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婷
第一次教學
(課前已經(jīng)布置了預習,已解決生字詞障礙,能熟讀文章。)
一、導入
用IPAD查一查中國棗文化。關鍵詞:棗文化、紅棗習俗、紅棗與傳統(tǒng)習俗。限時2分鐘。
技術運用:查找、倒計時。
二、整體感知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簡述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2.“她” 和蕭乾是什么關系?
3.“她”為什么要托“我”帶棗核?
技術運用:IRIS-抽人。
三、品讀課文
1.朗讀最后一句,加點字在“沒有一個民族”上。
2.學生投票: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
(大多數(shù)同意,少部分不同意。)
技術運用:統(tǒng)計圖。
生:這句話太武斷了,我不同意,外國也有這樣依戀故土的例子。
師:從事實角度來說不客觀,從情感角度來說可以理解,就像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媽媽最漂亮。
3.朗讀最后一句,加點字點在“這么”上。
師:作者說的“這么”依戀是“怎么”依戀?能不能從文中找到具體的表現(xiàn)?
4.學生圈畫能夠具體表現(xiàn)出女同學依戀故土的詞句。
四、理解主旨
1.朗讀最后一句,重音放在“我們”上。
2.這里的“我們”是指誰?
生:包括海外華人在內(nèi)的所有的中國人。
3.朗讀余光中的《鄉(xiāng)愁》。
師:《鄉(xiāng)愁》表現(xiàn)詩人余光中對祖國戀戀不舍的一份情懷。
技術運用:配樂。
4.查資料:除了寫詩和種棗樹,中國海外游子們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寄托對故土的思念的?
技術運用:查資料。
五、完成作業(yè)
從女同學的角度重新改寫此文,字數(shù)200~300字。
本節(jié)課用了多次“查資料”的環(huán)節(jié),但實際效果不佳。以導入為例,為了讓學生明白“棗”是很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植物,筆者設計讓學生用IPAD查找“中國的棗文化”。但網(wǎng)上查找的范圍太廣了,2分鐘遠遠不夠。從查找結果來說,學生找的都是跟“做甜點”“煲湯”有關的內(nèi)容,完全偏離了筆者的初衷。從能力培養(yǎng)的層面來講,單純利用網(wǎng)絡查資料,在思維訓練上是缺乏深度的,學生只鍛煉了查資料的能力,但學生更需要鍛煉的是查完資料之后篩選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棗核》里有很多具體表現(xiàn)女同學依戀故土的句子和詞語,賞析這些詞句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但怎么找是個問題。第一次授課時,筆者采取了傳統(tǒng)的圈畫方式。但對初一的學生來說,圈畫過于簡單,課堂上運用圈畫不是一個能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教學活動。
品讀主旨時,筆者主要的抓手是《棗核》的最后一句話:“改了國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一樣依戀故土。”這句話表明了蕭乾的寫作意圖和主旨。在分析這句話時,可以從海外華人的角度分析,感受海外華人對祖國的依戀之情。因此,筆者設計讓學生查找海外華人依戀故土的例子,以此來喚起學生對中華民族的依戀。但在課后,筆者認為這樣的分析太表面了,而且單純查找資料也不能使學生的思維訓練提高。
認真地反思了教學,筆者做了修改,在另一個班級進行了第二次教學。
第二次教學
(課前已經(jīng)布置了預習,已解決生字詞障礙,能熟讀文章。)
一、導入
師:請1~2位學生朗讀課題。
生:棗核(hé)。
師:有沒有不同讀音?
(出示字典上“核”的兩種讀音 hé、hú。)
師:在北京人日??谡Z中,核是讀hú的。再請一位同學起來讀一讀課題。
生:棗核(hú)。
師:你為什么讀hú了?
生:因為我讀過文章,這篇文章中的女同學是北京人,她肯定讀棗核(hú)。
板書:鄉(xiāng)音寄托鄉(xiāng)思。
二、整體感知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簡述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2.“她”和蕭乾是什么關系?
