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盧昊
日本是地震等自然災害多發(fā)國,面向國民的防災教育在全世界也獨樹一幟。在日本全國各地,有很多由政府或民間機構運營的防災教育設施,包括讓人們真實感受地震,學習防災的“地震體驗館”。日本的“地震體驗館”甚至吸引了國際上的關注,成為旅游景點,很多外國游客會專門前往那里體驗日本式的“防災文化”。
日本共同社報道說,近期日本的一些防災設施在國際上“火了起來”,很多外國游客去日本旅行時,會專門去當?shù)氐摹暗卣痼w驗館”游玩一下。韓國、澳大利亞、東盟國家的一些學校和市民團體在組織人到日本修學、參觀時,也將訪問“地震體驗館”作為一項重要安排。如東京消防廳運營的池袋防災館,位于東京都池袋車站附近,館內設有地震模擬裝置,可讓人感受到相當于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級別的地震環(huán)境。該館現(xiàn)在每年訪問量超過7萬人次,其中外國人大約2萬人次,館方坦承“從未對國外做過宣傳”,因此看到如此多的外國游客前來“感到非常驚訝”。日本政府則表示,地震體驗館在國外受到歡迎“體現(xiàn)了日本防災文化的魅力”,并計劃加大力度,進行海外宣傳,將其作為擴大日本國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如何在防災體驗館進行防災教育?日本人的基本原則是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學防災”。記者曾訪問位于東京都千代田區(qū)的東京消防廳總部防災館,這里是日本大型防災體驗館之一。在這里,每天上午9時到下午5時被劃分為6個時間段,每個時間段組織一次“防災游”,由解說員引導游客在館內進行各種體驗活動,游客可根據(jù)自己情況預約參加。一般的“防災游”中,游客們先被安排到觀影廳觀看關于地震、海嘯時避難的3D影片,然后前往專門的煙霧室,體驗火災情況下的逃生環(huán)境,再然后,游客進入一個布置成廚房的地震體驗室里,體驗地震的強烈晃動,聽解說員講解如何在地震中避難。在體驗過程中,游客們還可以獲得一張“修學卡”,每體驗一個設備,都可以刷卡記錄,最后在電腦上接受問答題考試,獲得分數(shù),得到“畢業(yè)證”??梢哉f,無論成年人還是孩子,在防災館里都能玩得很開心,同時在潛移默化中,讓防災成為“和吃飯睡覺一樣的日常事情”。
事實上,日本國內有特色的“地震體驗館”絕非只有這一家。從最北的北海道到最南的沖繩,日本全國共有140多個“防災中心”和“防災館”,這些地方除作為災害時的避難場所和救災物資儲備設施外,平時的重要功能就是教育。
僅東京消防廳就在東京都內設有總部防災館、立川防災館、池袋防災館、消防博物館等。東京很多區(qū)也設有自己的“防災中心”。這些防災體驗館作為公共設施,或由政府直接撥款運營,或由官方支持,地方民間組織運營,在主題方面相當有“地方特色”。比如沿海地區(qū)則以海嘯為主題,山區(qū)和地震帶則以地震、泥石流為主題,大城市則以綜合防災、火災和公共場所緊急事件為主題。防災體驗館除節(jié)假日外全天候面向民眾開放。如果想在防災體驗館組織團體參觀、進行防災教育活動,一般可以通過電話或在網(wǎng)上進行預約,很多防災體驗館在自己的主頁上公開并隨時更新預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