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岳
除了偶爾的朋友聚會和出差,我的生活非常簡單:每天8點30分左右起床,喝茶,讀書,寫作,午餐;喝茶,讀書,寫作,晚餐(不是每天都吃);健身(每周兩三次),喝茶,讀書,凌晨1點左右睡覺。
我認為能過簡單的生活是幸運的,這讓我有條件做長跨度的時間計劃。系統(tǒng)學(xué)習(xí)一門知識或者掌握一項技能,都需要大量時間。有日本哲人把生活分成四種:大而困難的、大而容易的、小而困難的、小而容易的。大而困難的,總面臨生死抉擇,像玩輪盤賭,不是生就是死,這是少數(shù)人過的;大而容易的,比如巨富家的小兒子,有大筆財產(chǎn),又沒有繼承家業(yè)的負擔,這是命好。
我們普通人得在后兩種生活里選擇。小而容易的和小而困難的,人的本能讓你挑選前者,你碰到的大多數(shù)人也會如此建議,這不稀奇,因為他們就生活在小而容易的生活里。這種生活觀是,生活的壓力最好都由別人承擔,我要活得像個機器人,機械重復(fù)即可。這就是所謂“有保障”的生活,不需要你提升,你只要消磨時間。我建議你不要過這種生活。
我建議你選擇后者。小而困難的生活看起來雖簡單重復(fù),但每天你都面臨小挑戰(zhàn),有些小小的未知需要求索,你是你自己的主人。這像回歸到人類祖先的生存狀態(tài),一日不作,一日無食。不要被偶爾的孤寂打敗,要知道,這才是一個人正常的生活。這種狀態(tài)能持續(xù)到我們生活的終點,正是幸福快樂的標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