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楊
北京城最大的特點和輝煌之處,在于它是事先設計好再施工的,不像世界及全國其他城市一樣,以小變大,逐漸形成規(guī)模。明清時期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興建的,而元大都則是事先設計規(guī)劃好后才施工的,因此城里的街巷胡同都是有規(guī)律的縱橫交錯排列,如同棋盤一般。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在橫平豎直的街巷胡同之外,還有一些斜街曲巷,給單調的生活增添了一些趣味。
鼓樓西大街 北京最古老的斜街
北京有很多斜街都是人走出來的,而鼓樓西大街卻是元代建城時規(guī)劃出來的。據史料記載,鼓樓西大街是元代劉秉忠奉忽必烈之命規(guī)劃元大都時,按照《周禮·考工記》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理想要求設計出來的,是北京城內唯一一條人為規(guī)劃的斜街。
鼓樓西大街位于什剎海北岸,從鼓樓逶迤至德勝門,由于什剎海自西北向東南偏斜,故而鼓樓西大街也隨之偏斜。自元大都營建至今,已綿延近800年歲月。梁思成曾將它比喻成城市規(guī)劃的無比杰作,可以把它理解成沿河而建方便居民出行的一條步道,后來隨著河水的枯竭在縮短的河道旁搭建起了民居。
元代,這里簡單地稱為斜街,是大都最熱鬧的地方,有斜街市之稱。民國時分四段:鼓樓以西至西魏胡同稱鼓樓西大街,西魏胡同至八道灣稱甘水橋大街,八道灣至糖房胡同為果子市大街,糖房胡同至德勝門稱丁字街。1965年統稱今名。
鼓樓西大街是連接東西城的重要通道,古跡眾多。在西北面,曾有“德勝石碣祈雪碑”立于當時德勝門甕城中“同興德煤?!蔽鱾龋鲜兰o約20年代,據說是因擴建德勝門火車站,碑亭與碑被毀。據說,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天大旱,饑民扶老攜幼遷徙逃亡。年末,乾隆皇帝北行去查看明十三陵,當鑾駕至德勝門時,喜逢大雪,因瑞雪兆豐年,故乾隆皇帝大悅,鑾駕停在德勝門,御書祈雪詩三首,并通諭刻石立之,以慰天公。鼓樓西大街中段有瑞應寺、壽明寺、關岳廟等。關岳廟建于清末,原醇親王家祠,現為西藏駐京辦事處。
鼓樓西大街街道兩側種植著以槐樹為主的高大樹木,許多樹木樹齡超過百年甚至千年,這條作為元大都街道的重要歷史遺存,鼓樓西大街經歷了朝代的更迭和歷史的興衰,是該地區(qū)歷史發(fā)展的重要見證。
煙袋斜街 煙袋火了斜街
煙袋斜街位于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與鴉兒胡同相連,為東北、西南走向,全長200多米。
煙袋斜街的形成與元代修通惠河,漕運糧食貨物有最直接的關系,所以煙袋斜街的繁華發(fā)軔于鼓樓西大街。據清乾隆年間的《日下舊聞考》一書記載,此街原名“鼓樓斜街”,清末改稱“煙袋斜街”。清朝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煙或水煙??滴跷迨哪辏?715年)刊刻的《在園雜志》中云:“黃童白叟,閨幃婦女,無不吸之,十居其八,且時刻不能離矣。諺云開門七件事,今且增煙而八矣”。原來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等“開門七件事”,到了清代,因為吸煙都普遍到了男女老少無人不吸的程度,已經變?yōu)椤伴_門八件事”了。由于對煙袋的需求與日俱增,斜街上開起了一家家煙袋鋪。當時街上的煙袋鋪,大都是高臺階,門前豎著一個木制大煙袋當幌子?!肮臉切苯帧币簿晚槕绷?,改叫“煙袋斜街”了。除此之外,煙袋斜街本身就像一只煙袋。細長的街道好似煙袋桿兒,東頭入口像煙袋鍋子頭,西頭入口折向南邊,看上去活象煙袋鍋兒。正是基于這兩方面的原因,以“煙袋”命名斜街,真可謂形容的恰如其分。
煙袋斜街上曾有“廣順號”和“雙盛泰”兩家煙袋鋪,均是山西人開設。當年這兩家煙袋鋪除供應普通的客戶外,私下卻是為皇室與大臣們服務的“專供點”,慈禧太后曾經讓這兩家煙鋪老板修理過煙袋,于是聲聞京華?!皬V順號”和“雙盛泰”還是煙袋斜街成名的商號,因門店臺階處掛有煙袋狀幌子,百姓對這獨特的招牌極為喜歡,被百姓稱之為斜街的象征物。目前“廣順號”變成了咖啡沙龍,雙盛泰辟為居民住房,平時上著門鎖。
外館斜街 對外交往的見證
