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何北
一提到人力三輪車,不同年代的人對它有著不同的記憶。在現(xiàn)在的生活當(dāng)中,人力三輪車已然變成一種具有懷舊意義的旅游觀光工具,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化傳統(tǒng)。想要再次體驗這種親近自然的交通工具,只有到一些旅游青睞的小巷了。只是現(xiàn)今穿梭在胡同巷子里的人力三輪車,已然不是當(dāng)年人們?yōu)榱朔奖愠鲂卸俗慕煌üぞ吡恕?/p>
而在上個世紀(jì)四、五十年代,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黃包車就是現(xiàn)在人力三輪車的前身。即使不是那個年代的人,看過《上海灘》的朋友們也一定記得,那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黃包車。
在那個年代,黃包車和自行車是人們使用最為普遍的交通工具,而黃包車主要是靠人力拉動的雙輪客運工具??腿俗诓粚挷徽暮笞?,車夫抬起兩邊的拉桿,這一趟的行程也就此開啟了。只是車夫拉車所需要消耗的體力過大,想象一下,一名纖弱的女子加之車本身的重量,也許車夫還可以拉她很長一段距離毫不費力,但若是體態(tài)壯碩的男子坐在車上,光憑著車夫雙臂的力量,不知道會不會累到筋疲力盡。而且長久的高負荷工作,也會對車夫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這就讓人想到了上學(xué)的時候,課本后面的名著導(dǎo)讀中老舍先生所著的《駱駝祥子》。來自農(nóng)村的祥子是一個有志氣的年輕人,希望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于是立志要自己買一輛車,做拉黃包車的車夫??墒撬列量嗫嘤昧巳甑臅r間賺來錢買來的車,最終被軍閥搶走了。那之后他再次努力攢的錢卻被騙走。后來用愛情換來的車,也為了料理虎妞的后事而變賣了。心愛的姑娘小福子的自殺讓他最終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從此墮落。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當(dāng)時北平人力車夫的悲慘故事,揭露并痛斥了當(dāng)時黑暗社會對勞動人民的壓迫與剝削。正是因為黃包車的這種落后的設(shè)計理念,慢慢的作為黃包車的升級版,人力三輪車出現(xiàn)了。并且隨著三輪車的出現(xiàn),人力車逐漸被取代。
人力三輪車開始作為一種交通工具被廣泛的應(yīng)用,大街小巷穿行著這種便利的小車,記得小時候因為坐車暈車,所以尤為青睞這種小車,坐在上面,不緩不慢,微風(fēng)徐徐欣賞路過的風(fēng)景,每一段行程都是一次融入自然的旅程。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機械產(chǎn)品出現(xiàn)了,馬路上車輛的增多,開始讓這些小車行動受限,配合社會的發(fā)展,人力三輪車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和視線。我們再也不會在馬路上見到人力三輪車拉載著乘客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目的地。
而除了作為胡同巷子里觀光旅游的游覽車,作為一種文化傳統(tǒng)特色的存在被政府保留下來外,其實三輪車還走向了世界。
Met Gala,又稱Met Ball,是由紐約大都市藝術(shù)博物館時裝館每年舉辦的慈善晚宴舞會, 從1971年起每年舉辦一次,為了慶祝每年特殊的主題的展覽開幕,同時為時裝館籌集捐款。作為一次時尚圈的盛宴,在今年的Met Gala上,超模Karlie Kloss就別出心裁,將頭發(fā)剪短,身著干練又迷人的女CEO服裝,坐著三輪去參加了這次舞會,成為了眾人的焦點。
