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
動物沒有和人溝通的語言,但是它們有時會有和人息息相通的心靈,它們和你的友誼,一經結成,永生不變;一旦離別,永遠思念。
我們在人間關系中,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感動,但是有時動物,這個與我們處于不同層次的生命,會使我們更加感動,讓我們終生難忘。
我們把最真實的感情叫做“純情”,然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總有各種利害與齟齬糾纏其中,而往往動物對人的感情,有時卻真的是一往情深的“純情”,沒有語言去表達,也不需要語言,“此處無聲勝有聲”。
記得我10來歲的時候,父親被下放到農村,我們一家就要離開長春市了。當時我家里有一只貓,而乘火車時是不準帶動物的,因此只好把這只貓寄養(yǎng)在鄰居家里,托這家與姐姐要好的小姑娘喂養(yǎng)。
在那以后姐姐和她那位朋友通信,每次都會提到那只貓,充滿了懷念和傷感,但是有一個階段,對方在來信時卻不再提那只貓了,姐姐不由得有些擔心,不斷地問起那只貓。最后那位小姑娘瞞不住了,在信中給我們講了有關這只貓的悲哀的事情。
自從我們搬走以后,那只貓不肯在小姑娘家里停留,總到我家原來住房那里,蹲在窗臺上等著有人給它開窗進屋。
以往它都是這樣的,不論是白天還是夜里,它回來時就會蹲在窗前叫,家里人給它打開窗戶,它會躍起輕盈的身體跳進屋來,吃飽了后找一個最溫暖的地方睡去。
但是那扇總是向它打開的溫暖的窗,卻緊緊地閉著,無論它怎樣召喚,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那扇小窗戶不再打開了。
有一次,它等了很久,也叫了很久,那扇窗終于打開了,它是怎樣的驚喜?當它越身而上的時候,一把撣子狠狠地抽在了它的頭上——新的住戶十分厭惡它的叫聲。
它從窗臺上被抽到了地上,但是它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這扇溫暖的窗戶為什么會突然向它關閉,為什么會把它拒之窗外,還遭到一陣毒打。
它又不屈不撓地去叫了幾回,每次都遭到抽打,姐姐的朋友會流著眼淚把它抱回自己家。
它似乎是徹底地失望了,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它終于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中,再也沒有回來。
我看到這封信后潸然淚下,我們一家雖然到了農村,但是又有了雖簡陋但也還溫暖的家,我們也養(yǎng)了一只新的貓——和它一樣,黑背白肚皮,在我?guī)缀跬浰臅r候,它卻消失在風雪中。它也許在尋找我們,尋找唯一的家。我們有了新的家,新的貓,但是它卻只認同那個溫暖過它的家,熱愛過它的人們,那是唯一的,不可代替,不能轉移的,即使它已經找不到這個家了,但是這個家卻永遠在它心中。它尋找著,呼喚著,雪地上留下一串失望而寂寞的腳印……
在日本,我也經常聽說動物與人的感動物語。
我曾在電視里看到這樣一段故事:一對老夫婦,沒有兒女,只養(yǎng)了一條黑色的小狗和他們相依為命。后來老夫逝世了,老婦人經過一段痛苦的思念漸漸開始適應了孤獨的生活,而他們的那條小黑狗,似乎擔心老婦人寂寞,整天與她形影不離,但是令老婦人不解的是,小黑狗每天都有一個“日課”,那就是要單獨出去一次,過一兩個小時之后再回來。
她不知道它去哪里?去干什么?為了解開這個謎,有一天,她悄悄地跟在了小黑狗的后面,她驚愕地發(fā)現(xiàn),原來小黑狗每天都要去離她家不遠的廟里,那里有它死去的主人、老婦人丈夫的墳墓。它每天都要來到這里,和死去的主人相伴一會兒,它不會說任何思念的話語,但它卻令人難以相信地知道那冰冷的墳墓里是曾經對它慈愛無比的主人,它也許比人更了解靈魂的寂寞,比人更能用沉默與思念與主人對話。它不能為死去的主人做什么事情,只希望在這默默的凝視中給主人一份它力所能及的安慰與報答,他們的對話你聽不見,但是每天都在進行,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生死。