外館斜街位于朝陽區(qū)西北部。東起安定門外大街,西至黃寺大街。大體呈東西走向,東段略偏向東南。外館是個地名,也是個政府官署的名稱,亦名哈爾哈館。所謂“外館”,是針對“內館”而言的,不管內館還是外館,都是接待蒙古王公的場所;根據夏仁虎《舊京瑣記》的記載,接待蒙古人的賓館,在東交民巷的叫做內館,在安定門外西北方向、黃寺東側的叫做外館。外館始建于明代,是京城六館之一,至清代,外館隸屬于清廷理藩院。
據《清會典》記載:蒙古王公和西藏黃教領袖按照“年班制度”,每年輪班進京朝貢,謁見皇上,蒙古王公被安排在外館,黃教領袖則安排在黃寺居住。據傳,當時外館占地四十八畝,因當時蒙古共有四十八家王公貴族,故設大小宅院四十八所。為適應蒙古人生活習俗,宅院四周搭建了蒙古包,設馬、駱駝圍圈。這里無形中成了一個蒙古族居住區(qū)。
來京的王公貴族,主要是朝拜皇帝,參加公務活動和應酬。而一些隨員及商人則用騾、馬、駱駝載運皮毛、藥材等土特產,來到這里,搭起帳篷,形成臨時售貨場所,與內地商人運來的絲綢、布匹、金銀首飾等進行以貨易貨交易。既然外館在此,人們也就把此地稱作外館。黃寺地區(qū)也是如此。清朝時,此地與西鄰的黃寺都是十分繁華的地方。
由于從黃寺、外館進入內城最便捷的交通就是從東南方向的安定門進入,因此很容易走出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斜街。
外館斜街南是柳蔭公園(原稱“久大湖”),據說明末年間,此地藏有宮廷寶藏,便有人挖地丈余,但尋寶未果,可挖掘出泥土,卻是燒磚的上等原料,于是此地便挖成了窯坑,當時有名的磚窯有久大窯、和記窯等窯場。窯坑積水,1958年窯坑改造成人工湖,以窯命湖名,1980年代改名為柳蔭公園。外館斜街不是出安定門就往西北方向走,而是出安定門正北一段路后再往西北拐,原因可能就在于要繞過那些窯坑。
櫻桃斜街 那些風流往事
前門外,大柵欄以西,東起煤市街,西到延壽街,是北京斜街比較集中的地區(q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鐵樹斜街、櫻桃斜街和楊梅竹斜街。這幾條斜街都是人走出來的。元朝滅金朝后,元朝政府放棄金中都城,在金中都城東北面另建元大都城。金中都城的施仁門(位于今虎坊橋西側)內的丁字街(位于今菜市口附近)是一個繁華市場。所以大都城內的百姓很多都到中都城購買所需物品。出大都城麗正門(今正陽門)向西南到丁字街,逐漸被百姓們走出一條從東北向西南的道路,便是這些斜街的來歷。
樓桃斜街,東南起自大柵欄西街,稍有彎曲,西南到達堂子街。明朝時候,櫻桃斜街這里有羊氈作坊,所以在《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記有“楊氈胡同”?!皸睢笨赡苁恰把颉钡闹C音,也可能是這個羊氈作坊的掌柜姓楊。清朝乾隆年間已改稱“櫻桃斜街”,沿用至今。相傳是因為該街中曾有櫻桃樹,又因為街道走向偏斜,故得名。
櫻桃斜街11號,據說蔡鍔與小鳳仙曾在這里雙棲雙宿。65號為梨園公會舊址,梨園公會是民國時期戲曲界的行業(yè)會館?,F在,這些建筑大都已破損或成為民居,只剩下青磚灰瓦,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想。
在1916年的北京城,蔡鍔與小鳳仙絕對是當仁不讓的主角。當時的蔡鍔,是手握兵權的大將軍,小鳳仙是陜西巷云吉班里蛾眉顰笑的俠妓。蔡鍔要在袁世凱鼻尖下玩金蟬脫殼之計。在一個萬籟俱寂的夜晚,兩人杯酒言歡,蔡鍔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小鳳仙當即表示,愿與蔡鍔生死相依,榮辱與共。蔡鍔猶豫,好大會兒才說:“戎馬關山,千難萬險,我無暇顧及其他,你還是留在京城較為安穩(wěn)。待到功成之日,我一定與你會合!”小鳳仙和蔡鍔的傳奇經歷只是短暫一瞬。她傾力幫助蔡鍔掩人耳目,當蔡鍔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逃北京后,一切都完成了,她和蔡鍔也就緣盡了。
關于小鳳仙與蔡鍔經常相會的地方,有說在陜西巷,有說在百順胡同,也有說在櫻桃斜街,從陜西巷走到櫻桃斜街,不過只有三五分鐘的路。據說那附近的“文君閣”,就是兩人最后見面并從那里出逃的地方。該樓是雙層純木結構的老建筑,紅廊綠檐環(huán)繞,始建于乾隆年間,最早曾是貴州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