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強
我聽見了古寺中傳出的隱約的聲音,似顆顆淚珠嗒嗒滴落。仿佛是從遠(yuǎn)古走來的一位旅者,此時的古寺疲憊,孱弱,不堪一擊。
一步,兩步,三步……不經(jīng)意間,來到古寺后院長廊的盡頭。低首沉吟,似乎一下子跌至?xí)r光的另一端——
香車縱橫的大道通衢,風(fēng)吐流蘇的雕梁畫棟,嬌鳥啼鳴的綠樹繁花……此時,是那“碧樹銀臺萬種色”的初唐,一個屬于“禪”的時代。
這座新建的寺廟隱于深山之中。每逢夏雨初霽,綠葉婆娑,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達(dá)官顯貴均紛紛前往,虔誠禮佛。獨隱山林的方丈靜坐堂中,默默參禪;沙彌們亦是一言不發(fā),潛心悟禪。無論來了多少香客,給予多少捐贈,對他們來說,不過意味著天下虔誠向善者又多了幾個,而全無得失之念。佛家所謂的“斟破、自在”恐怕便是如此吧。
韶華易逝,倏忽之間,夢回現(xiàn)實。
隨著一輪一輪的資金投入,古寺的面貌“煥然一新”——原先植滿裊裊婷婷蓮花的池塘被各種游船占據(jù),高雅莊重的磬音被各式電子佛教音樂取代,葳蕤蒼翠的古樹被各類廣告牌遮擋……游人如織,人們大聲談?wù)撝鐏怼⒂^音,不管不顧地擺姿勢拍照,在他們身上再也找不到千百年前的那種虔誠與肅穆。
時至今日,寺院中的香火依然很旺,可其中的內(nèi)涵與精髓怕是早已變味。這種對文化、對宗教功利化的態(tài)度讓古寺蒙塵。歷史不可戲謔,古寺不容趨利!
佛教有三毒:貪、嗔、癡。為物欲而禮佛為貪,求佛不得而蠅營狗茍為嗔,不理批評一意孤行為癡。如此三毒,古寺俱受,不能不說是一場悲劇,一種諷刺。
夜已深,古寺終于恢復(fù)了清寧闃然——似乎又回到了遙遠(yuǎn)的初唐。也許只有在深夜,古寺才能回歸它的本真。想到這里,我不禁眼淚潸潸。
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中學(xué)生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