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飛
時光飛逝,轉眼又到了秋天。這個偏遠的小鄉(xiāng)村也失去了昔日鮮艷的色彩。一個個起伏的山頭都披上了深灰色的“風衣”,好一派凄涼的景象。
一日,心情郁結。尋三五個同事去爬山。說是登高望遠,實則是要釋放心底壓抑的情緒。我們沿著崎嶇蜿蜒的山路疾步攀登,一路上秋風蕭索,枯草蔓延。仔細想想,來這個小鄉(xiāng)村工作兩年有余,這卻是我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走近它,走進大山?;蛟S,是我從來沒有想要融入其中的緣故吧!工作伊始,我心里就對它產生了抵觸情緒。我嫌棄它的路途遙遠,鄙視它的冷清蕭索,憎惡它的落后愚昧。更妄自菲薄地以我是一個城里人自詡,從不去理會它色彩斑斕的春夏秋冬。
山風刺骨。才是初秋,那股如刀刃在臉頰上游走的感覺卻是那么深邃。我曾不顧一切地想逃離這里。一次又一次的掙扎,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慢慢的意志消沉、萬念俱灰。越是想離開,越難離開。這似乎就是命運弄人。索性,不去理會它。
在千絲萬縷的思緒中,山頂已在眼前。一層層錯落有致的梯田盡收眼底,一株株挺拔的果樹苗隨風起舞。遠山,一排排色彩鮮紅的抽油機正在緊張運轉著,耳邊隱約傳來一陣陣的轟鳴聲。在那群山的盡頭,瓦藍瓦藍的天空明凈高遠。
站在高山之巔,鳥瞰整個鄉(xiāng)村。白亮干凈的街道,安靜整齊的房屋。還有那縷縷婀娜的炊煙,緩緩向天際飄散,一副安逸祥和的村莊景象,仿佛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只是,我從未這么用心的去欣賞它、感受它。
在這里工作兩年間的點點滴滴,像放電影似的在我腦海一一掠過。從當初那個懵懂單純、沒心沒肺的大女孩到如今認真負責、兢兢業(yè)業(yè)的鄉(xiāng)村教師,在每日瑣碎、繁雜的教學工作中,我的成長隨處可見。
還記得第一次講公開課時的忐忑緊張,第一次當班主任時的彷徨不安,第一次主持六一節(jié)目時的驚慌失措……如今的我,已然不再是那個青澀稚嫩的新老師,我的眉宇間早已寫滿了從容、淡定。
此時此刻,我想要感謝這個被我鄙棄的小鄉(xiāng)村,她就像我那慈祥敦厚的母親,包容著我所有的任性和孩子氣,讓我不斷地成長、不斷地進步,讓我越發(fā)的喜愛這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的工作。
作家冰心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鮮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哀。
教育對于這個相對閉塞的小鄉(xiāng)村來說,意義更加重大。大多數(shù)的家長終日忙于生計,各種農活干完了還要去附近的鎮(zhèn)子上攬工賺錢貼補家用。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沒有念過書,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教育他們的孩子,這份沉甸甸的責任順其自然就落到了我們這些教師的肩上,教育的價值在這里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堅信,只有教育才可以讓孩子們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教師在我眼里就好比花匠,播撒下一顆顆種子,用心去栽培,直至四野開滿絢爛的鮮花。我日漸深刻的認識到,我正從事的是一份充滿希望的工作,惟有更加勤奮、更加努力,才無愧“教師”這一神圣的稱號
低頭,瞥見一朵淡紫色的小野花在蕭瑟的秋風中恣意綻放著。那份堅毅與果敢,讓我不禁熱淚盈眶。曾讀過這樣的句子: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似乎說的就是這朵倔強的小野花。
今天的我,依舊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兒教師,與千千萬萬的教育工作者一樣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愛和責任去譜寫著新時期基層教師的新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