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拼音是孩子們打開知識之窗的鑰匙。從教學上說,學好拼音也是進行閱讀、習作教學的基礎,是孩子們語文綜合素養(yǎng)形成的基礎,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墒?,漢語拼音的學習本身又是枯燥無味的。部編版的語文新教材時,栩栩如生的情境圖有效地幫助孩子們打開了學習拼音的那扇窗。
關鍵詞:巧用;情境圖;拼音;方法
漢語拼音的學習本身又是枯燥無味的,孩子們在學習拼音的路上“走得”很艱難,很多老師也束手無策。如何讓一年級的孩子不是排斥對拼音的學習,而是初步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呢?翻閱部編版的語文新教材時,里面栩栩如生的情境圖,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有效地線索。
一、運用情境圖,愉快學拼音
有趣的故事不但可以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地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部編版的教材里,大量地運用生動有趣的情境圖,為提高孩子學習拼音興趣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學單韻母“a o e”時,便利用情境圖來編故事激發(fā)興趣的方法,首先引導孩子觀察圖畫,讓孩子自己先找出圖畫中與字母形狀相似的部分,然后結合圖畫中的情景和孩子們的發(fā)言,進行角色扮演式編故事,如:“一天清晨,大公雞喔喔地叫了,發(fā)音o(孩子跟讀);小女孩聽到了公雞的叫聲,馬上起床,來到了草坪,開始發(fā)音練習,發(fā)音a(孩子跟讀);你看她多勤奮啊,她動聽的歌聲引來了大白鵝,發(fā)音e(孩子跟讀)。他們多開心??!”這樣利用情境圖來編故事的形式,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的高。孩子愿意去學的基礎上,學習的效果提高了。從情境圖中抽象出字母“a o e”的形,由具體到抽象,既符合了一年級孩子心理,有利于記憶;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孩子的說話能力,讓孩子明白學習可以通過與圖建立聯(lián)系,最后輕松地實現(xiàn)了記住每個字母的讀音和字形的教學目的。在書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聲情并茂地一邊講故事一邊示范“a o e”在四線三格里的寫法,運用情境圖,讓生動的圖片變成了好聽的故事,讓乏味的讀和寫變成快樂的樂章,孩子們在愉悅的情境中有效地完成了“a o e”的學習。
二、運用情境圖,輕松學拼音
在新教材中,情境圖里總會有與拼音相關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們觀察情境圖,鼓勵孩子們找出字母、音節(jié)和圖之間的關系,讓孩子在借用已有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以此來掌握漢語拼音的知識。如,在學習“ai ei ui”中,新教材顯目地呈現(xiàn)出一幅一群孩子圍著一位老奶奶講故事的圖,教師可以引導孩子認真的觀察圖畫。讓孩子找出圖中哪些地方可以用今天學習的拼音來說一句話。孩子們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老奶奶批著紅色的圍巾?!薄霸鹤永镉邪咨膰鷻?。”“孩子們圍著老奶奶。”等,當孩子們發(fā)現(xiàn)的時候,老師可以適當強調“ai”的讀音;同樣的,當孩子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有的高有的矮?!薄昂⒆觽円粋€挨著一個坐?!薄昂⒆觽兊念^發(fā)都很黑?!薄白郎戏胖粋€水杯?!钡臅r候,老師可以突出讀音“ai”“ei”。在課本里就藏有情境,老師用課本里藏著的情境,鼓勵孩子去發(fā)現(xiàn),孩子們不但吸收了知識,還潛移默化中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情境圖中,有大量的將聲母或者韻母甚至四聲調都直觀地呈現(xiàn)為與生活中相近的事物,它們形象有趣,孩子們也很容易發(fā)現(xiàn)。如,在學習四個聲調時,情境圖中便呈現(xiàn)了四輛小汽車在不同的地形里行駛時的樣子:陰平(第一聲“-”)像小汽車在平地里行駛,陽平(第二聲“ˊ”)像小汽車上坡,上聲(第三聲“ˇ”)像小汽車下坡又上坡,去聲(第四聲“ˋ”)像小汽車下坡。在教學時,引導孩子們發(fā)現(xiàn)圖形與聲調的共同點,讓孩子伸出手,帶上動作來比劃“小汽車”上下坡的樣子來讀四聲調,孩子們開心地吸收了知識。
情境圖中,把讀音也巧妙的融合為一體。如,《i u ü》中,情境圖展示的是院子里的畫面。其中,衣服含i的音節(jié),房屋、烏鴉、烏龜含u的音節(jié),小魚含ü的音節(jié)等;又如在雙拼音節(jié)的學習中,情境圖豬八戒拿著數字8,就含有ba的音節(jié)等。教學時,教師可以指導孩子細心地觀察圖畫,找到圖畫中相關的音節(jié),進行拼讀的練習。在具體的語境中,圖與文的結合,孩子學起來就容易多了。
情境圖中,輕輕松松地培養(yǎng)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z c s》時,教師可以直接用情境圖來進行激趣導入,按照順序、有重點地引導學生觀察:“大樹底下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呢?心情怎么樣?他們寫了什么呢?……”然后再讓孩子們試著把句子連在一起說一說。學生可能就會很自然地說出自己觀察到的東西,既練習了新的音節(jié),又鍛煉了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新教材里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果教師總能巧妙的抓住情境圖,那么孩子們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巧用情境圖,探究學拼音
語文課標中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孩子在興趣中自主地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引導孩子自己利用情境圖來編故事、編兒歌,不但拓展了他們的想象空間,發(fā)散了思維,而且還達到了高效學拼音的目的。如,《j q x》的教學重難點是ü和j q x相拼的規(guī)律。教學中,教師把情境小圖放大,讓孩子自己先編故事,孩子可能會說“拼音寶寶j q x是好朋友,小ü帶著小帽子來找他們玩”等,教師可以根據拼讀的規(guī)律,繼續(xù)把故事編下去:“是啊,小ü見到j q x,脫帽行個禮,去掉兩點還讀ü”,“孩子們,你們覺得呢?”再讓孩子們合作編故事,來鞏固這個拼讀的規(guī)律。最后,教師和孩子們一起編兒歌總結“小ü小ü有禮貌,見到j q x就脫帽”。孩子們在情境圖中,輕松的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又如:《語文園地二》有三幅“擺拼音”圖,這里向孩子們展示了兩種記拼音字母的方法:一種是用手擺字母;一種是用身邊的物品來擺字母。教師鼓勵孩子積極動手,在教室,利用課后的時間同學和同學一起來做“擺拼音”的游戲;回到家,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也可以擺成字母。讓孩子從課本走到生活,探究性的學習,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情境教學作為拼音教學的重要載體,不僅承載著知識,更隱含了語文學習的情趣和方法?!标P注情境圖,既能為拼音教學增色,又能讓一年級的孩子感受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李曉紅,任慶世.做創(chuàng)造的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55個經典案例,2009(153).
[2]張彩平.漢語拼音教學初探,2011(3).
[3]陶燕.淺談小學漢語拼音教學,2010(78).
作者簡介:
陳子然(1986.09.02—),性別:女;籍貫:福建龍巖;最高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單位:廈門市翔安區(qū)新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