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一直有一對手鐲,是軟軟的赤金色,一只套在我的手腕上,另一只套在一位親如同胞的異姓姐姐手腕上。
她是我乳娘的女兒阿月,和我同年同月生,她生于月半,我生于月底,所以她就取名阿月。周歲前后,這一對“雙胞胎”就被同一位慈母抱在懷中,揮舞著小拳頭,對踢著兩雙小胖腿,吮吸豐富的乳汁。因為母親沒有奶水,所以把我托付給三十里外鄉(xiāng)村的乳娘。一歲半以后,伯母堅持把我抱回來,于是我和母親被接到杭州,這一對“同胞姐妹”就此分了手。臨行時,母親把舅母送我的一對金手鐲取出來,一只套在阿月的手上,一只套在我的手上,母親說:“姐妹倆都長命百歲?!?/p>
到了杭州,大伯看我像黑炭團,塌鼻梁加上斗雞眼,問伯母是不是錯把乳娘的女兒抱回來了。伯母生氣地說:“她親娘隔半個月就去看她一次,怎么會錯?”母親解釋說:“小東西天天坐在泥地里吹風(fēng)曬太陽,怎么能不黑?斗雞眼嘛,一定是二人對坐著,白天看公雞打架,晚上看菜油燈花,把眼睛看斗了,阿月也是斗的呀。”說得大家都笑了。我漸漸長大,皮膚不那么黑了,眼睛也不斗了,伯母得意地說:“女大十八變,說不定將來還會變觀音面哩?!笨墒?,我仍常常被伯母和母親當(dāng)笑話談?wù)撝炕匾徽f起,我就吵著要回家鄉(xiāng)看姐姐阿月。
七歲時,母親帶我回家鄉(xiāng),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阿月,把我們兩個人誰是誰搞個清楚。乳娘一見我,眼淚撲簌簌直掉。我心里納悶:你為什么哭,難道我真是你的女兒嗎?我和阿月各自依在母親懷中,遠(yuǎn)遠(yuǎn)地對望著,彼此都完全不認(rèn)識了。我把她從頭看到腳,覺得她沒我穿得漂亮,皮膚比我黑,鼻子比我還扁,只是一雙眼睛比我的大,直瞪著我看。乳娘過來抱我,問我記不記得吃奶的事,還絮絮叨叨說了好多話,我都記不得了。那時我心里只有一個疑團,一定要直接跟阿月講。吃了雞蛋粉絲,兩個人不再那么陌生了,阿月拉著我到后門外的矮墻頭坐下來。她摸摸我的粗辮子說:“你的頭發(fā)好烏啊?!蔽乙裁?xì)細(xì)黃黃的辮子說:“你的辮子像泥鰍?!彼芰讼伦煺f:“我沒有生發(fā)油抹呀?!蔽疫B忙從口袋里摸出個小小的瓶子遞給她說:“給你,香水精?!彼龁枺骸笆悄^發(fā)的嗎?”我說:“頭發(fā)上、臉上、手上都可以抹,好香啊?!彼α?,她的門牙也掉了兩顆,跟我一樣。我頓時高興起來,拉著她的手說:“阿月,媽媽常說我們兩個被抱錯了,你是我,我是你。”她愣愣地說:“你說什么我不懂。”我說:“咱倆不像雙胞胎嗎?大媽和乳娘都搞不清楚誰是誰了,也許你應(yīng)當(dāng)?shù)轿壹胰??!彼袅撕冒胩?,忽然大聲地喊:“你胡說,你胡說,我不跟你玩了!”說完,她就掉頭飛奔而去,把我丟在后門外,我駭?shù)每蘖似饋怼D赣H跑來帶我進去,怪我做客人的怎么跟姐姐吵架,我愈想愈傷心,哭得抽抽噎噎說不出話來。乳娘也怪阿月,并說:“你看小春如今是官家小姐了,多斯文呀?!甭犓@么說,我心里好急,我不要做官家小姐,我只要跟阿月好。阿月鼓著腮,還是很生氣的樣子。母親把她和我都拉到懷里,捏捏阿月的胖手,她手上戴的是一只銀鐲子,我戴的是一對金手鐲。母親從我手上脫下一只,套在阿月的手上說:“你們是親姐妹,這對金手鐲,還是一人一只?!比槟镎f:“以前那只金手鐲,我收起來等她出嫁時給她戴。”乳娘從藍衫里掏了半天,掏出一個黑布包,打開取出一塊亮晃晃的銀圓,遞給我說:“小春,乳娘給你買糖吃。”我接在手心里——還是暖烘烘的——眼睛看著阿月,阿月忽然笑了。我好開心。兩個人手牽手出去玩,我再也不敢提“兩個人被抱錯”那句話了。
