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婷婷
摘要:傳統(tǒng)翻譯理論強調,在翻譯中譯者應盡量減少自己觀點的介入。而在意義多元化的語境里,譯者的主體性漸漸凸現(xiàn),譯者在促使不同文化交流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譯者和原作者都是在各自的語境下建構不同的文化。《道德經(jīng)》翻譯為英文,譯者不僅是單純的語言中介者,其創(chuàng)造性也有所發(fā)揮。
關鍵詞:譯者的主體性;《道德經(jīng)》翻譯
一、譯者主體性與我國譯者主體性研究的回顧
(一)譯者主體性
在翻譯的漫長發(fā)展中,譯者一直生活在原文作者的陰影之中,努力使自己做“隱形人”,處于“一仆二主”的尷尬地位。隨著翻譯理論從原文到譯文的轉變,譯者的身份也經(jīng)歷了從幕后到臺前的變化。翻譯理論研究者終于意識到, 作為翻譯活動的最終執(zhí)行者, 譯者是翻譯研究最不應忽視的一維, “與作者主體和讀者主體相比, 譯者主體屬于譯學本體論范疇, 是譯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葛校琴,2006:14)。
查明建, 田雨(2003)認為:“譯者主體性是指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 為實現(xiàn)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主觀能動性, 其基本特征是翻譯主體自覺的文化意識, 人文意識和文化, 審美創(chuàng)造性?!?/p>
(二)我國譯者主體性研究
楊武能是較早注意翻譯主體問題的學者代表。他認為譯者首先是闡釋者,同時是接受者,更是創(chuàng)作者;文學翻譯的主體是人,即原作者、譯者和讀者;原作和譯本都是他們創(chuàng)作的客體;在此過程中,譯者無疑處于中心地位,積極地發(fā)揮自己的作用。許鈞則從整體上確立了譯者在翻譯活動中的位置,肯定了譯者在翻譯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其他的學者也開始多角度、多層次地對譯者主體性進行總結和反思。譯者主體性的探討不再僅限于文學翻譯者的主體性,對從事法律翻譯的譯者的主體性也有所研究。另外,也突出了實證性個案研究。西方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視角被引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深入探討,主要有闡釋學視角、譯語文化視角、多元互補理論與多元系統(tǒng)理論視角、女性主義視角、適應選擇論視角以及解構主義視角。
二、文學翻譯問題
布拉格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Jiri Levy (1966) 在其著作中,運用語言學理論討論文學翻譯標準和技巧等方面的問題。Levy 認為,文學翻譯重在再創(chuàng)作。他繼承了自古羅馬戲劇翻譯家Terence 開始的傳統(tǒng),將翻譯視為一種文學藝術,焦點在于再創(chuàng)作。(譚載喜,2004:201)因此,文學翻譯的目的在于使讀者能夠從中獲得智慧、知識和美感,使譯作具有和原作相應的藝術感染力。要做到這一點,取決于譯者的文學素養(yǎng)、譯者是否熟悉原作的內容以及能否判斷并再現(xiàn)原作的特征。
張今,張寧(2005:160-165)主張保存文學翻譯作品的歷史性,并且譯品應該具有時代性。1.歷史性。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將作者的歷史心理真實地加以反映,而不應該予以現(xiàn)代化或者古代化。文學作品的歷史形式主要是指體裁。一定的體裁總是和一定的歷史時代緊密聯(lián)系,荷馬史詩不會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在語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尊重文學作品的體裁。
2.時代性。我們的文學譯品首先要包括的,就是我們時代對于作品的理解。翻譯史證明,偉大的作品在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譯本。文學譯品的時代性還在于譯文要具有現(xiàn)代讀者易于理解的語言形式。在這當中,譯者必須努力化艱澀為鮮明,把原作中現(xiàn)代讀者所不易理解的含義、典故和比喻,融入鮮明完美的語言形式中,使其既能為現(xiàn)代讀者所理解,又不失本意。
由此可見,在翻譯過程中,應該處理好譯者風格與作者風格的關系。二者是一種辯證的統(tǒng)一,作者的風格應當通過譯者的風格得到表現(xiàn),而譯者的風格又應當以作家的風格為依歸(張今,張寧,2005:85)。在上乘譯品的境界中,譯者的風格是若隱若現(xiàn)的。
三、譯者主體性在《道德經(jīng)》翻譯中的體現(xiàn)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體系的哲學著作,短短五千余言的《道德經(jīng)》因其歷史久遠,內涵豐富和“哲化詩”的形式,引發(fā)了無數(shù)的爭辯?!兜赖陆?jīng)》也是公認的除了《圣經(jīng)》以外,翻譯版本最多的著作。由于原文的版本問題、譯者主體的情況、以及主流翻譯策略的不同,對于《道德經(jīng)》的翻譯體現(xiàn)出豐富的多樣性。以下主要從三方面說明譯者主體性在《道德經(jīng)》翻譯中的體現(xiàn)。
(一)譯者對原文本的選擇
“闡釋之所以具有多樣性,必先具備本文提供的某種可能性。如果本文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結構,那么對它的闡釋就必然只存在一個唯一正確的答案,而無所謂多樣性可言”(金元浦,1997:359)。馬王堆漢墓帛書本是德經(jīng)在前、道經(jīng)在后,而通行本則是道經(jīng)在前、德經(jīng)在后。1973年以前,大部分英譯本都以王弼的注本及其它幾個流行版本為底本,文本之間的出入并不大,對原文的理解及翻譯也沒有太大的影響。1973年,在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帛書本的《道德經(jīng)》后,情況有了較大的變化,因為帛書本與先前已有的底本出入很大。1977年出版的林語堂的譯本就是以帛書本為底本的。
