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材料是整個建筑物的基礎,建筑材料的發(fā)展對建筑結構的創(chuàng)新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材料的分類、與建筑工程的關系及分發(fā)展趨勢,為進一步的研究作基礎。
關鍵詞:分類;作用;發(fā)展趨勢
建筑材料是指各類建筑工程(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水利、道路橋梁、港口等)中,構成建筑工程實體所用的材料及制品。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礎,將直接影響著工程的質量及造價。
1 建筑材料的分類
建筑材料的種類繁多,為了便于研究和學習,通常按化學成分和使用功能進行分類。
1.1 按化學成分分類
建筑材料按化學成分可分為無機材料、有機材料和復合材料三類,復合材料能夠將單一材料之間互補、發(fā)揮復合后材料的綜合優(yōu)勢,成為當代建筑材料發(fā)展應用的主流。具體分類如表1所示。
1.2 按使用功能分類
按使用功能可分為承重結構材料、圍護結構材料、建筑功能材料三大類。
(1)承重結構材料
承重結構材料主要是指在建筑物中,需具備強度和耐久性的受力構件和結構所用的材料。如構成梁、板、柱、基礎等部位的磚、石、鋼材等。
(2)圍護結構材料
圍護結構材料主要是指在建筑物中,不僅要具備強度和耐久性,還需具備更好的保溫隔熱性能的材料。如構成墻體、門窗、屋面等部位的磚、砌塊、板材等。
(3)建筑功能材料
建筑功能材料主要是指提高工程舒適性、適用性及美觀效果的,具備某種特殊功能的建筑材料。如防水、隔熱、隔聲、防水材料。
2 建筑材料與建筑工程的關系
(1)建筑材料是重要的物質基礎。
建筑材料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前提。建筑材料的性能、質量、品種和規(guī)格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適用性和藝術性。建筑材料的生產、選擇、采購、貯運、保管、使用和檢驗評定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應嚴格把控,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失誤都可能造成工程質量的缺陷,甚至造成質量事故。
(2)建筑材料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造價
在一般建筑工程中,與建筑材料有關的費用占工程造價的50%以上,裝飾工程所占比重更甚。材料的選擇、使用與管理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著工程的成本。
(3)建筑材料的發(fā)展促進建筑技術的進步
建筑材料是工程設計和施工的基礎,三者關系密不可分,相互影響。新材料的出現,會促進工程設計和施工技術的變化。從古至今,建筑材料從傳統(tǒng)的土、木、磚、瓦到水泥、鋼筋、玻璃、陶瓷、高分子材料,建筑技術也一次次產生了質的飛躍,帶動了人類建筑技術的長足發(fā)展。
3 建筑材料的發(fā)展及趨勢
人類從遠古的“穴居巢處”、“鑿石成洞”、“伐木為棚”,到使用磚、瓦、石灰、石膏制成的磚石、磚木結構,再到使用水泥、鋼材制成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再到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機材料(絕熱材料、吸聲隔熱材料、耐火防火材料、防火抗?jié)B材料、防爆防輻射材料)的出現,建筑材料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而逐步發(fā)展起來,反映了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fā)展。
建筑工程中許多技術的突破往往依賴于建筑材料性能的改進和提高,各種形式的建筑材料為建造各種不同需求的建筑物和構筑物提供了保障,因此說建筑材料是建筑業(yè)的基礎。為了適用我國建筑業(yè)發(fā)展的需求,建筑材料的發(fā)展有以下幾個趨勢:
(1)材料性能方面,提高材料的強度、降低材料的自重、研究多功能復合材料和耐久性強的材料;
(2)產品形式方面,建筑制品向預制化、單元化、大型化、構件化發(fā)展,構件尺寸日益增大;
(3)生產工藝方面,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和手段,采用新技術和新工藝,提高產品質量;
(4)資源利用方面,既要設計與制造新材料,又要充分利用工農業(yè)廢料、廢渣;
(4)經濟效益方面,降低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發(fā)展可再生建筑材料和綠色建筑材料,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宋巖麗.建筑材料與檢測[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3.
[2] 畢萬利,周明月.建筑材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殷凡勤,王獻召.建筑材料與檢測[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 2014.
[4] 閆瑞蘭,要強強.建筑工程材料[M].鎮(zhèn)江:江蘇大學出版社, 2014.
作者簡介:方曉青(1985- ),女,山東壽光人,高校教師未聘,碩士,研究方向: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