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過,在地鐵上剛剛還瘸著腿向你伸手的乞丐在管理人員到來時突然狂奔而去;你是否遇到過,在夜幕下,下午你才向其施舍過的乞丐剛剛看到他換身行裝走進了高級咖啡廳。
眼前的景象或許早就令我們見怪不怪,但人性的善良在哭泣的乞討眼神中又會不自覺地伸向自己的腰包,把一張張本來想捐給真正困難人群的金錢送到騙捐人員的手里。
最近幾年,“騙捐門”事件頻頻出現,一次次透支著人們原本充滿善良和同情的愛心,所謂“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也由于經歷了太多的騙捐事件后,慢慢變得冷淡、無情。
是誰讓愛心變了原有的滋味,又是誰踐踏了我們的善良心靈,貪婪的欲望在抓向人內心最黑暗的角落的同時,金錢在慈善面前失去了應有的價值。這又是誰之過?
我們都曾記得,多年前,北京西單商場門口總是能看到一名男子帶著兩個兒子和一位老母親在磕頭乞討,多年來收獲頗豐,還因磕頭致富而被稱為“西單磕頭王”。
記者在百度百科上輸入“西單磕頭王”幾個字后,彈出的相關新聞顯示出有網友爆料,這位“西單磕頭王”家里有四輛私家車幾套北京房產。他的母親渾身金銀首飾,兒子更是一身國際名牌,“工體富少”當之無愧。
該發(fā)帖網友還透露,“他曾創(chuàng)造了一個紀錄,最多時一個小時就磕頭磕出了4000多元”。另據“西單周邊的看車大哥”介紹,“許多人看到他的第一印象,很難將一個低聲下氣的男子和富豪聯(lián)系在一起。他每日都兢兢業(yè)業(yè)、辛勤地在北京西單自己的地盤上磕頭不輟。更加諷刺的是,許多給他錢的人,實際上都沒有他富”。
如果你曾經給他捐過錢,得知這一切后,心里是否有種怒火中燒呢?北京“西單磕頭王”被曝光后,有人堅持認為“他有失尊嚴,更帶有一點欺騙性”。
磕磕頭就能買起房和車,這是一種極大的諷刺,住在靠每天辛苦打拼的人為其捐贈的金錢購買的房間里,不知其能否睡得安穩(wěn)?駕駛著依靠欺騙捐款買來的汽車,不知其心里又是何種滋味?穿金戴銀再靚麗,不是靠正當渠道賺取的金錢,再昂貴的首飾也不會發(fā)揮出太多光彩……
當我們的愛心就這樣被踐踏,還有誰能慷慨解囊笑著面對伸來的一雙雙乞討之手呢?
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躺在病床上,而不需要幫助的人躺在馬路上;等待救命錢的人在苦苦張望,依靠編造故事或職業(yè)乞討為生的人數著錢坐在沙發(fā)上……
這是一張張真實的場景畫面,善良的愛心捐款本應到達那些掙扎在生命邊緣的困苦人群,但現實卻往往事與愿違,我們的愛心捐款大多因為騙捐事件落入了善于表演的騙子手中,一個個含淚逝去的生命仿佛睜著眼睛茫然地在望著這個世界。
記者獲悉,很多騙捐的乞丐其實生活比我們還要闊綽,在后悔捐款給這些原本不貧困的人金錢之后,我們都會有種上當的感覺,然而在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乞丐無法立即分辨,當“好心人”來到身邊、要幫助困難人員時,又如何辨明他的真?zhèn)文兀?/p>
騙捐、詐捐、假慈善等行為是對公眾的欺騙,更是對愛心的肆意踐踏。不僅嚴重傷害了人們的愛心,也讓公眾捐給需要救助人群的金錢到了騙子之手,失去了慈善本來的味道。
踐踏愛心不可恕,是我們在今后生活中面對捐款的一種態(tài)度,更是對于支持慈善事業(yè)幫助真正需要人群落到實處的一種精神,讓騙捐無落腳之處,才是體現捐款價值的意義所在。
本刊整理自《慈善公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