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輝
摘要 為提高春花生種植效益,從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選地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jié)了春花生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以供花生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春花生;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565.2.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9-0047-01
花生作為一種良好的經(jīng)濟型作物,不僅具有耐貧瘠、耐干旱的特性,而且具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在土壤相對貧瘠的山區(qū)丘陵地帶、河灘洲地以及紅壤地等環(huán)境均可種植。五華縣為丘陵地區(qū),非常適合種植花生,但花生種植技術(shù)較為落后,產(chǎn)量普遍不高。筆者通過多年試驗研究,總結(jié)出一套春花生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可增收3 000元/hm2,經(jīng)濟效益顯著,受到了花生種植戶的歡迎。
1 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栽培品種可選擇適合我國南方種植的粵油7號、粵油9號、粵油13、粵油390等高產(chǎn)抗病品種。
為了提高種子發(fā)芽率、提升花生最終產(chǎn)量,需要在播種前帶殼曬種。在播種前3~5 d剝殼,優(yōu)選籽粒飽滿、色澤光鮮的籽粒作種子[1]。
2 選地整地
花生種植要獲得高產(chǎn),選地是關鍵。在選擇花生種植田塊時,優(yōu)選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通透疏松、排灌便利、中性偏酸的地塊,以前2年未種植過花生的砂壤土田塊最為適宜。
花生是豆科作物,整個生育期需氮量逐漸減少,是地上開花、地下結(jié)果的作物,適宜在土層深厚、耕作層疏松的砂壤土種植。因此,整地時以全田翻耕法為宜,然后做畦播種,畦面寬1.3~1.5 m,溝寬以0.2~0.3 m較為合適。
3 播種
花生的最佳播種時期為2月中旬至3月上旬,當溫度穩(wěn)定在12 ℃以上時便可適時播種。條播、穴播是花生播種采用的2種方式,播種深度以控制在4~7 cm為宜。不同的花生品種,其種植密度也各異。對于叢生型品種來說,密度以27萬~33萬株/hm2為宜;對于蔓生型品種來說,則密度以22.5萬~27.0萬株/hm2為宜[2]。
4 田間管理
4.1 查苗補種
待花生出苗后,應當及時查苗,一旦發(fā)現(xiàn)缺苗問題,應當及時補苗,以保證苗齊,確保后期花生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
4.2 中耕除草,培土壓蔓
中耕除草不僅利于花生的生長發(fā)育,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環(huán)境,起到防止土壤板結(jié)、保溫保墑的作用。此外,為了減少果針與地面的距離,適時進行培土、壓蔓十分必要,以便高節(jié)位果針能夠盡早入土結(jié)莢[3]。
4.3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應當遵循“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重施基肥,確?;ㄉ魃L階段肥料充足,必要時及時進行追肥,確保最終產(chǎn)量與品質(zhì)。施足基肥,基肥施碳銨225 kg/hm2、過磷酸鈣300 kg/hm2、土雜肥15.0~22.5 t/hm2,施肥時采用條施或穴施。
合理追肥,一是輕施苗肥。出苗后3~4葉時,通過淋施方式施用淡糞尿水或尿素75 kg/hm2,配合沖水15 t/hm2。二是巧施結(jié)莢肥。開花下針期是花生生長最為旺盛、需肥量最大的階段,通常在基肥充足的情況下,追施硫酸鉀復合肥75~150 kg/hm2、草木灰750~1 500 kg/hm2,以確保養(yǎng)分供應充足。三是補施葉面肥。追施葉面肥通常是補充磷元素的有效方法,可在開花前后噴施過磷酸鈣水溶液,以提高花生的品質(zhì)與產(chǎn)量[4]。
4.4 水分管理
花生生長前期與后期對水的需求量較小,中期需水量較大,其中以開花至結(jié)莢階段對水量需求最大,應當適時采取排灌措施,促進花生開花結(jié)莢。
4.5 噴施生長激素
為了延長花生生育期、提升出仁率和飽果率,可適時噴施3 000~5 000 mg/kg矮壯素,以促進植株矮化、分枝,最終實現(xiàn)提升產(chǎn)量的目的。
為了促進花生地下果實生長、有效抑制地上部分生長,可在開花20~30 d時噴施1 000 mg/kg B9溶液,以提升花生飽果率。
5 病蟲害防治
5.1 病害
合理輪作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措施,對青枯病、枯萎病等作用尤其顯著。
在花生莖腐病的防治上,用65%多克菌600~800倍液或50%苯菌靈1 500倍液噴霧。在花生葉斑病的防治上,用80%多菌靈6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700倍液噴霧。發(fā)病后期可噴灑美雨(苯甲·丙環(huán)唑)1 500倍液,收獲前1個月加噴1~2次即可。在花生銹病的防治上,可用25%三唑酮3 000倍液,或95%敵銹鈉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15%三唑醇1 000倍液噴霧。在花生白絹病的防治上,可用50%撲海因1 000倍液,或40%菌核凈600倍液,或8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在花生青枯病的防治上,可用農(nóng)用鏈霉素2 500~3 000倍液或32%克菌溶液1 500~2 000倍液噴霧。
5.2 蟲害
花生蟲害主要有蚜蟲、薊馬以及地下害蟲等。可采用2.5%撲虱蚜1 500倍液或2.5%天王星3 000倍液對蚜蟲進行防治;可以采用2.5%撲虱蚜1 500倍液或者10%高效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對薊馬進行防治;此外,對于地下害蟲的防治,可用30%毒死蜱微膠囊6 000~7 500 g/hm2兌水2 250 kg/hm2,混合均勻后灌入花生根部。
6 參考文獻
[1] 楊海堂,王偉,馬東波.中國北方地區(qū)花生栽培技術(shù)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4,20(4):169-170.
[2] 孫彥浩,陪清衛(wèi),李紀恩,等.花生千斤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及其規(guī)律的研究[J].花生科技,1984(1):275-281.
[3] 許春海,劉喜軍,周翠花,等.花生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吉林農(nóng)業(yè),2011(7):130.
[4] 勞振蓉,楊忠偉.春花生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3(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