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氣象播報員,菲爾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攝像機前面用幽默的方式播天氣預報。另外,每年2月2日,他要前往美國一個小鎮(zhèn),報導當?shù)氐摹巴涟问笕諔c典”。
其實對于這個地方節(jié)日,菲爾打心里覺得無聊至極。所以在和制片、攝像去的路上,他就不斷對它發(fā)出嘲笑。
以自我為中心,對很多事感到厭倦,菲爾就是這么一個人。他并不怎么喜歡自己的工作,只想著怎么歡度人生。
在報導完整個慶典之后,就忙不迭地想趕回家去??稍诳煲x開小鎮(zhèn)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將3人困在這座小鎮(zhèn)上。
菲爾到處打電話求助,并以“名人”身份要求開路,結果根本沒人搭理他。
第二天菲爾醒來時,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晨間廣播里播送的,居然是和昨天一樣的內(nèi)容:“今天是土拔鼠之日!”菲爾覺得有些蹊蹺,開窗一看,積雪居然融化了!
他來到街上叫住一位女士:“大家這是要往哪兒去?”女士說:“今天是土撥鼠節(jié)?。 狈茽栠€以為這是一場惡作劇,急匆匆地朝慶典現(xiàn)場趕去。
就在去現(xiàn)場的路上,他又看到了昨天遇到的乞丐,對方仍舊向他索要零錢。
再次碰到一個推銷保險的人,對方和昨天一樣拉著菲爾絮叨。
菲爾來到慶典廣場一看,當時就傻眼了,廣場人山人海,眼前的畫面和昨天一模一樣,攝像和制作也早就準備就緒。
菲爾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時間沒有往前走,我又要重新過一次?
等到第三天,菲爾從賓館床上醒來,又聽見了同一段廣播,面對的還是“土拔鼠之日”,最讓他感到不寒而栗的是,周圍所有人的舉止、言行都和第一次遇見時一樣。
“土拔鼠之日”循環(huán)播放,時間停止了往前邁進,焦慮和恐怖隨之而來。
他趕緊找到了制片人Rita,告訴她自己不斷重復經(jīng)歷同一天,Rita卻認為他是腦子不大好使。沒有人相信菲爾的話。
菲爾來到保齡球場,和幾個閑人打球聊天。想到目前經(jīng)歷的一切,非常郁悶:“有次我在海島度假,遇到了一個漂亮的姑娘,一起吃龍蝦、和雞尾酒,最后還像海獺一樣歡愛,我為什么不能反復過那天?”
出門后,菲爾仔細一想,既然明早上時間不會前進,那不管今天做什么事,都不怕承擔后果了?于是他開車撞壞公物,還挑釁警察、逃脫追捕。
當晚,菲爾被抓進監(jiān)獄,果然,第二天醒來時,他面對的還是“土拔鼠之日”。旅館的老太太還是來和他寒暄,路上的乞丐還是來跟他要錢,推銷保險的纏著他滔滔不絕。
菲爾心想既然如此,不如好好利用一下這個“詛咒”,給自己制造一些“美好”。他在餐館搭訕了一位女孩兒,問了她三個問題:
1、 你的名字是什么?
2、 你在哪兒讀高中?
3、 你的英語老師是誰?
等到第二天一早,他來到典禮的現(xiàn)場,在人群中找到了女孩兒,裝作對方的同學套近乎:“你就是XX學校的XX吧,我那時候坐在你旁邊??!”菲爾便憑借這樣的小伎倆,順利將女孩兒給拿下了。
鎮(zhèn)子上的一切,就這樣循環(huán)播放著。菲爾有了無限的精力,坐在街邊觀察每個人,了解大家每天的行程,每個動作,每個對白。通過巧妙的搭訕,可以探取每個人的隱私。
聰明的他用這種方式,跟好幾個女孩發(fā)生了艷遇。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落在了同行制片人Rita的身上。在和Rita吃飯的時候他問:“你喜歡什么樣的男人?”
Rita是個很善良的女孩,喜歡詩歌、有浪漫的情懷,有自己獨特的品味和情趣,有時候就像個天真的孩子。雖然和菲爾接觸得不深,但對他那種以自我為中心,明顯不抱有任何好感。
為了獲得Rita的好感,跟她也來上一段露水情緣,菲爾故技重施,在每一天里面,不斷跟Rita搭訕,了解她的喜好,記下她說過的每一個細節(jié)。
在酒吧,他挑選Rita喜歡的酒,在餐廳,脫口而出她喜歡的詩,給Rita造成心有靈犀的錯覺。
在這么“投緣”的人面前,Rita自然對菲爾扭轉了態(tài)度。于是,在菲爾的“步步算計”下,兩人來到了旅館。就在菲爾打算更進一步,迫不及待想把Rita拿下時,Rita察覺出了什么不對。沒等菲爾編出下一個謊言,Rita就給了他一巴掌。
可菲爾居然絲毫沒有悔過,每天醒來,都再次去找Rita,但每次都被Rita識破,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
在被Rita狠狠打擊后,菲爾感到一陣失魂落魄。一方面他厭倦了這個鎮(zhèn)子,鎮(zhèn)上的一切他都太熟悉了,他已經(jīng)不知花了多少時間,在這里重復地經(jīng)歷同一天。另一方面,Rita的美好,讓他顯得無比鄙陋和下作。
終于,菲爾走到了崩潰邊緣,覺得每天都這樣活下去,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意義了,他選擇了自殺。
非常不幸的是,車禍、觸電、跳樓、自焚,任何自殺方式當天成功后,第二天一早,他從被窩里醒來,還是會聽到那段廣播:“今天是土撥鼠之日!”