我在家待到十二歲才再去杭州,但和阿月卻不能時常在一起玩。一來因為路遠(yuǎn),二來她要幫媽媽種田、砍柴、挑水、喂豬,做好多好多的事,而我天天要背古文,不能自由自在地跑去找阿月玩。不過逢年過節(jié),不是她來就是我去。我們兩個肚子都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彼此互贈了好多禮物:她送我用花布包著樹枝的坑姑娘(鄉(xiāng)下女孩子自制的玩偶)、從小溪里撿來的均勻的鵝卵石、細(xì)竹枝編的戒指與項圈;我送她大英牌香煙盒、水鉆發(fā)夾、印花手帕;她教我用指甲花搗出汁來染指甲。兩個人難得在一起,真是有說不完的話??墒俏乙换氐胶贾荩舜司蛿嗔艘粜?。她不認(rèn)得字,不會寫信。我有了新同學(xué)也就很少想起她。但每當(dāng)我整理抽屜,看見阿月送我的那些小玩意時,心里就有點悵惘。我一天天長大,自己沒有年齡接近的姐妹,就不由得時時想起她來。
再見時,母親雙鬢已斑白,乳娘更顯得白發(fā)蒼顏。乳娘緊握我的手,她的手是那么粗糙,那么溫暖。她眼中淚水滾落,只是喃喃地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總算我還能看到你?!蔽冶亲右凰?,也忍不住哭了。阿月早已遠(yuǎn)嫁,正值農(nóng)忙,不能馬上來看我。十多天后,我才見到記憶中的阿月。她背上背著一個孩子,懷中抱著一個孩子,一襲花布衫褲,泥鰍似的辮子已經(jīng)盤在后腦。十八歲的女孩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我一眼看見她左手腕戴著那只金手鐲,我卻嫌土氣沒有戴,心里很慚愧。她竟喊了我一聲:“大小姐,多年不見了?!蔽疫B忙說:“我們是姐妹,你怎么喊我大小姐?”乳娘說:“長大了要有規(guī)矩。”我說:“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吃您的奶長大的?!比槟镎f:“阿月的命沒你好,她十四歲就做了養(yǎng)媳婦,如今都是兩個女兒的娘了。只巴望她肚子爭氣,快快生個兒子?!蔽衣犃诵睦锖秒y過,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當(dāng)晚我和阿月并肩躺在大床上,把兩個孩子放在當(dāng)中。我們一面拍著孩子,一面聊著別后的情形。她講起婆婆嫌她只會生女兒就掉眼淚,講起丈夫,倒露出一臉含情脈脈的嬌羞,真希望她婚姻美滿。我也講了一些學(xué)校里有趣的故事給她聽,她有時咯咯地笑,有時眨著一雙大眼睛出神,好像沒聽進去。我忽然覺得我們雖然靠得那么近,卻完全生活在兩個世界里,我們不可能再像我第一次回家鄉(xiāng)時那樣一同玩樂了。我跟她說話的時候,都得想一些比較普通,不那么文縐縐的字眼來說,不能像跟同學(xué)一樣,嘻嘻哈哈,說什么彼此馬上就懂。我呆呆地看著她的金手鐲,在橙黃的菜油燈光里微微閃著亮光。她愛惜地摸了下手鐲,自言自語道:“這只手鐲,是你小時候回來那次,太太給我的。周歲給的那只已經(jīng)賣掉了。因為爸爸生病,沒錢買藥?!彼f的太太指的是我母親。我聽她這樣稱呼,覺得我們之間的距離又遠(yuǎn)了,只是呆呆地望著她沒作聲。