辛紅娟,高圣兵(2008)對不同時期的《道德經(jīng)》英譯本進行了歷史分期描述,繪出《道德經(jīng)》英譯脈絡圖,將其分為三次高潮。他們指出,在第三次翻譯高潮1972-2004年中,譯者的版本意識很強, 世傳本、帛書本和竹簡本等不同的版本選擇成為一大特色。譯者選取哪個作為自己的底本,成為影響其譯文的首要因素。
(二)譯者對原文的前理解
闡釋學認為,人對世界、自身以及一切事物的理解必然有時間的限制,因而理解總是具有歷史局限性。在中國古代,有韓非、王弼、河上公等對《道德經(jīng)》的注釋;在近代,有梁啟超、馮友蘭等人的辯論;在當代,更有任繼愈,陳鼓應等著名哲學家對《道德經(jīng)》的經(jīng)典論述。譯者最先接觸到的文本和自身文化、社會因素對他將產(chǎn)生重大影響。
哲學著作本來就深奧難解,《道德經(jīng)》本身又是一部作于距今2500年前用古漢語寫就的古典哲學著作。東西方傳統(tǒng)哲學在表達上截然不同,西方哲學重邏輯,用詞準確明晰,是“科學之科學”;而中國傳統(tǒng)哲學尋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哲學家們對自己詩意境界的一種陳述。而古漢語中的通假字,一詞多義以及漢語句法上的某些不確定性,又使譯者對原文的理解產(chǎn)生差異從而導致不同的翻譯結果。
(三)譯者由漢語到英語的轉換過程
在《道德經(jīng)》第一章中,老子闡釋了他形上與形下完美合一的宇宙觀,這是他智慧學說體系的最高哲學范疇。第一章是老子《道德經(jīng)》的核心和要義之所在,第一章翻譯的好壞從根本上關系著翻譯文本的學術質量和水平。以下僅以Edward Harper Parker及Arthur Waley的《道德經(jīng)》第一章譯本為例做比照分析。
1.“道可道,非常道。”
Parker (1903)將其譯為:“The Providence which could be indicated by words would not be an all-embracing Providence.”
Arthur Waley (1934)的譯本則是“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老子《道德經(jīng)》的“道”不僅是“天地萬物之理”,即“太極”、“天理”、“規(guī)律”,“法則”即“本體論”;而且,“道”也是一切生命之源,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息、天人合一、互為和諧的生命流程。Parker將“道”譯為“Providence”似乎比Arthur Waley簡單的“Way”更貼近“道”的本意。
2.“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Parker (1903): “Non-existence” is a name for the beginning of heaven and earth.
“Existence” is a name for the genetrix of the innumerable objects of creation.
Arthur Waley (1934): “It was from the Nameless that Heaven and Earth sprang;
The named is but the mother that rears the ten thousand creatures, each after its kind.
大多數(shù)情況下譯者很難做到既表達原文精深微妙的思想,又保留原文簡潔凝煉的行文風格,所以就面臨內容與形式的取舍問題。
Waley明確表示他不準備在譯文形式上費力氣,而是致力于精確地再現(xiàn)原文的哲學思想(1934年,第14頁)。他的翻譯不拘泥于形式,句式不對等,卻照顧到了譯入語的表達習慣。
而Parker努力再現(xiàn)古漢語精煉的語言與優(yōu)美的節(jié)奏。句式大致對稱,譯法卻幾乎完全接近原文的表達方式,大膽采用異化的表達。讓讀者既能領略原意,更能欣賞漢語簡練的行文。
四、結論
譯者主體性研究是翻譯文化轉向以來的重要課題,譯者的主體性在意義多元化的語境里尤其明顯。譯者和原作者一樣都是在各自的語境下建構不同的文化。
在綜合比較多個《道德經(jīng)》英譯本后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譯者在翻譯《道德經(jīng)》時,不僅是單純的語言中介者,其創(chuàng)造性也有所發(fā)揮,這正是譯者主體性的具體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包通法. “論漢典籍哲學形態(tài)身份標識的跨文化傳輸”[J].載《外語學刊》,2008 ,2(141).
[2]陳大亮.“誰是翻譯主體” [J].載《中國翻譯》,2004(25),2.
[3]查明建,田雨.“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 [J].載《中國翻譯》,2003,1.
[4]葛校琴.后現(xiàn)代語境下的譯者主體性研究[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5]金元浦.文學解釋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6]劉宓慶.翻譯與語言哲學(修訂本)[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7]穆雷,詩怡.“翻譯主體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 [J].載《中國翻譯》,2003,3.
[8]譚載喜.西方翻譯簡史:增訂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9]辛紅娟,高圣兵.“追尋老子的蹤跡—《道德經(jīng)》英語譯本的歷時描述” [J].載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1.
[10]張今,張寧.文學翻譯原理(修訂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