3.“她”為什么要托我?guī)椇耍?/p>
小結:本文于80年代初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時值蕭乾訪美前夕,一位移民海外的女同學囑托蕭乾為她帶幾顆生棗核。蕭乾到了美國才發(fā)現(xiàn),原來女同學是想在自己的花園里種下這顆棗核。
技術運用:IRIS-抽人。
三、批注課文
師:身居海外數(shù)十年的她,居然想要在美國的花園里種下一顆來自北京的棗核,這里我們能讀出一種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棗核是她寄托思鄉(xiāng)之情的載體。現(xiàn)在請同學們散讀課文,圈畫文章還有哪些地方能夠具體表現(xiàn)女同學依戀故土,并寫一點批注。
(教師提供批注范例。)
1.小組分工,散讀課文,進行圈畫、批注。
2.小組內(nèi)部討論,選出一位批注得最優(yōu)秀的同學,用Hi-teach拍照并上傳這個同學的批注內(nèi)容。
3.根據(jù)學生感興趣的程度,依次對上傳之后的批注進行交流、討論;教師在學生批注之上再批注,及時給予反饋和評價。
生:“再三”——表現(xiàn)出女同學對棗核的重視程度。
生:“托在掌心”——托和拿不同,更加重視才會用托。
生:“開車到幾十里外”——說明女同學為了建造花園,不辭辛苦。
生:她在院子里種“柳”和“蓮花”,諧音“留戀”,說明她想家了。
師:她在院子里種下了柳樹、蓮花、棗樹……想在自己的家里保留一個北海公園,這是為什么?她想在美國找到家鄉(xiāng)的影子,想家了。無論你走多遠,故土總是在召喚你。對故土的依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生:我有疑問,在第六節(jié),這個女同學為什么要“不好意思”?
師:在第六節(jié),作者還什么都沒有說,她就“不好意思”了,為什么?這房子也是她自己的勞動所得,她沒有必要不好意思啊!要知道,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祖訓是“勤勞簡樸”,她的家卻這么豪華,所以她覺得不好意思了??梢姡m然改了國籍,骨子里還是保留著中華民族“質(zhì)樸”的特點。
技術運用:hi-teach拍照、上傳功能。
四、理解主旨
師:面對這個海外華人的家庭對生活表現(xiàn)出的情趣,作者蕭乾是怎么想的呢?齊讀最后一句話。
1.齊讀最后一句。
2.換一種句式,把最后一段的語義表達出來,用Hi-teach上傳到教師的電腦上。
生:只有中華民族像我們這么依戀故土。
生:還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樣依戀故土嗎?
……
技術運用:hi-teach“飛遞”功能。
3.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話?在IPAD上寫幾句自己的理解,用Hi-teach上傳到教師的電腦上。
師:蕭乾的這位女同學雖然從國籍上講是美國人,但她骨子里永遠是炎黃子孫。女同學從生活習慣上、從她內(nèi)心對傳統(tǒng)文化的追求上,還是保留著中華民族的東西。中華民族的大傳統(tǒng)就是依戀故土。春節(jié)的時候,春運再緊張人們都要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人如果死在外地叫“客死他鄉(xiāng)”,骨灰也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天底下所有炎黃子孫對文化之根的依戀,是深植于內(nèi)心的、融合在血液中的,永遠也不會忘掉的。這就是蕭乾想要借這句話表達的意思。
技術運用:hi-teach“飛遞”功能。
五、完成作業(yè)
從海外友人的角度重新改寫此文,字數(shù)不限。
對比和反思
兩次教學實施之后,筆者發(fā)現(xiàn)了不少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是要提供有思維價值的探究話題。
教師能否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設問決定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在課前,教師需要對自己的問題反復優(yōu)化,第一次教學中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讓學生查找資料,看似熱熱鬧鬧,但缺乏對學生的思維引導,無益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第二次教學的導入中,筆者設計讓學生判斷“棗核”的讀音。根據(jù)原有經(jīng)驗,學生本以為“肯定是書面語正確”,但在教師的啟發(fā)下,漸漸產(chǎn)生了懷疑。在得知北京人口語里,棗核的讀音是hú之后,學生立刻聯(lián)系到女同學也是北京人,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經(jīng)歷了“深信不疑”到“質(zhì)疑”再到“重新認識”的三個階段,最終結論是學生思考之后自己得出的結論,比教師直接口述效果要好得多。