據(jù)2014年8月21日日本媒體報道,日本福岡縣一名少年3年前被醉酒駕駛司機撞死,他的忠心柴犬小雪至今仍在靈前守候,好像在等小主人回家。
柴犬小雪今年8歲,由小主人山本寬大一手帶大。山本寬經常把它放在單車籃內一起兜風,小雪長大后經常陪小主人一起散步,感情深篤,而山本于2011年2月與同學雙雙被撞死。
自小主人離世后,小雪總是在家中佛壇前,守候著山本寬的遺照不肯走開,他似乎難以相信,友情會像相片一樣單?。粸榱艘宦曧懥恋暮魡?,它苦苦等待數(shù)年。它似乎相信,真誠的沉默,是一種語言,連接著重逢與思念。后來山本寬媽媽看小雪總是不肯離開,就在山本寬的遺照下面放了一個坐墊,供小雪日夜守護在遺照前。
動物沒有和人溝通的語言,但是它們有時會有和人息息相通的心靈,它們和你的友誼,一經結成,永生不變;一旦離別,永遠思念。
小動物也是寬容的,它們往往不會記住主人曾經對它們發(fā)怒,甚至痛打過它們,它們永遠熱愛著你寬恕著你。
有人認為,從小和小動物一起長大的孩子們,大都懂得寬容,這往往是從小動物那里學到的。發(fā)怒的孩子們有時會打小動物,但是小動物一般不會去報復,它們會怕你,但是不會怨你和恨你,仍然會愛你。
美國頒發(fā)的養(yǎng)狗證上,寫著幾句話,也許說出了他們的心聲:“請好好對我,因為世界上最珍惜最需要你的愛心的是我,別生氣太久,也別把我關起來,因為,你有你的生活,你的朋友,你的工作和娛樂,而我,只有你?!薄罢垊e打我,記住,我有反抗的牙齒,但我不會咬你?!?/p>
在東京繁華熱鬧的澀谷JR電車站前,忠犬“哈奇公”(音譯)的銅像是非常著名的,那是一只樣子憨厚可愛的日本秋田犬,它于1923年生于日本秋田縣大館市,生后50天,送給當時的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教授上野英三郎博士。上野教授非常喜歡它,給它起名叫“哈奇”,哈奇也很喜歡上野教授。大了一點后,它每天都去當時上野教授通勤所利用的駒場車站外面等著上野教授下班。上野教授長期出差后常從澀谷車站回來,回來時會發(fā)現(xiàn)哈奇蹲在車站的外面等他,上野教授不由得喜出望外。
在領養(yǎng)哈奇一年半以后的1925年5月21日,上野教授突然在學校里去世。由于上野教授再也不回家了,哈奇以為他又出差了,于是每天到澀谷車站去等他,這一等就是十年,送走了多少朝霧晚霞,冷雨飛雪,落櫻黃葉,它從來沒有間斷過,懷著深情與思念,焦灼地在站口噴吐出的人群中尋找著、盼望著主人那溫暖的身影出現(xiàn),它堅信,一經相伴,一定會廝守終生,怎會一去不歸?然而十年過去了,每天都是日落云黑,燈暗人空,它的孤影默默地溶入黑色的夜幕中。
它的故事感動了周圍的日本人,人們捐款,于1934年在東京澀谷電車站前為它塑造了一座銅像,據(jù)說哈奇也參加了揭幕式,但那是一座它孤獨地等待主人歸來的銅像,而哈奇在約一年后的1935年3月8日去世。
2015年3月8日,在哈奇逝世80周年的日子里,在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部校園里,一座“哈奇公和上野博士銅像”的揭幕式隆重舉行,塑像表現(xiàn)的是哈奇在長久的等待后,終于迎來了歸來的上野博士,它悲喜交集地撲在上野博士的懷里。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重逢,是在物欲幾乎把真情磨損得喪失殆盡的今天的一次令人潸然淚下的重逢,人們和哈奇一起,等待了近百年。這種真情,也許在人間找不到,但卻令我們撫今憶昔,欲說還休,自慚形穢,永遠感動。
談倩摘自“騰訊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