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群才
本文所說的錢指冥錢,又稱寓錢、冥幣、冥鈔、冥鏹、冥紙、神紙等,因其大多用楮皮紙制成,又稱楮錢、楮幣、楮鏹等。又有用箔紙制成的金銀元寶之類,謂之紙箔。
紙錢的前身是瘞錢。瘞錢即陪葬的錢,至遲在漢代就已出現(xiàn)?!稘h書·張湯傳》載:“會(huì)有人盜發(fā)孝文園瘞錢。”
古人之所以埋錢燒紙錢,是相信人死之后在陰間同樣需要錢財(cái),這樣做是為了供死者所用。所以紙錢又稱冥錢、冥幣,也就是陰曹地府使用的貨幣。
紙錢起于何時(shí),清代學(xué)者趙翼在《陔余叢考》中作了考證,認(rèn)為起源于魏晉南北朝時(shí)期。其依據(jù)一是《法苑珠林》稱“紙錢起于殷長史”;二是《杜詩辨證》稱紙錢起源于南朝齊東昏侯;三是《封氏聞見錄》稱“紙乃后漢蔡倫所造,其紙錢魏晉以來始有其事”?!斗馐下勔婁洝放c《法苑珠林》均成書于唐初,作者距六朝未遠(yuǎn),所見所聞當(dāng)有所據(jù),所言較為可信。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曾出土有東晉十六國時(shí)期紙鞋、紙靴、紙帽、紙棺等紙明器,可佐證紙錢起源于魏晉南北朝時(shí)期。
歷代紙錢的盛行,從詩詞即可略見一斑。唐李賀《神弦》“紙錢塞率鳴旋風(fēng)”,張籍《北邙行》“寒食家家送紙錢”,宋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樹枝零落紙錢飛”,蘇軾《與郭生游寒溪》“風(fēng)吹曠野紙錢飛”。
從地域上看,大概自中原、江南以至邊塞,各地皆有此俗。
華北、中原、江南等地自不必多言,各地的地方志多有描述。西北、東北、嶺南、西南等地的少數(shù)民族也有供奉紙錢的習(xí)俗?!端问贰ざY志》載契丹使者為其皇后祭葬,也焚紙馬?!斗钐焱ㄖ尽氛f:“滿人喪制……則備香楮祭品,合家或邀至親至墳前敬奠?!薄逗邶埥靖濉氛f:“蒙古部落……停柩三五日不等,焚香奠酒,燒紙馃?!薄稄V西通志》說,壯族于殯途中“施錢”(撒紙錢);侗族“在棺內(nèi)鋪數(shù)層紙錢”;苗族、仫佬族老人氣絕燒“落氣紙”;毛南族,人死后,孝子要手執(zhí)紙錢到井邊“買水”浴尸。《全縣志》說瑤族祭祖“掛紙錢于墓四周”,“焚紙錢于墓前”。湖南《鳳凰廳志》說苗族喪禮“剪白紙作標(biāo)錢懸掛于死者棺首”?!锻良易迳鐣?huì)歷史調(diào)查》說:“每年正月十五在祖先墳上燒紙錢?!薄懂屪迳鐣?huì)歷史調(diào)查》說,“備辦祭品紙錢至喪宅吊唁,下葬時(shí)要放紙錢”。
從社會(huì)階層上看,自皇室到富家大室再到平民百姓,喪葬祭祀皆用紙錢。
《封氏聞見錄》稱“紙錢魏晉以來已有之,今自王公至士庶無不用之”??梢娂堝X在唐代已普及到了社會(huì)各個(gè)階層。宋代《邵氏聞見錄》說宋仁宗死時(shí),洛陽“紙煙蔽空……乞丐者與小兒皆焚紙錢”。明代《剪勝野聞》說徐達(dá)“未幾告薨。亟告帝(朱元璋),帝蓬跣擔(dān)紙錢道哭”。這說明即便是尊貴如皇家,喪葬祭祀也用紙錢。
從節(jié)令時(shí)間上看,元旦、清明、端午、中元、除夕等幾乎所有歲時(shí)祭祀和先祖生辰忌日皆奉紙錢。