她又說:“爸爸還是沒救活,那時你已去了杭州,我想告訴你卻不會寫信?!彼职珠L什么樣子,我一點印象都沒有,只是替阿月難過。我問她:“你為什么這么早就出嫁?”她笑了笑說:“不是出嫁,是我媽叫我過去的。公公婆婆借錢給媽做墳,婆婆看我還會幫著做事,就要了我?!闭f這些話的時候,她的眼睛一直半開半閉的,好像在講一個故事。過了一會兒,她睜開眼來,看看我的手說:“你的那只金手鐲呢?為什么不戴?”我有點愧赧,訕訕地說:“收著呢,因為上學(xué)不能戴,也就不戴了。”她嘆了口氣說:“你命真好,能去上學(xué)。媽說得一點不錯,一個人注定的命,就像釘下的秤,一點沒得翻悔?!蔽艺f:“命好不好是由自己爭的?!彼f:“怎么跟命爭呢?”她神情有點黯淡,卻仍舊笑嘻嘻的。我想,如果不是同吃她母親的奶,她也不會有這種比較的心理,所以還是別把這一類的話跟她說得太多,免得她知道太多了,以后心里會不快樂。人生的際遇各有不同,我們雖曾同在一個懷抱中吃奶,我卻因家庭背景較好,有機會接受教育。她呢?能安安分分、快快樂樂地做個孝順媳婦、勤勞妻子、生兒育女的慈愛母親,就是她一生的幸福了。
嬰兒啼哭了,阿月把她抱在懷里,解開大襟給她喂奶。她用手輕輕拍著,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嬰兒,一臉滿足的樣子。我真難以相信,眼前這個只比我大半個月的女孩子已經(jīng)是一位成熟的母親了。而我呢?除了啃書本,就只會跟母親鬧別扭,跟自己生氣,我感到滿心慚愧。
阿月已很疲倦,拍著孩子睡著了。鄉(xiāng)下沒有電燈,屋子里黑洞洞的,只有床邊菜油燈微弱的光搖曳著,照著阿月手腕上黃澄澄的金手鐲。我想起母親常說的,兩個孩子對著燈花把眼睛看斗了的笑話,也想起小時候回故鄉(xiāng),母親把我手上一只金手鐲脫下,套在阿月手上時慈祥的神情,真覺得我和阿月是緊緊扣在一起的。
阿月第二天就帶著孩子匆匆回去了。仍舊背上背著大的,懷里抱著小的。一個小小的婦人,顯得那么堅強、那么能負(fù)重任。我摸摸兩個孩子的臉,大的向我咧嘴一笑,嬰兒睡得好甜,我把臉頰湊過去,一股子奶香。我說:“阿月,等我大學(xué)畢業(yè),做事掙了錢,一定接你去杭州玩一趟?!卑⒃滦π?,眼睛濕潤了。母親忽然想起一件事來,急急跑上樓,取來一個小小的銀質(zhì)鈴鐺。她用一段紅頭繩把鈴鐺系在嬰兒的手腕上,說:“這是小春小時候戴的,給她吧。等你生了兒子,再給你打個金鎖片?!蹦赣H永遠(yuǎn)是那般仁慈、細(xì)心。
我回到杭州以后,不時取出金手鐲,套在手腕上對著鏡子看一會兒,又取下來收在盒子里。這時候,金手鐲對我來說,已不僅僅是一件紀(jì)念物,而是緊緊扣住我和阿月這一對“同胞姐妹”的一樣摸得著、看得見的東西。
可是戰(zhàn)時為了生活,萬不得已中,金手鐲竟被我拿去變賣,化作金錢救急。記得我拿著金手鐲到銀樓去換現(xiàn)款的時候,竟連一點感觸都沒有,難道是離亂喪亡,已使此心麻木不仁了?
與阿月一別已近半個世紀(jì),母親去世已三十五年,想來乳娘亦不在人間,金手鐲也化為烏有??墒枪怅幨湃?,忘不掉的是點滴舊事,忘不掉的是夢中的親人。阿月,她現(xiàn)在究竟在哪里?她過的是什么樣的日子?她的孩子又怎樣了?她那只金手鐲還戴在手上嗎?
但是,無論如何,我心中總有一對金手鐲,一只套在我手上,一只套在阿月手上,那是母親為我們套上的。
(楊 梅摘自長江文藝出版社《琦君散文精選》一書,李 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