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寧
摘 要:生態(tài)女性主義立足于生態(tài)文化的層面上,強調展示女性在社會生態(tài)和自然生態(tài)中的作用和價值,著重表明社會生態(tài)中男女平等、協(xié)同合作的必要性。女性文學是男權社會中改善女性悲涼命運和心靈苦痛的一劑良藥,而生態(tài)文化建設為女性文學與女性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敻覃愄亍ぐ⑻匚榈碌牡谝徊恐鳌犊梢猿缘呐恕吩谀撤N程度上深刻的呈現(xiàn)了生態(tài)女性主義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覺醒過程。本文旨在從生態(tài)女性主義主題和女性邊緣化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對整個小說的脈絡進行深刻挖掘,從而找出早期生態(tài)女性主義覺醒在文學中的證據(jù)。
關鍵詞:女性主義;生態(tài)女性主義;邊緣女性;男性權威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7-0-02
一、導言
在男權社會的壓制之下,女性的身份,及其文化含義都局限在女性的身體之上?,敻覃愄亍ぐ⑻匚榈伦鳛榕灾髁x的代表,致力于女性身份的界定,以及女性身體所承載的意義。她的第一部小說《可以吃的女人》就以女性的身體為主要表現(xiàn)對象。小說處處圍繞女性“可吃”這一話題,在字里行間均透露出女性在男性眼中“盤中餐”的形象。在故事的結局,通過女主角瑪麗安把蛋糕烤成女性身體的形狀,然后吃掉的情節(jié),加深讀者對于女性身體可恥的關注。作者在行文的過程中,不斷地強調女性身體可吃。例如,“她們都成熟了,有人很快地熟過了頭,有人已經(jīng)開始干癟起來。她覺得大家頭上似乎都長了一根莖,吊在一條看不見的藤上,各人處于生長或者腐敗的階段……”。作者的這些看似離奇的描述實質上是在啟發(fā)讀者,讓讀者關注女性身體“可吃”這一矛盾所在。
二、《可以吃的女人》中的生態(tài)女性主題
20世紀60年代開始,全球的環(huán)境危機加劇,生態(tài)女性主義作為一種新型的理論誕生,它一方面承襲了女性主義理論,另一方面借鑒了生態(tài)主義的主要內涵,從而把女性主義和生態(tài)注意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把塑造女性文化作為解決生態(tài)危機的根本途徑。
在小說《可以吃的女人》中,女性角色用身體實現(xiàn)對父權的抵制?,旣惏餐ㄟ^厭食,抵制父權對女性權利的壓制;恩斯利選擇做單身媽媽,以激進地方式抵制傳統(tǒng)的一夫一妻制;克拉拉則完全不理家務,不顧孩子,以極端消極地方式來抵制女性必須為賢妻良母的父權制產(chǎn)物。她們一系列的舉動,就是在證明男女之間的平等,甚至是可以上升到宣揚文明與自然的平等地位,女性一直是代表著自然這一方,男性則代表著文明,尤其是工業(yè)文明下的科技。女性的反抗也就是自然無聲的反抗,故事的結局,女主人公女性意識的覺醒,從某些層面上來講,也就是女性和自然聯(lián)合起來對抗男性,征求平等的戰(zhàn)爭又向前跨了一大步,也更趨近于成功。
三、《可以吃的女人》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
3.1 女性邊緣人物形象的構建及其對自身地位的抵抗
父權制權力機制把女人的身體看作是可吃的食物,而女性作為個體或是群體并不是消極地接受這種附屬的角色,而是勇于反抗男性的強權,反抗男性把女性和自然看做奴仆,對他們毫無止境的索取,直接導致女性地位的低下和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而這一切都是男權世界自食惡果。
3.1.1 瑪麗安
小說的女主人公瑪麗安受過高等教育,并且是西摩調研所的一名市場調查員。在一般人的眼中,她的工作和愛情都順風順水。男朋友彼得是一名頗有前途的見習律師,而且一表人才。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瑪麗安和彼得關系逐漸加深,瑪麗安的身體卻逐漸顯露出異常。
當瑪麗安聽到彼得對她的朋友夸耀如何獵殺兔子的時候,她會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可憐的兔子,淚流滿面。這里,似乎在向讀者表明,在傳統(tǒng)男權壓抑的世界中,女性的地位等同于兔子,是被獵殺和制服的對象,并不是整個世界的一員,而僅僅從屬于男性,是一個被傳統(tǒng)認識邊緣化了的他者種群。
瑪麗安只是意識到自己的腳在動,卻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奔跑。最終,她被逮住,遣送回朋友家。然而趁他們不注意,她又藏到朋友的床下。最終,瑪麗安逃到街上,感覺好多了,她認為自己“逃脫了出來,但究竟逃脫了什么,或者要逃到哪里去,我并不清楚。盡管我一點也不明白我干嘛要這樣做,至少我已經(jīng)付諸行動了?!边@樣的想法,似乎是一種強烈卻莫名的潛意識促使她內心深處的女性主義爆發(fā)出來,她不明白原因,卻知道自己不可以一直這樣下去,任人宰割,她需要逃離,需要自由的空氣?,旣惏驳纳眢w跨越了她的思想意識,她的逃亡,完全是自發(fā)的行為。
