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fā)均
在化學總復習中,許多學生始終都是在做題,看些參考資料書籍,用題海戰(zhàn)術去迎接高考。往往忽視復習后臨考前還要對教材進行回歸閱讀復習,不同程度引響考試成績。因為多數(shù)學生都不知道考試前還要對教材進行閱讀復習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要閱讀哪些內(nèi)容,如何進行閱讀復習。為了讓學生通過系統(tǒng)復習以后,在臨考前能對所復習的知識再進行查缺補漏、再進一步強化知識基礎,使考試取得更好成績。學生就要在考試前再抽擠一點時間去認真細仔地閱讀教材,抓好回歸教材好的最后閱讀復習。
如何讓學生在考試前再回歸教材進行閱讀復習呢?筆者認為,首先要擬定一個閱讀提綱,再認真細仔地對回歸教材進行閱讀復習,這樣才能收到復習的最佳效果,才能使考試取得更理想的成績。
化學閱讀活動是感知、理解、掌握、貯存由化學符號系統(tǒng)(包括化學符號、術語和文字)表達的化學知識經(jīng)驗的過程,是學習者用已有的化學認知結(jié)構(gòu)同化、順應新知識、構(gòu)建新認知結(jié)構(gòu)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指導學生有選擇的閱讀資料,“吃透一本,觸類旁通”。
一、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1.基礎概念仔細讀:對于重點、關鍵性的字句必須讀懂、弄清,如消去反應的定義中有兩要素——一分子有機物和生成不飽和有機物,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就不屬于消去反應;
2.易混淆的概念對比讀:有些概念或物質(zhì)的性質(zhì),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對比讀可將它們區(qū)分開來,如同素異形體、同位素、同分異構(gòu)體、同系物等四個概念可對比讀,找出概念中的關鍵詞加以區(qū)分。
3.重點難點反復讀:書中的重點難點要反復讀,直到理解為止,既要讀懂新內(nèi)容,又要聯(lián)系舊知識,新舊結(jié)合,前后貫穿,加強理解,教師可提出問題,便于讀書時更具有目的性
二、閱讀有關知識性的內(nèi)容
如: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鋁;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碳(可形成數(shù)百萬種有機物);耐腐蝕性最好的工程塑料——聚四氟乙烯等。
三、閱讀有關化學史內(nèi)容:記住科學家的人名、國籍,有關貢獻
例如丁達爾,英國物理學家,有關實驗是:膠體微粒對光線的散射而形成一條光亮的“通路”叫丁達爾現(xiàn)象;中學化學教材中介紹過的科學家有十多位。
四、閱讀概念、定義、原理等內(nèi)容時力求弄清本質(zhì),區(qū)分容易記錯的地方
例如:水的離子積(Kw)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因此不能說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從本質(zhì)上來看溶液的酸堿性或中性,決定于溶液中的C(H+)>C(OHˉ)、C(H+) 五、通過閱讀,要熟記一些重要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及其反應過程中的重要現(xiàn)象 例如:1、長期存放的濃硝酸為什么會變成略帶黃色?2、反應過程中的重要現(xiàn)象;如①鎂條燃燒——產(chǎn)生耀眼的白光;②紅熱的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③氫氣在氯氣中燃燒——蒼白色火焰;H2S、H2、CO等氣體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④硫在空氣中燃燒——藍色火焰,硫在純氧氣中燃燒——紫藍色火焰;⑤金屬鈉的燃燒——黃色火焰;⑥紅熱的銅絲在氯氣中燃燒——棕色的煙;⑦磷在氯氣中燃燒——白色煙霧等。 六、通過閱讀,要將一些物質(zhì)的俗名和易混淆的物質(zhì)搞清楚 例如:冰晶石(六氟合鋁酸鈉)、重晶石(硫酸鋇)、明礬(硫酸鋁鉀KAI(SO4)2●12H2O)、堿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生石灰(氧化鈣CaO)、消石灰(Ca(OH)2)、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等。 七、通過閱讀,要牢記一些重要但又難記的反應方程式和反應條件 例如:無機反應中工業(yè)制取硫酸、硝酸;硫酸銅溶液的電解方程式、電極反應式;用二氧氣化錳與濃鹽酸、高錳酸鉀與濃鹽酸制漂白粉等。有機反應中的鹵化、硝化、酯化、皂化、加聚、縮聚、水解等等。 八、通過閱讀,要特別重視一些重要實驗裝置圖,要動手學畫一畫,弄清其儀器名稱和裝配特點 對一些實驗細節(jié)問題不要放過,要多問幾個為什么,直到弄明白為止。如:①:哪些實驗需要溫度計?如何放置?②哪些實驗用到脫脂棉?各起什么作用?③碎石片起何作用?做哪些實驗用到它?④收集NO為什么只能用排水法收集?⑤為什么有的實驗不能用酒精燈加熱,只能用水浴加熱?⑥哪些氣體可以做“噴泉”泉實驗?為什么?⑦排水取氣法為什么要先撤導管后再撤酒精燈?H2還原CuO為什么要先撤酒精燈后撤導管?等等。 以上為考試前回歸教材進行再閱讀復習的一些方法和提綱,供參考。老師要指導學生可以結(jié)合自己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擬定計劃,認真閱讀復習,做到省時、高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