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秦巴山地,各類物產(chǎn)非常豐富,秦巴風(fēng)味的菜肴萃取了川、湘菜系的特點,形成了兼具酸、辣、咸、鮮的特色。
有位在外地工作多年的友人,每次回到十堰,就大呼還是家鄉(xiāng)好,嚷嚷著外面啥也沒有,要吃的沒吃的,要喝的沒喝的。對于這種明顯的“厚此薄彼”,我流露出來的點滴懷疑立馬遭到了他的強烈反駁。
“我們的懶豆腐,拌著辣子醬,別處有沒有?我們的土雞炒木耳,再加進土豆和洋蔥,別處有沒有?我們的柳林臘豬蹄兒燉干竹筍和蘿卜干,別處有沒有?我們的漿粑饃,摻著辣椒炒,別處有沒有?我們的肥肉炒苞谷面,瑩瑩亮亮的,還淌著糖汁兒,別處有沒有?我們的煨房陵小花菇,別處有沒有?”他這一席話,的確震撼到我了,果真如此!雖然說的都是人們最日常最普通的飲食,但從他的語氣中我看到的不僅是對這些最普通飲食的情感與滿足感,更重要的是在這滿足感之上,完全是踏在這片堅實土地上的那種自豪感。
這位友人說的正是十堰四大菜系之一的秦巴風(fēng)味,它所涉及的菜品種類很豐富。當(dāng)?shù)厝死卯a(chǎn)自秦巴地區(qū)的山珍、野味、腌制品,并用煎、炸、蒸等多種工藝烹制出各色美味。
身處秦巴山地,各類物產(chǎn)非常豐富,毗鄰陜川渝,融合了三地的飲食風(fēng)俗,在這樣的自然和人文條件下,秦巴風(fēng)味的菜肴萃取了川、湘菜系的特點,形成了兼具酸、辣、成、鮮的特色。
說到秦巴風(fēng)味的代表菜,首當(dāng)其沖的一定是竹溪菜,而提起竹溪菜,很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竹溪蒸盆。竹溪蒸盆選材和制作都很講究。將腌制的豬蹄和雞肉等20余種各式食材混搭于一盆,行“分批裝料,兩蒸一悶”的復(fù)雜工藝。做好的蒸盆宛如精心創(chuàng)作的一幅色彩繽紛的圖畫,其“美色”讓人陶醉,被食客贊譽“聞香似入仙境,觀色養(yǎng)眼提神,食之回味無窮”。
除了名揚四海的竹溪蒸盆,其他縣市區(qū)的小吃也各有特色。如鄖西馬頭羊蘿卜湯、竹山懶豆腐、漿粑饃、鄖陽三合湯、神仙葉涼粉、竹山合渣飯、房陵黃酒燜雞等,沒有故弄玄虛的菜名,光聽名字,也能把食材和做法猜對七八成。菜肴樸實,味道實誠,像極了這方水土養(yǎng)育出來的人。
勤勞的秦巴山區(qū)人民運用生活的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zhì)樸美味的食物。這里有山的味道、水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有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jīng)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xiāng)親、念舊、勤儉、堅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凝為舌尖的那一抹秦巴風(fēng)味。
菜品展示
房縣卷卷:在房縣,卷卷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將大張的豆油皮泡軟,再把剁好的五花肉餡均勻地放在上面,豆皮裹挾著肉餡,輕輕卷起來,繞一圈半,切斷豆油皮即可。憑各家的口味喜好,可做成蒸卷卷、炸卷卷。
竹溪蒸盆:做好的蒸盆像是精心繪制的一盆“養(yǎng)眼”花。外圍的蛋餃猶如一個個金黃色的花瓣(形似金魚游弋),中間棕色的香菇似花心,還有紅色的胡蘿卜塊、黃色的土豆塊、鮮紅的臘肉,宛如精心創(chuàng)作的一幅色彩繽紛的圖畫。
酸蘿卜炒牛肉:除了蒸盆,泡菜也是竹溪菜的一大特色。如酸辣土豆絲、酸韭菜炒瘦肉、酸蘿卜絲炒牛肉、泡椒炒雞塊等,泡菜既可以做主料,也可以作為與肉食搭配的作料。
懶豆渣:懶豆渣是竹山縣的一道特色小吃,只需要浸泡黃豆,上磨子研磨,不擠壓,不過濾,進鍋就與大米、白菜一起摻合著煮。還可加進包谷糝,稱之為“和渣飯”。佐餐的主菜是辣椒芫荽湯,或者酸辣子切末為湯澆在飯上。做法看似簡單,但營養(yǎng)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