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新花
摘要:采用讀賞式教學方法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他們的想象能力,增強他們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他們的表達交際能力。
關鍵詞:小學中段語文;讀賞式教學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最為重要的渠道,閱讀能力是語文重點培養(yǎng)的核心能力,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要想真正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習效果,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思維模式、興趣愛好實施實施有效教學。閱讀教學實踐中,師生都有這樣的切身體會,小學生喜歡語文課文,樂意輕松愉悅地閱讀文章,但是學生感到收獲很小,老師感到效果不佳。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把握語文教學的方向,沒有突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無法保持并不斷強化他們的閱讀興趣,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采用讀賞式教學方法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他們的想象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升。
一、注重學生興趣培養(yǎng),提升語文學習熱情
小學中段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對閱讀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喜歡課文中精彩的故事,樂意在閱讀中更好地感知富有童趣的文章。小學語文課文都是教育專家精心選編的課文,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情感性和教育意義,教師加以引導和點撥,帶領學生深入感知,仔細體會,能夠感知更多的妙趣,能夠進入一個充滿情趣的童話世界,讓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學會欣賞,獲得體驗,打開想象的翅膀,在自己通過閱讀重新創(chuàng)造的藝術境界里感知故事,與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和童話中的角色交流,在充滿奇幻的世界里享受閱讀的美好,感知賞析的快樂,不斷強化他們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和思維品質。
例如,閱讀一篇文題為《一路花香》的文章,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幾個有趣的問題,讓學生能夠結合教師的問題理解內容,又不完全局限于文章內容,能夠形成自己的獨特感悟,最終能夠讓學生感知理解“無論是好水罐還是破水罐,都有其價值。鼓勵學生根據之間的理解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相互討論,聯(lián)系自己的的生活和對社會、人生的看法,既能夠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又能夠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和熱情。
二、創(chuàng)設良好地方課堂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和理解
進入小學中段以后,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對自然、生活和社會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認識,也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和語言能力。此時的小學生好奇心非常強,他們對這個自然界充滿的好奇,對很多的未知東西有著迫切了解的欲望;對各種生活現(xiàn)象開始敏感起來,他們非常希望找到合理的解釋;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已經成為他們課下議論的話題,他們開始結合自己的體驗和認識表達自己的看法。小學生的想象能力漸漸增強,探索欲望不斷提升,思考問題開始由直線思維慢慢趨向以直線為主、向發(fā)散型拓展變化,具有一定的思考問題意識和能力。采用讀賞式教學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能夠很好地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品質,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識,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例如,閱讀《觸摸春天》的文章,可以先組織一次春游,如果條件不足,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有關春天的畫面或者視頻,先把學生帶進這樣的情境中來,調動學生已有的體驗和情感,再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學生在閱讀中更多地融入個人的感受和感悟,在具體的情境中獲深刻的體悟,能夠真正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學生在讀賞式閱讀中既能夠獲得感染,又能夠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借助問題導入法引導閱讀,強化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小學中段的學生已經具有基本的思考能力,他們的自我意識和增強,喜歡探究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具有較強的探究欲望和探索意愿,喜歡思考一些比較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問題教學法是促進學生思考、打開學生思路、鍛煉學生思維品質的最好方法,也是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興趣、加深閱讀理解的重要方式。很多的學生對文中的閱讀淺嘗輒止,關鍵原因是沒有問題的引導,無法深入課文;不少學生獲取知識和提升能力不明顯,主要原因是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讀賞式教學運用問題法,并在閱讀賞析中加以引導,能夠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提高閱讀效率。
例如,閱讀一篇名為《維生素C的故事》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先將故事內容概括一下,幫助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感知文章內容。學生依照教師的思路點撥自主閱讀,能夠快速把握文章的結構脈絡,防止閱讀偏離主題,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根據教師的引導和思路點撥,能夠幫助學生學會感知問題, 分析問題,提高他們的感悟能力。閱讀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文中維生素C的故事,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感悟,如果學生的思路較為分散,可以根據維生素的功能列舉一個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分析,讓學生表述有思想、有思路,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又能夠進一步強化對文章的理解,提高閱讀鑒賞和表達能力。
四、實施多元課堂評價,做好教學結果分析
教學評價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對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效果的全面分析。對學生的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多元化分析評價,既要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又要做到評價標準的多元化。鼓勵學生積極自我評價, 引導學生相互評價,并根據學生表現(xiàn)做好總結性分析評價,以此更好指導學生的閱讀,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不斷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也為教師進一步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做好準備。學生評價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標準和要求,引導學生自我反思,也讓學生能夠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的基礎和發(fā)展層次,實施多元評價,在指出學生存在缺點和不足的同時,更多的是對學生的引導和鼓勵,發(fā)現(xiàn)他們的有點和長處,強化他們的閱讀興趣和賞析能力,讓學生能夠在閱讀教學中看到自己的價值,找到更多的自信,不斷點燃他們閱讀的熱情,營造相互學習的氛圍,以此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整體進步。
總之,小學語文中段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能夠會讀文、習字、講故事,更應該以此為媒介,開展素質教育,不斷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讀賞式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增強他們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他們的表達交際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