單果重達90 g,長勢較好的達100 g時采收。以游客分期分批采摘為主。露水未干、中午太陽直射高溫及雨天和雨后,均不宜采摘。
8 參考文獻
[1] 葉海峰.淺談紅心獼猴桃栽培技術要點[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5(12):90-91.
[2] 王國兆.紅心獼猴桃引種栽培技術[J].南方園藝,2015(2):3-4.
[3] 潘穎.紅心獼猴桃豐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nóng)業(yè),2016(9):49-50.
[4] 李敏.紅心獼猴桃栽培技術[J].安徽林業(yè)科技,2016(增刊1):85-87.
[5] 劉和明.紅心獼猴桃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6(23):81.
[6] 羅興明,何炳震,張興思.樂業(yè)紅心獼猴桃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J].中國林業(yè)產(chǎn)業(yè),2016(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