二、利用拍照、上傳批注來層層推進學生思維
在預習課文時,筆者要求學生朗讀《棗核》,并寫下初讀感受。學生在感受中較多關注文章的內(nèi)容和情感,能夠讀出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寫“依戀故土”。但對于筆者希望他們關注的重點詞句,要么“視而不見”,要么“輕描淡寫”。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將求知與求學的欲望在孩子們身上激發(fā)起來。”《棗核》所在的單元正好在講“批注讀書法”,在《棗核》這堂課引入“批注”是完全可行的。因此,在第二次教學中,如何扣住學生自讀和批注交流,來體現(xiàn)思維訓練和語言實踐是筆者所關注的。這一環(huán)節(jié)需要信息的及時交流和反饋,而Hi-Teach系統(tǒng)交互性強的特點能很好地服務于此環(huán)節(jié)。
鑒于學生的思維起點是知道“女同學依戀故土”,這個問題最能引出學生的思考。第一次教學時,筆者讓學生圈畫,但圈畫這一活動僅僅是讓他們知道了“女同學確實是依戀故土的”,學生的思維并沒有推進一層。
在第二次授課時,筆者讓學生分組活動,選出1~2處能具體表現(xiàn)女同學思鄉(xiāng)的詞句,并進行批注。學生提出了種種有價值的觀點,比如有學生寫道:“她在院子里種‘柳和‘蓮花,諧音‘留戀,說明她想家了?!币灿袑W生提出了問題:“在第六節(jié),這個女同學為什么要‘不好意思?”這些細節(jié)是學生在預習中看不到的東西。
在寫完自己的批注后,小組內(nèi)還需要推選一名批注最佳的同學的批注進行上傳。學生通過Hi-teach的拍照上傳功能將批注上傳到了白板上。學生的批注有一些思維漏洞和詞不達意之處,筆者利用Hi-teach的白板手寫功能在學生批注上又做了批注。教師的第二次批注是十分有必要的,學生原本的思考在教師的幫助下被推進一層。這樣層層推進,就是在訓練學生的思維。在總結這一部分的時候,學生明白了“女同學雖然離開了中國,但精神追求和文化習慣并沒有改變”,從而加深了對“依戀故土”這句話的理解,學生的思維在批注和教師對批注的二次批注中得到了發(fā)展。
三、利用“飛遞”把握關鍵句,是思維從表層到深層的突破點
《棗核》的關鍵句就是最后一句??梢哉f,把握住了這句話也就真的理解了《棗核》。在課堂上,筆者先讓學生利用“飛遞”功能改寫這句話,以便充分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接著,又趁熱打鐵,讓學生寫一寫對這句話的理解,上傳到白板上。學生的理解往往從個人經(jīng)驗出發(fā),覺得這個女同學“很愛國”,這一觀點是表層的,因為學生并不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
這句話表面上寫的是這個女同學,但其實藏著一個獨特的人——作者。
蕭乾這篇文章寫于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中國百廢待興,中美剛剛建交,人才開始互通。中國希望漂泊海外的人才能夠回國看看,蕭乾出使美國,也許是帶著這一歷史使命,也許是敏感地感受到了這一點。在《蕭乾文集》中,蕭乾有一封信提到了《棗核》,他寫道:“關于那小文,實無可說,只不過為了表現(xiàn)海外華人思鄉(xiāng)而已?!敝劣谡Z文課上,只講“女同學依戀故土”這一點未免太淺了,這樣的分析是流于表面的。教師的作用就是幫學生指出那個站在散文背后的作者,觸發(fā)學生的深層思考。這樣的思考訓練才是有意義、有實效的思維訓練。
綜上所述,在課堂中合理地使用數(shù)字化技術,對于學生的思維訓練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而在具體操作上,一定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蘇霍姆林斯基說:“有經(jīng)驗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往往只是微微打開一個通往一望無際的科學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東西有意地留下不講?!笨鬃右舱f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边@樣做好像是減少了知識點,但實際上卻能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從而使學生逐步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
作者單位:上海市進才中學北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