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維興
提起攤煎餅,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北宋年間,開國皇帝趙匡胤與大將鄭子明起兵打仗來到山東泰安地區(qū)一個叫挑家埠東的地方,軍糧告急,于是趙匡胤命令鄭子明下鄉(xiāng)討要軍糧,正遇一們老媽手捧煎餅前來送交,軍爺見后不知何物,便向前討教,老媽說,這是新娶的新媳婦新攤的煎餅,也是我們這招待客人的食物,可以直接食用。于是大將鄭子明把煎餅奉獻給了趙匡胤,趙匡胤食用后連連稱好。后來趙匡胤做了皇帝泰安地區(qū)一帶的煎餅食品曾興盛至極,如今這種食品已出口東南亞各國而且山東各地已形成風氣,凡是沒出嫁的姑娘都必須學會攤煎餅,還要比賽看誰家的姑娘煎餅攤得薄,攤得圓,不會攤煎餅的姑娘沒人娶,從此流傳至今。
如今,煎餅作為一種美食盛行起來。在餐桌上,經常也能看到用煎餅來改善生活的情景。攤好煎餅,放上大蔥、香菜,拌好大醬,卷好入口,在家里就能感受到野餐的味道。去年夏天在食品攤前閑逛,看到朋友的愛人領著孩子爭先恐后地搶著買煎餅,邊走邊品嘗,十分愜意??粗@其樂融融的幸福場景,我的眼睛潮濕了,勾起了50年前的往事,那段苦澀的記憶深刻在我的腦海里,讓我不能忘記。
那是在一九六零年的秋天,莊稼還沒有成熟,新的糧食還沒有下來,但家中糧食已經吃光了,在這青黃不接的季節(jié)里,我接到了山東機械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正沉浸在無比高興之中,我正和伙伴們談論著去濟南市上學的事兒,心中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忽然,發(fā)現(xiàn)媽媽一個人躲在角落里掉眼淚,我徑直走到媽媽跟前,悄悄的對媽媽說:“媽媽您不是天天盼著我考上學嗎?怎么通知書來了您又不高興了呢?”媽擦了一下眼淚說:“孩子,你考上學我很高興,媽現(xiàn)在想的是你明天去濟南上學路上吃什么?,F(xiàn)在家里一粒糧食也沒有,怎么辦?”我聽了媽媽的話也愣住了,啥也沒說,頓時剛才興奮的心情一下子就低落了。
這一天顯得格外漫長,眼看著天就快黑了,媽媽在院子里轉來轉去,實在沒辦法,媽只好跑到后院嬸娘家借來了一碗玉米粒,大約一斤多糧食,媽媽把借來的一斤玉米用水泡在一個水盆里,到了晚上八九點鐘,媽媽把泡好的玉米放在磨上,磨成玉米糊糊。媽媽看了又看磨出的玉米糊糊,覺得實在太少了,怕我在路上不夠吃,左想右想也沒有想出什么好辦法,忽然媽媽發(fā)現(xiàn)墻上有曬干的兩串胡蘿卜苗,就像發(fā)現(xiàn)了救命草一樣,她想把這些胡蘿卜苗碾成碎沫摻到玉米糊里能多攤幾張煎餅,于是媽媽真的把這幾串曬干的胡蘿卜苗在碾上把它碾成細面,摻到玉米糊糊里,準備用鏊子把它攤成煎餅。
用鏊子攤煎餅是項很費事的活,也是很辛苦的事。
鏊子是用鑄鐵制成的,它圓圓的面,中間略帶凸,很平滑,下面有三條角。攤煎餅時在鏊子下方點燃柴火,慢慢地燒,燒得很均勻,上面澆上磨成的玉米糊或高粱或面粉的各種糊糊,用木耙或木皮子均勻的攤開,反復的用耙子或皮子耙?guī)妆?,不一會兒一張張又薄又脆的煎餅就烙成了。媽媽在鏊子上攤了六張綠色煎餅,媽媽把六張煎餅包好,顫抖著雙手送到我的手上,千叮嚀,萬囑咐地說:“孩子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過上好日子”。我雙手接過煎餅,帶著媽媽的囑托,踏上了去濟南求學的路。
時光已經過去五十年了,我也成了古稀之人,但這段心酸的往事,一直留在心里,每每想起潸然淚下。
在時尚的今天,認為綠色是講究營養(yǎng),可是在那個年代,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大家吃樹皮、吃樹葉、吃草根都是很平常的事。如今我們的日子好過了,天天白面大米,講時尚,講營養(yǎng),在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候,是否可以想起煎餅往事這樣心酸的記憶,讓我們懂得感恩,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