至此,瑪麗安的形象豐滿起來,從她完全的屈服于邊緣地位,到意識漸漸趨于覺醒,最終她的反抗得以成行,給讀者充分展現(xiàn)了一個血肉豐滿的女性主義著的蘇醒過程。
3.1.2 恩斯利
恩斯利是瑪麗安的室友,她思想相當激進,完全否定婚姻和家庭的概念。她和瑪麗安不同,她覺得“每個女人至少應該生一個孩子?!钡撬齾s只想利用男人的身體給自己生個孩子,卻并不想要婚姻。用她的話說就是 “這個人遺傳上不能有什么毛病,相貌也得在中上水平。要是有個人能夠理解我的用心,同我好好配合,不會啰嗦同我結婚什么的,就好了?!?/p>
表面上看來,恩斯利是個徹頭徹尾的女權者,她的世界似乎不接納男性,并向世俗發(fā)出挑戰(zhàn),男性在她的生活中也只是一種可以利用的工具,這樣詮釋出來的任務形象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誤導了讀者,以為在她的思想中,已經(jīng)跳脫出了那個時代的局限,女性不再以一種崇拜和馴服的態(tài)度迎合男人。然而,隨著小說情節(jié)的進展,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的矛盾。恩斯利想要生孩子,可采取的方式仍然是用自己的身體誘惑男性,這個特立獨行,有著新鮮思想的女人,也不得不用身體來實現(xiàn)目的,身體這個詞,似乎是男性世界中衡量女性是否有價值的標準,也是證明女性是否能夠參與男性世界,并起到一定作用的標尺。所以,我們能看到她以男性權威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的價值所在的痕跡。
在整個人物形象的構建過程中,女性仍然深陷在男性權威的陰霾之下,無論是從肉體上還是精神上。
3.2 用男性權威人物形象的塑造襯托出女性形象的邊緣化——彼得
自古以來,男性賦予自己以神的使命,理所當然地處于尊貴的地位,他們的言語中,所自然流露的強權,以及對女性的言論洗腦,正是壓迫女性的直接證據(jù)。
在這部小說《可以吃的女人》中,彼得是瑪麗安的男朋友,在他偶然的言行及舉止當中,能夠探查到男權世界中男性所特有的權威和其對女性的忽略和欺壓。
看著彼得吃著牛排的樣子,瑪麗安卻一直在想象著屠宰場的血腥場景,她把對牛的屠宰和對女性的暴力等同起來。她看見彼得利索地把血紅血紅的牛肉切下來,就認為彼得是血腥暴力的。她“坐在那里,沮喪地把餐巾在手上絞來絞去,看著彼得把最后一塊牛排送到嘴里去。”瑪麗安覺得自己就像是彼得口中被咀嚼的牛肉,被他嚼碎然后吞下。從此以后,她的身體發(fā)生了變化,她再也不能吃露骨頭、腱子和肌肉纖維的食品了?;槠谂R近,她的身體拒絕接受任何東西,圈子也越來越小,終于縮成了一個小圓點,一切食物都被排除在外了……她看著菜單封面上的油跡,越發(fā)覺得自己可憐,幾乎要嗚咽起來。
因為女性天生就和自然萬物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女性和自然又同是被男性壓榨的對象,從彼得吃飯的動作中,似乎就體現(xiàn)了男性的霸權,對女性的壓榨似乎是出自他們最深遠的男權意識,女性和自然就這樣被他撕碎,當做牛肉被囫圇吞下。在男性充滿暴力的舉止中,清晰地體現(xiàn)了女性被邊緣化了,這樣鮮明的對比,更加強調和凸顯了女性的邊緣化地位。
四、總結
父權制塑造了女性對自己身體的認知,女性按照男性的審美來塑造自己,裝扮面容,以期待成為男性凝視和性愛的目標。長久以來,女性身體的淪陷引發(fā)精神的屈服,她們的思想也失去了自由。她們屈從于男性,以他們?yōu)橹行囊?guī)劃自己的未來,相夫教子成了她們人生最崇高的價值?,旣惏布捌渌说拿\被父權制玩弄于股掌之間,她們強烈地抗拒,雖然艱辛,卻也激發(fā)除了她們潛意識里的女性意識。小說中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思想從始至終充斥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當中,通過人物形象的鮮明特點、人物的思想以及言行來充分詮釋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主題,生動的語言以及鮮明人物性格的對比,使小說渾然一體,主旨鮮明。
參考文獻:
[1]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可以吃的女人》 劉凱芳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2]盧鳳平 《生態(tài)女性主義理論視野與文學批評》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6年4月.
[3]林樹明 《多維視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
[4]王先霈 王又平《文學理論批評術語匯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