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逸
人生最大的成就不是光環(huán),是經(jīng)歷。
——吳京
6歲鼻子斷,9歲折了胳膊,10歲韌帶撕裂,14歲差點癱瘓,17歲鼻子摔爛,18歲一只腳廢掉,19歲鼻子再次摔爛,20歲被扎了一槍,21歲被砍一刀……看上去滿目瘡痍,聽起來驚心動魄。這不是哪個黑社會老大的江湖出道編年史,這是導演吳京學功夫的成長經(jīng)歷。
對,今天我們喊他,導演吳京。不再是《太極宗師》吳京,也不是《功夫小子》吳京。這個男人今年43歲了,即便不笑的時候,眼角的皺紋也十分明顯。他終于擺脫了一個功夫明星娃娃臉大眼萌的桎梏,不再受困于一皺眉頭就讓人想笑的熒幕形象。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偏偏要靠打架”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吳京幾乎是折騰了小半輩子,親身回答著這個問題。在“演而優(yōu)則導”的娛樂圈,幾億票房的一部電影好像不是什么格外值得夸耀的事情,但對于一根筋努力到底的吳京來說,多少來得用力了些。
他一直非常用力。名氣對吳京來說,其實毫不陌生。早在1998年,《太極宗師》里的楊昱乾咬著辮子藏水坑、推磨盤、碎大缸的時候,一眾少女早就對他迷戀得不要不要的。年輕的吳京,笑起來機靈,憨起來真誠,身法和性情都靈動非常。
可他從來沒有偶像包袱。坐摩的也好,路邊吃羊肉串也好,都沒有那股明星架勢。如果不留意,他可能就會是穿著拖鞋從你面前晃過去的一個正白旗胡同爺們兒。
很難說這對明星而言是好還是不好,《太極宗師》之后,他雖然每年都有新作,但好像再也沒有讓人感到驚艷的作品,仿佛一直不溫不火地沉寂著。
其實,1998年武俠片已經(jīng)有了沒落的先兆:葛優(yōu)拍了《不見不散》、成龍拍了《我是誰》、賈樟柯的《小武》面世,形式多樣的類型片崛起,一味地打打殺殺總會引起人們的審美疲勞。而吳京好像不懂變通,他只認準了做武打演員這一件事兒。就連拍電影,也是為了體驗導演的視角,以便更好地做回一個演員。
迫使吳京跑去香港的原因倒不是因為能不能火,而是不能容忍劇組的不專業(yè)。人家請他拍戲,說好的15天拍攝被壓縮到3個小時,他退錢不干,要跟導演討個說法。他想真摔,劇組說桌子就一張,摔壞了下條沒法拍。
“這得拍得有多糙???”他不能理解為什么時代變得這么急功近利,顯得自己倒像個傻子,“我吳京是拿命拼的??!”
他怕失去他自己。天天跟替身過戲,感覺氣質(zhì)和精神都在往下掉,拿把劍像個燒火棍子不說,吊個威亞輕飄飄地飛來飛去就算功夫了。武打這件事,被鬧得好像哪里不對勁兒。
吳京不會偷這個懶,他習慣的是做一個“拳拳見肉”的硬漢?!熬毼湫g(shù)的就是腦袋比較木。”和吳京合作過的功夫巨星于海曾經(jīng)說過,吳京傷病還沒好的時候就能繼續(xù)拍戲,腿上打了石膏,還得打?!霸卮?,站著打,腳腫得鞋都穿不進去?!?/p>
拍《殺破狼》的時候更有戲劇性,摔傷了腳,他坐著輪椅回北京結(jié)的婚,回去之后繼續(xù)打,從二樓摔下來,胯骨和胯關(guān)節(jié)韌帶全拉傷了,傷了股骨頭。孩子早產(chǎn),娘倆進了ICU,他也進醫(yī)院做了手術(shù)。
走到哪,都是一臉拼到底的勁頭。拍《戰(zhàn)狼》,他也用笨功夫,七八年一直琢磨,給熬出來了。
劇本由四個人前后改了14稿。吳京差點把編劇給逼瘋了。拍之前,他自己先去特種部隊集訓18個月。正式開拍,南京地表40多度,群眾演員一天昏倒好幾個。片子殺青當天,攝影指導就進了醫(yī)院。以至于劇組到了非洲拍第二部戲的時候,還專門發(fā)了個注意事項,開篇就寫“工作是吳京的,生命是自己的?!?/p>
結(jié)果還是有攝影指導被毒蜘蛛咬傷,半身麻痹。暈船、被搶劫,這些事兒一件一件經(jīng)歷過來,成了“同甘共苦”的回憶。他自己對自己也絕不心軟,一口氣兒把體脂含量練到了8%,光著膀子在劇組晃悠,一身腱子肉讓老婆看了都喊“扎心”。
雖然他有時候還自嘲是弱勢群體,遇見小偷進家門都不敢動手,怕“防衛(wèi)過當”把人家打壞了。在指導電影的時候,也怕影片中的一些鏡頭無法通過,因此他會在送審之前自我閹割,刪了好多“可能不過”的戲份。
這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硬漢溫柔的時刻,即在自己所寶貝的事情上會格外堅持,甚至也有點小心翼翼。
“我吳京是拿命拼的??!”。可能是吳京太珍視“武術(shù)”,也太清楚自己會為之“拼命”,以至于他會無比謹慎的向別人呈現(xiàn)這項才能吧。
你有自己無比珍視的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