去典禮現(xiàn)場的路上,還是遇到索錢的乞丐、套近乎推銷保險的男人。他被困在了這個鎮(zhèn)子上,也被困在了這一天里面。
每個人他都了如指掌,每條街道他都走了一遍。對于他而言,活著是種折磨,而折磨還沒有盡頭。
在無數(shù)次自殺失敗后,菲爾已不再抱任何幻想。他只是感到無比的苦悶,隨即將遭受的一切告訴Rita,并當著她的面證明所言非虛。
他當著Rita的面認出每個人,預言他們的動作和對話:“現(xiàn)在你知道我沒有撒謊吧?因為這些事我經(jīng)歷無數(shù)遍了!”Rita這才相信了菲爾。
也正是在絕望的心境之中,菲爾第一次對別人袒露心扉,展現(xiàn)自己極其脆弱的一面,同時學會欣賞Rita的美好,發(fā)現(xiàn)和她以誠相待是如此快樂。
一番促膝長談之后,Rita對他說:“你別氣餒,也許這并不是什么詛咒,全靠你如何看待它?!?/p>
Rita的話點醒了菲爾,再一次醒來的時候,他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生活。他借了許多的書來閱讀,不斷豐富自己的內(nèi)心。專門去學習彈鋼琴,讓自己多一項才藝。
反正時間永遠不會往前走,菲爾擁有大把大把空閑,來不斷充盈自己的心靈。在藝術的熏陶之下,菲爾開始不斷自省,并主動幫助別人。
他找到了乞丐,帶著他去醫(yī)院救治。結果到了醫(yī)院不久,老乞丐就離開人世。醫(yī)生告訴他:“他已經(jīng)太老了,到了該死的年紀了。”菲爾覺得無比沮喪:“不行,他今天不能死。”
于是每天醒來之后,菲爾都想方設法挽救老人,可仍舊無法改變死亡。菲爾意識到人生那樣寶貴,應該去做一些美好的事。
在鎮(zhèn)子上呆了這么久,對鎮(zhèn)子上每天發(fā)生的事,菲爾已經(jīng)了如指掌。他每天穿梭于各個場合試圖改變那些不好的狀況。一個孩子不慎從樹上跌落,他趕到樹下接住了孩子…
老太太的車胎爆在路上,他帶著工具前去修理…
男人在餐館被牛排噎住了,他及時趕到救了他一命…
雖然他知道,第二天醒來,這些事都需要重做一遍,但他仍堅持每天幫助他人,不斷地給予別人溫暖,不斷閱讀、彈琴充實自己,因此驅(qū)走了厭倦和絕望。
這天,菲爾醒來后,又去各個場所幫助別人。夜里,鎮(zhèn)子上有場舞會,他就去擔任了鋼琴手。人們在舞池里歡快舞動,他的琴聲引起一陣陣歡呼。
菲爾朝人群中看去時,發(fā)現(xiàn)Rita居然出現(xiàn)在了舞池里。這時的菲爾還不知道,因為白天和他相處時,他展現(xiàn)出了過人的魅力,Rita已對他留意多時。
兩人在舞池中起舞時,那些受到菲爾幫助的人,全都來向他表示感激,不斷親吻菲爾的臉龐。Rita被菲爾給震驚了:“你才來這里一天,竟然就這么受人喜愛?”
這時的菲爾已不同往日,他是一個內(nèi)心充實,積極向上、與人為善的男人,并不需要張揚地生活,就散發(fā)著迷人的魅力。
最后,Rita淪陷在菲爾的懷中,在度過美好的一夜后,菲爾再次在廣播中醒來。而這一次,時間翻過一頁,“土撥鼠之日”的詛咒,終于消失了…
電影《土撥鼠之日》講的故事就這么簡單,但背后蘊含的深意,卻給人以無限啟迪。實際上,我們的人生,就是一天一天組成的,而當我們用怎樣的態(tài)度,選擇怎樣去度過一天又一天,我們最終擁有的,就是怎樣的人生。
在走出“詛咒”過程中,菲爾一共做了4種選擇。第一次他選擇挑釁警察,用極不負責的態(tài)度生活,那么結局就是黯淡收場,永遠也走不出怪圈。
第二次他選擇艷遇,追求膚淺的快感,最后得到的就是厭倦,他對女孩兒們沒有真愛,只是為了滿足一時的欲望,這種滿足來得快,去得也快,永遠都不可能持續(xù)。
第三次他選擇了自殺,這是最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一個人如果直接放棄希望,那么也就意味著他的人生,永遠無法往前邁進。
直到在Rita的提醒下,菲爾開始積極地轉變。他開始探尋知識的樂趣,開始接受藝術的陶冶,也開始通過幫助別人,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最終,他收獲了愛情。而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人生才算是在往前走。
在《約翰·克里斯多夫》里,羅曼·羅蘭寫下一段話:
“大多數(shù)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就死了,他們變成自己的影子,往后的生命,只是不斷的一天天復制自己。”
“土撥鼠之日”的詛咒并不奇幻,它以某種形式真實發(fā)生著。
一個人,如果只為滿足膚淺的欲望,或者對未來不再抱有憧憬、希望,又或者不負責任地生活下去,放棄探索知識、藝術和心的深度,那么他的人生只能裹足不前,他得到的,只能是厭倦和失望,日復一日,只剩下折磨。
而當你用心積極去生活,每一天都可以得到相應的快樂。我們想獲得怎樣的一生,取決于我們以怎樣的方式,去度過我們的每一天。
(來源:智聯(lián)招聘HR工會 版權聲明:“職場”所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lián)系我們,與您共同協(xié)商解決。聯(lián)系方式:1851088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