在歲時(shí)祭祀中,奉紙錢最普遍的是清明節(jié)和中元節(jié)。清明節(jié)自古便有祭祖的風(fēng)俗,家家戶戶上墳掃墓,焚燒紙錢?!秷?jiān)瓠集》曰:“吳中于清明前,子女長幼持牲、醴、楮錢,祭掃墳?zāi)埂<埢覞M谷,哭聲哀戚?!薄兜劬┚拔锫浴氛f:“三月清明白,男女掃墓,擔(dān)提尊盒,轎馬后掛楮錠,燦燦然滿道也?!敝性?jié)即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民間俗稱鬼節(jié),各地均有祭祖祀鬼的習(xí)俗?!稏|京夢華錄》曰:“中元,賣冥器、彩衣,以竹砍三腳如燈窩狀,亦謂之‘盂蘭盆,掛冥錢、衣服在上焚之?!薄独蠈W(xué)庵筆記》:“故都?xì)埵睿贿^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饌享先,織竹作盆盎狀貯紙錢,承以一竹,焚之。”
從祭祀對象上看,自喪葬祭祀祖先圣賢到祭祀鬼神,莫不用紙錢。
供奉紙錢最多最普遍的毫無疑問是喪葬,“自始死以至葬,焚燒紙錢、金箔”(《輝縣志》)。祭祀先師圣賢如《黑龍江志稿》稱:“孔子誕日,各學(xué)生在學(xué)?;蛩桔佑孟汨?、酒醴致祭?!奔漓牍砩袢纭痘搓栢l(xiāng)村風(fēng)土記》曰:“通常我處所奉神類甚多,大概言之則有天神、灶神、財(cái)神、火神、宅神、棚神、門神、井神、土地等類。至敬神時(shí)需用禮品,以香紙炮類最為普通?!?/p>
從祭祀形式上看,家祭、祠祭、廟祭、社祭、野祭皆用紙錢。祠祭如宋白玉蟾《端午述懷》“紙錢飛起屈原祠”。廟祭如《崇禎歷乘》曰:“士大夫有家廟……雖販夫販婦亦知負(fù)楮鏹而往?!鄙缂廊绶冻纱蟆端臅r(shí)田園雜興》云“社下燒錢鼓似雷”。路祭如《開原縣志》曰:“奠酒肴于路,曰‘路祭,撒楮錢于道,曰‘買路錢?!币凹廊纭剁娤榭h志》曰:“遠(yuǎn)旅者野祭,焚楮錢。”
紙錢的制式,雖然歷代各地或有不同,但都一概仿照真實(shí)流通的錢幣而制。
古代最主要的流通貨幣是銅錢,所以銅錢式樣的紙錢也最常見。一般剪成銅錢式樣,茶碗大小,中鑿方孔?!堵犛陞舱劇吩唬骸熬熿肷?,用黃紙鑿成錢象,以代焚帛。祭墓則用白紙鑿成大錢,徑圓三四寸,以代冥器?!便~錢一般是成串成貫計(jì)量與攜帶的,所以紙錢也用大張紙切割連成一串?!锻鹗痣s記》說:“燕城元日,以阡張供祖考前……阡張鑿紙為條,與冥錢同類。”山東嘉祥元代曹元用墓中發(fā)現(xiàn)的紙錢,“毛邊紙40厘米×30厘米,分兩組,每組四枚,上面切割出圓錢,切而不斷,形成方紙上的兩串紙錢刻痕”。明代定陵孝靖后棺內(nèi)的紙錢,“用多層黃紙疊放一起,厚0.1厘米-0.2厘米,用模子刻出,中有方孔。每紙四行,每行五錢,相連一起”。明代張懋夫婦合葬墓中發(fā)現(xiàn)的紙錢“共十多張,淺黃色,較完整的紙錢長39厘米×14.7厘米,上有圓形切口三行,每行八錢”。
古代和銅錢同時(shí)流通的還有金銀,一般是金銀元寶,所以紙錢也制成元寶式樣的“紙錠”,有大有小,有黃有白。金銀是閃光發(fā)亮的,所以“紙錠”要用錫箔紙?!堵膱@叢話》曰:“有明以來,又易紙錠、大小元寶,黃白參半,與紙錢并用?!?/p>
紙幣在宋代出現(xiàn)以后,紙錢又印制成如紙幣狀。南宋《雜志·辨楮幣》載:紙錢“俗人創(chuàng),二字通,上下皆用,猶紙錢也”。說明紙錢真印作紙幣樣。至明末,紙錢的印作甚至達(dá)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趙天羽《小說》記,“明崇禎末,京師市肆人鬼雜出,有以紙錢市物者,初不及辨,及晚始覺。乃投水盆,令交易者投錢于水,以別真?zhèn)巍薄?
