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絲丹+張澤鈺
【摘要】長頸族是緬甸與泰國北部接壤地區(qū)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克倫族中的一支巴東族所組成的,目前只能在湄宏順鎮(zhèn)能夠看到這個獨特的緬甸少數(shù)民族。長頸族人信仰著纖長的脖頸會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長頸族的女性從5-6歲開始,就開始了銅圈套脖這種儀式,一年將一個銅圈加在脖頸處,使得在視覺上脖子不斷被拉長。每一種文化信仰都是和這個民族所尊崇的宗教崇拜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長頸族也不例外。
【關(guān)鍵詞】長頸族;緬北少數(shù)民族;原始崇拜
一、長頸族的銅環(huán)套頸文化
在長頸族獨特的這種銅環(huán)套頸文化中,按照他們的風俗,女孩在5-6歲這個階段就要在頸部和四肢上分別配帶上共計一公斤重的銅環(huán),這個過程并不復雜,會由族內(nèi)精通這項手藝的專人來完成。在女孩接受了幾個小時的推拿按摩(主要是在頸部和肩胛位置,為了減輕突然在身體的這一部分增加重量所帶來的不適),精通套頸這項手藝的人在女孩接受按摩之后就會在她脖子上纏繞上銅圈,銅圈由兩部分組成:銅圈和后部的豎環(huán)(起固定作用),銅圈的橫截面直徑可達1.5厘米。在女生完成了這項儀式之后,女孩家就會舉辦一些活動,請全村的人一起來熱鬧狂歡,慶祝自家的女兒(女性)完成這項重要儀式。在儀式完成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女孩要一直佩戴著這些銅圈,讓自己的身體適應(yīng)這些重量并且能夠一如既往的正常生活、勞作;與此同時,還要慢慢等待身體發(fā)生變化,也就是脖子變長的那個過程。在女孩十歲開始每年都會這樣的加銅圈儀式,每年都要在脖子上新加一個銅圈,一直到25歲為止。長頸族的傳統(tǒng)崇拜當中,認為女性的脖子越長,這個女性就越是美麗,但是這種銅環(huán)對于長頸族女性而言,無疑是一種美麗的負擔。
關(guān)于長頸族對于銅圈套頸文化的崇拜,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長頸族女人這樣子打扮自己,是源自于長頸族人對長頸龍的崇拜,在長頸族的原始崇拜當中,長頸龍是一個重要的存在;長頸族人認為世間的萬物之父就是長頸龍,自己族人的生命以及安定生活的一切物質(zhì)條件都是長頸龍這種神圣的生物創(chuàng)造的;所以,女性追求那種長脖子的美感也就是源自于在這個族群內(nèi)部,對長頸龍的神圣崇拜,所以在外貌上追求著和這種神圣生物的某種相似,所以選擇了借助外力將自己的脖子變長。在長頸族部落里,脖子越長意味著這個女性越美,也就會有越多的優(yōu)秀追求者。所以,長頸族的女性就會不斷的在自己脖子上加銅圈,這種增加不僅僅是數(shù)量,同時也是重量,因為只有達到一定的重量才能夠?qū)绨虍a(chǎn)生作用力,造成脖子長的視覺效果。另一種看法認為,在很久以前,長頸族的居民惹怒了神靈,于是神靈為了懲罰他們,就派來一頭老虎,專門咬斷女人的脖子并把她們吃掉,讓長頸族人喪失繁衍的可能;長頸族人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就要求所有女性都必須戴上銅圈來防止老虎的襲擊,從而使得長頸族能夠得以延續(xù)。
二、原始崇拜對銅圈套頸文化的影響
原始人認為這些自然存在表現(xiàn)出生命、情感和靈性這些人才具有的特點,并且還有這人所不具備的奇特能力。長頸族崇拜的長頸龍,很有可能就是一種被超自然化理解的生物,它可能是當時在長頸族人生活地區(qū)危害最大的一種生物,人們無法制服它,所以只能通過崇拜和祭祀來換取風調(diào)雨順的生活;另一種可能就是,長頸龍這種生物,是長頸族想象出來的造世主,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世界,并且守護著他們世世代代得以繁衍生息;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衍生出對長頸的追求;這就好比很多信佛之人覺得耳垂大、肥是有福之意,這就來自于佛教文化中那些慈眉善目的菩薩大都有一個大且圓潤的耳垂,人們因為信仰和崇拜,從來覺得耳垂大且圓潤是福氣的象征。這和長頸族人追求長長的脖子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長頸族人也是由于對于長頸龍這種神奇生物的崇拜,才不斷的在自己身上發(fā)掘甚至創(chuàng)造出和其相似的特點來。
上面還提到,“神靈派老虎懲罰長頸族”這一說法,其實也反映了當時長頸族的原始崇拜。也許在當時,長頸族面臨著猛獸的襲擊,但是他們無法理解這一現(xiàn)象,甚至也沒有能力反抗那些猛獸,所以將這種對自然和自然生物的恐懼,轉(zhuǎn)化成一種原始崇拜。并且很多少數(shù)民族都認為金屬可以辟邪消災(zāi),同時銅器也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金屬之一,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長頸族會選擇銅圈套頸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所以這種銅圈套頸的文化,其實就是在原始崇拜的影響下,衍生出來的一部分。
三、結(jié)語長頸族對于修長的脖頸的追求,就是源于他們的某種崇拜,所以產(chǎn)生了這樣一種獨特的文化;然而,長頸族用銅圈套頸的這個風俗,由于對女性的身體會造成巨大的傷害,已經(jīng)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禁止,所以現(xiàn)在存在的佩戴銅圈的長頸族已經(jīng)是最后一代,今后已經(jīng)不會再有這樣的傳統(tǒng)。這個做法,對于長頸族而言有利有弊,一方面,長頸族女性不用再遭受痛苦的加環(huán)儀式,承擔不必要的痛苦,但是另一方面,這個傳統(tǒng)習俗的廢除,也意味著這項文化的傳承到此結(jié)束,成為歷史,這對于一個民族的文化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后果。對于長頸族銅圈套脖文化的研究,只能將其置于一個不斷發(fā)展、不斷變化地大背景下,這樣才能才能用發(fā)展的眼光,更加客觀更加全面的了解它,同時也才能對長頸族銅圈套脖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的脈絡(luò)有一個更為清晰地掌握,以及對其作出更為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