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孜予
大浪淘沙。三國時期,群雄紛爭,涌現了多少英雄豪杰,但我最仰望的,依然是您——諸葛亮老生。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對您的神機妙算津津樂道;在世人眼中,您就是智慧的化身。您在輕松談笑間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不朽的經典,不愧為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少時,您與文卷相伴,博古通今,滿腹經綸;成年后,您更是才華橫溢,經天緯地。但您卻“躬耕隴畝”,修身養(yǎng)性,與草廬相隨。直到劉備三顧茅廬,才有了那著名的《隆中對》,您才毅然出山。
身為軍師,只因初入軍營,您人微言輕。無人能看得見您的才高八斗。但您終不負上天給的大展才華的機遇,當曹操命夏侯惇前來攻打,您鎮(zhèn)定自若,分遣關羽、趙云等迎擊,曹兵至,您火燒博望坡的計略,大敗曹兵,蜀軍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全勝。脫穎而出的您只是微微一笑,卻贏得太多人的敬佩,令多少人對您刮目相看。
漸漸地,您的名望越來越大。在無數的紛爭之中,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借東風,戰(zhàn)群儒,火燒赤壁;您智取漢中,五虎上將從此歸位……憑著您的才干和智慧,蜀漢興起,促使“三分天下”局勢的出現。
后來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東吳部將馬忠生擒并殺害;張飛配合劉備從閬中起兵,被手下部將取走性命;劉備興兵伐吳,企圖奪回荊州,結果在夷陵被東吳大將陸遜火燒連營三百里,慘敗而歸,從此一病不起,在白帝城把阿斗托孤給您,之后郁郁而終。您嘔心瀝血、不遺余力地扶持著阿斗,只為兌現與先皇的承諾。
因您錯用馬謖而失掉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十五萬大軍向您所在的西城進攻。您卻大開城門,領兵裝扮成百姓,在城內掃地,帶著兩童子的您悠悠地坐在城樓上,燃起香火,持著瑟弦,安詳地彈奏,為多疑的司馬懿唱下絕妙的“空城計”。司馬懿撤兵后,您望著天空,面容憔悴,心中久久難以平靜。
總之,您盡力了!布滿歲月皺紋的臉,枯瘦的手,再也扶不正阿斗那所謂的“皇帝”了。您的堅持始終是為了先皇的一再囑托,先皇“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在您心中是永遠無法回報的。
高昂的城樓,明亮的燈,您手中捧著奏折就這樣睡了。……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您五十四歲時寫給八歲兒子諸葛瞻的簡短《誡子書》,是您對人生哲理的思考。雖語淺而意蘊深長,這是您光彩奪目一生的人生深遠境界的真實寫照,至今仍給人啟迪,讓人受益匪淺;它,催人反思,激人奮進!
【作者系湖南省長沙市長郡梅溪湖中學G1504班學生,指導老師:黃戰(zhàn)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