錢莊銀行出現(xiàn)以后,錢票、匯票起到流通貨幣的作用,因而晚清以后又出現(xiàn)了銀票式樣的紙錢,是將尺許見方的白紙,先把左面向右一折,再把右面向左一折,折成三寸多寬的一個(gè)長條,疊起來備用。
從有關(guān)史料看,至遲在五代已出現(xiàn)了印制的紙錢。《清異錄》載:“周世宗發(fā)引日,金銀錢寶皆寓以楮形,泉大如盞口,其印文黃曰‘泉臺(tái)上寶,白日‘冥游亞寶?!闭憬鹑A曾發(fā)現(xiàn)一塊桃木質(zhì)地的冥幣雕版,“呈長方形,長約64厘米,寬約32厘米,厚約1.1厘米。雕刻有相套的兩層長方形框”(《南方文物》,2004年第4期),大小方框之間雕有花紋,內(nèi)框里刻有文字。到了近代,彩色印刷紙幣普遍流通之后,紙錢的色彩形制圖案大小也一如紙幣,上印冥國銀行字樣,城鄉(xiāng)各處亦俱用之?!鹅o海縣志》說:“近年,津埠又出一種冥用鈔票,分十元、百元等,又冥用洋元,形式逼真,行銷頗廣?!?/p>
錢幣是有數(shù)量的,所以紙錢也有單位,一般以阡、陌、刀或垛為單位。《水滸傳》二十六回:“只見何九叔手里提著一陌紙錢來到場里?!蔽迨兀骸按髯?、李逵入到房里,左腿上卸下甲馬,取出幾陌紙錢燒了?!?/p>
錢幣在古代是用錢袋裝的,所以許多地方又有“糊錢袋…燒包袱”的風(fēng)俗。用白紙糊一大袋,裝入紙錢,寫上死者姓名,焚燒之?!蹲硬徽Z》云:“粵人于七月半,多以紙錢封而焚之名日‘燒包,各以祀其先祖?!薄稘h口小志》曰:“又以竹為箱形糊以紙,而實(shí)寓錢其中,或裝之錢袋內(nèi),謂之包袱?!?/p>
紙錢的供奉方式,各地雖不相同,但不外乎焚燒、拋撒、懸掛、壓之墳頭數(shù)種方式。成疊銅錢式樣的紙錢,主要拋撒于路上墳前。《道光都門記略》描述有類似煙火的裝置,點(diǎn)燃會(huì)噴撒出許多紙錢,四面散開。成串的紙錢,主要懸掛于送殯的車上和墳頭墓樹上。宋代《本朝名臣傳》說:“寇萊公卒于海康,詔許歸葬,道出荊南之公安縣,邑人迎祭于道,斷竹插地,以掛紙錢,竹遂不根而生,滋茂殆一畝。”折剪成長條狀的紙錢就是“燒紙”,靈前、墳前和歲時(shí)祭神祀鬼都要燒,《紅樓夢》中鳳姐說的“燒過黃昏紙”“伺候燒紙”都是指這個(gè)。
由于紙錢和紙制明器的使用十分普遍,使紙錢和紙制明器的制作在中國古代形成了一個(gè)特殊的行業(yè)。據(jù)史料看,至少在宋代,喪俗紙?jiān)研纬蓪iT的行業(yè)。北宋稱紙?jiān)仦椤把b鑾作”“打紙作”“冥器作”。吳自牧《夢梁錄》曾提到杭州有“舒家紙?jiān)仭薄蔼{子巷口徐家紙?jiān)仭薄C鞔摹度鐗翡洝钒褟氖录堅(jiān)谱鞯娜朔Q為“扎彩匠”,其經(jīng)營場所稱為“紙?jiān)仭薄凹堮R鋪”“紙馬香鋪”。
紙錢作為中國乃至東方的一種特殊喪葬文化習(xí)俗,至今仍十分普遍。它至少有兩大弊端:一是污染環(huán)境,易引發(fā)火災(zāi)。二是浪費(fèi)巨大。《天工開物》曾說:“盛唐時(shí)鬼神事繁,以紙錢代焚帛,北方用切條名日板紙。故造此者名日火紙……此紙十七供冥燒,十三供日用……荊楚近俗,有一焚侈至千斤者?!鼻宄醯摹额伾诫s記》曾感嘆:“喪者相吊,楮錠太豐,雖貧家動(dòng)損數(shù)百錢,此禮恐難繼也?!薄秾毶娇h再續(xù)志》說:“凡遇喪葬,紙箔積之小祥之用而又余,有用金錢悉成灰燼?!薄鹅o海縣志》則說:“浙江產(chǎn)有紙箔,稅局抽百分之一,年比三十萬,偷漏者不計(jì)。”足見燒紙產(chǎn)量與浪費(fèi)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