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 要:影片《七月與安生》該片根據作家慶山(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改編,影片用深情的筆觸細膩地描繪了青春這幅美好的畫卷,畫中的每一處仿佛都是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一幀幀的剪影,直接觸動著每一位觀眾的內心深處。在影片中,導演用清新略帶懷舊的鏡頭語言塑造了一個個飽滿而又鮮明的人物形象,用肆意和絢爛的風格,最真實和真誠的態(tài)度,講述了青春、愛情、友情和宿命。
關鍵詞:友情;愛情;逃避;快樂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7-0121-01
近期,我從近乎干癟的時間海綿中擠出來兩小時看了一場電影——《七月與安生》。我一個人專注的看完,旁若無人的笑著,肆意的哭著,入戲太深,仿佛經歷了另一種人生。
影片講述“七月”和“安生”兩個女孩從開始相識相知、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 13歲在中學校園偶遇開始的純純友情,18歲愛上同一個男生開始的矛盾愛情。其實我不喜歡好朋友愛上同一人的故事設定,不過,影片里兩個相親相愛的女生和看起來多余的男主角,并不算太討厭,幾個演員的表演也很真誠用心,整個調子清新自然但不膚淺,人物刻畫鮮活有張力,放得開也收得住,有引人深思的充分內涵,總之還蠻喜歡的。
七月與安生,一個始終壓抑著內心的叛逆,表現的乖巧文靜安分,成為世人喜歡的樣子,卻活得平淡又迷茫;一個拼命掩飾著內心的脆弱與自卑,故意任性熾熱張揚,想要得到關注和愛,卻活得無奈又凄涼。蘇家明,帥氣陽光的笑容惹人愛,面對溫潤如玉的七月和熾熱如火的安生,他內心歡喜又困惑,優(yōu)柔寡斷最終也沒有做出一個堅定的抉擇。倒是兩個女生之間的友情,深刻又綿長。這感情,絕非瞬間爆發(fā)的荷爾蒙作祟,那是關乎心靈的相互吸引使然。女生之間的義氣,也絕非血氣方剛的一時沖動,那是深刻思考后的理性選擇。想起了曾經在網絡看到的一段話:“父母再好,終究有時代距離;老公再好,終究有思維的區(qū)別。只有那個女人可能懂你的一切。有時候,愛情不如和她一起喝杯咖啡有趣?!睂Υ擞^點我深以為然。
故事中還有一個放浪不羈的搖滾少年,追求安生,他吶喊著要在27歲死去,而這“萬般豪情”卻被安生淡淡的一句“他才不敢去死呢”打擊的傾墜下來碎了一地。嘿,青春里那些個因才華而被更多關注的另類少年,大抵是相似的神秘又頹廢。三個人的愛情,總有一個要退出,安生因與家明互明心意無法面對七月,無奈出逃,她的理由就是去找搖滾少年。從此她便開始了浮萍一般孤苦無依的生活。
還在家鄉(xiāng)的七月和家明,看起來平靜的表象下卻暗潮洶涌。安生的每一封信,都有一句“問候家明”。關于愛與不愛以及愛誰更多的糾葛,像是長在兩個女生心里的刺。多年后,安生回來,七月看到坐在樓梯上落魄的安生,兩個女生擁抱在一起,百感交集。后來,無論她們如何用力愛用力恨,既無法割舍,也不能清楚明白的找到對方和自己,一切仿佛是個迷宮,三個人都在一廂情愿的辛苦維持著關系,卻再也回不到從前的樣子。
村上春樹說,“如果這世界是巨大的馬賽克,我們只不過是其中一塊微小的彩片。”每一個少女終將走進成人的世界。長大后,我們才算進入真實的人世間,少女時代關于未來的想象與憧憬,一個個破碎,成長的過程不可預料,我們回不去曾經的青蔥歲月,也到不了預想的幸福站點,這樣熟悉又陌生的你我,還能互相接受嗎?七月說,她厭倦了做溫室里的小花,一切按部就班枯燥無趣,一眼就望到一生,她想像安生那樣生動的活著,而她認為平淡無奇的安穩(wěn)何嘗不是漂泊的安生所向往的呢!
你的人生,我想為你再過一遍。影片的三種結局,都不圓滿。
安生嫁人過上柴米油鹽的平淡日子,七月沒有出現在與家明的婚禮上,她背上行囊開始流浪。
七月生下了與家明的孩子,安生陪著孩子長大,讓七月放下一切去過自由的生活。
七月在生產后大出血,最終搶救無效離開了人世,這一年她27歲。從此安生帶著七月的孩子,她變得成熟世故堅強,心里永遠記著七月……
世界并不美好,不圓滿的才是真實的人生啊。曾經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少女,而當你初嘗人間的煙火,就應成長強大起來,因為,這煙火可能嗆人,卻遠不及看不見的硝煙可怕。那純真的少女心,留給自己就好。
看完電影我腦海里靈感迸發(fā),有千言萬語在跳躍,無奈沒有時間靜靜的寫下來。這個年紀的記憶力時好時壞,已經要依靠手機備忘錄和小本子來記住很多事情了,而那無征兆沒來由的叫做“靈感”的東西,它古怪又任性,倘若不能及時捕捉做成標本留存下來,它便頃刻間消失殆盡。忙碌是個充分的理由,而惰性才是問題所在。和閨蜜說,每天像個陀螺一樣不停轉,她說這就是成人的世界啊。如何在這不停轉的日子里保持清醒,取悅自己,這需要勇氣和毅力。
人活著,總要留下些什么,如果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留下些什么,那應該是很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