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槍槍
雄獅漫漫回家路
文/方槍槍
06.22
國內上映
導演:加斯·戴維斯
主演:戴夫·帕特爾、魯妮·瑪拉、妮可·基德曼
類型:劇情
故事:五歲時薩羅在印度的火車上不小心與家人走散,他在加爾各答的街頭流浪了幾個星期,之后被送進一所孤兒院,并被澳大利亞的一對夫婦收養(yǎng)。25年后,他開始憑借隱約的記憶去尋找過去的家。
從劇情上來看,電影《雄獅》就像是另一個版本的《親愛的》。不過與《親愛的》著重刻畫丟失孩子的父母為找尋孩子而歷經千辛萬苦所不同,《雄獅》的故事則調轉了故事的主人公,用孩子找尋親人和故鄉(xiāng)的視角來講述一個漫長的回家故事:因為一次意外,五歲的薩羅和自己的親人走散,他輾轉千里來到異國他鄉(xiāng),隨后融入新的環(huán)境,開始成長,但無論在什么時候,他最想要的還是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于是,在那么一天的早上,長大后的薩羅收拾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
作為一部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而來的電影,《雄獅》也因此能帶給觀眾以震撼。同時這個平凡的故事之所以可以打動觀眾,本質上是因為電影本身其實一直叩問著人們由來已久的困惑—我是誰?我從哪里來?人們或許沒有察覺和發(fā)現(xiàn),但答案卻總是這樣。因為感同身受,所以會被電影所感動。追根究底,這還是一個關于“尋找”的故事,關于自我與內心的一種平靜。
電影從一開始就為觀眾埋下了伏筆,這個走失的薩羅未來將面對怎樣的命運?于是,人們時刻為電影的主人公捏著一把汗?!缎郦{》里著重刻畫的是被人收養(yǎng)的薩羅茁壯成長與薩羅找回故鄉(xiāng)兩個部分。電影也正是在這兩個方面下足了工夫,薩羅被好心家庭收養(yǎng),成長一帆風順,在觀眾看來,曾經的走失似乎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幸運事件,可卻不知道這正是導演精心安排的結果。只有與觀眾所想不同,才能營造出戲劇般的反差效果,也正因為有這種對比,才會給人以更為深刻的印象。
另一層面而言,一個好的劇本離不開演員的精心演繹,演員的精彩表演更多時候對電影而言是如虎添翼。這對《雄獅》而言尤為如此,在電影中,主演戴夫·帕特爾和妮可·基德曼都貢獻出了屬于各自的卓越演技。
戴夫·帕特爾將長大后的薩羅在面對養(yǎng)父母的恩情與追尋內心渴望的沖突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有著對養(yǎng)父母的愛,同樣也有著對故土和親生母親的追尋。妮可·基德曼也是如此,她將一個養(yǎng)母對孩子那種深沉又敢于放手的愛于舉手投足之間演繹得十分到位。整部電影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得到了人們的一致認可,“電影是如此的感人和真摯,沒有虛偽的情感或人為操縱的痕跡”。
這部電影之所以取名《雄獅》,也許是因為在找尋千萬里歸家的路途上,對于一個少小離家多年后的年輕男子而言,需要的恰恰是那種如雄獅一般執(zhí)著的信念,我們也因此相信,薩羅終會在那一刻和自己分別多年的親生母親相遇,并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