不僅在紐約的“時尚界奧斯卡”慈善晚會,被譽為浪漫之都的法國巴黎,同樣也有人力三輪車的影子,它們穿梭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司機們沿著路線向游客們講解巴黎的歷史,這里曾發(fā)生過什么?那里又有著什么故事?三輪車的復(fù)古氣息吸引著來自各國的游客們,它們悠閑而緩慢地為游客們展現(xiàn)出了一個別樣的巴黎。
出于對人力三輪車特殊的情懷,我們走進了北京的胡同巷子,想要再次、重新體驗一回乘坐人力三輪車的感覺。
走進南鑼鼓巷的巷子口,總會有好些人在那里吆喝著“坐黃包車么?欣賞北京胡同特色風(fēng)景?!钡煌趶那暗氖?,巷口再也不見那些車子的身影,而唯獨黃包車車夫在這里招攬生意。為了能夠更深入透徹的了解現(xiàn)在人力三輪車的“生存”現(xiàn)狀,我們搭上了一輛車,和“車夫”程大姐邊走邊聊有關(guān)人力自行車的那些事。
作為旅游觀光的一部分,在人力三輪車上我們聽到了有關(guān)南鑼鼓巷的歷史,程大姐就像是一個導(dǎo)游,給我們講述起了南鑼鼓巷:“南鑼鼓巷地形啊,中間高,兩邊低,這就有點像那種羅鍋(駝背)似的。到清朝的時候,叫羅鍋巷,皇帝覺得不好聽所以改成了鑼鼓巷,諧音,其實跟鑼鼓沒關(guān)系。南鑼鼓巷從南口到北口,全場七百八十米?!?/p>
說著說著我們走進了胡同,“咱們走這個是胡同。東西叫巷,南北是胡同。巷子是八米寬,胡同是三米到六米寬。”當(dāng)我們詢問了走胡同而不是巷子的原因后,程大姐給我們解釋說是因為現(xiàn)在南鑼鼓巷的人流量太多了,根本沒辦法在里面穿行,所以像是這種人力三輪車會選擇在胡同中穿梭,瀏覽一些胡同中的特色景點。而這些胡同里大多還都住著一些居民,因此坐著人力三輪車在胡同中穿行,能夠更好的感受老北京的風(fēng)土人情。
為了了解人力三輪車的現(xiàn)狀,我們問了程大姐現(xiàn)在生意的情況,程大姐表示,平時的生意不是很好,但是到了孩子放寒暑假的時候,帶孩子來的多,生意就會好一些,小孩子還都是很喜歡這樣的方式,因為他們都沒有坐過這樣的車子,對于他們來說這是新鮮的事物,但是也許對于他們的父母來說,這是回憶。
想到剛到巷口卻不見車子的情況,我們向程大姐詢問了原因,才得知現(xiàn)在不允許人力三輪車停放在巷口,因為看起來可能會有一些混亂,正是因為相比之前有了一定的限制,加上生意不是很好做,現(xiàn)在的車比以前少了很多。
不同于以前的還有一點,那就是人力三輪車也跟上科技發(fā)展的步伐,由原來的純?nèi)肆ψ兂闪爽F(xiàn)在的電動人力三輪車,腳蹬累了就可以開始電動模式,電瓶沒電了,就用腳蹬。車子用的電瓶一次要充電八個小時,一塊電池可以拉上半天的車,也可以說黃包車又一次升級了。
聊了很多以后,程大姐也打開了話匣子,程大姐說她干這一行已經(jīng)有十多年了,一直就在南鑼鼓巷這里。因為常年的經(jīng)驗,她早已是輕車熟路,每個胡同怎么走,能通向哪里,每個景點的歷史她都知曉一二。
但其實這樣一個“活地圖”并不是北京當(dāng)?shù)厝?,程大姐是安徽人,嫁到了北京,但是生活上并不是很如意,恰巧街坊中有一位老人家今?0多歲了,他三十年前就干這行干了三十多年,在老人的影響下,程大姐覺得干這行,平時沒事可以和旅客說說笑笑的心情好,在家里的不如意也不會憋在心里生了病。于是開始學(xué)習(xí)接觸,從老人家那里了解胡同的文化,加之自己在胡同生活的二十多年,自己就成了半個“歷史達人”了。
程大姐說,雖然有的人會覺得這過去是要飯的干的,嫌丟人而不愿意干,她還是很喜歡,而且打算堅持下去。而且她覺得雖然人力三輪車可能不會再有更好的發(fā)展,但是黃包車在南鑼存在已經(jīng)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而且黃包車也算是一種文化,從最開始兩雙手拉的農(nóng)村架車,到用腳蹬的三輪車,再到現(xiàn)在的電動車,這種車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文化,肯定還是會有的。
現(xiàn)在想要乘坐這樣有文化風(fēng)情的人力三輪車,在北京的前門、后海、東直門還有南鑼鼓巷等景點都會有。坐上穿梭歷史的小車,逛一逛北京的老胡同,特別的感受在任何時候都是值得體驗的經(jīng)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