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洲
摘 要:吉本芭娜娜的小說《廚房》從死亡這一角度出發(fā),通過對主人公櫻井美影生活片段的敘述,描繪了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經(jīng)歷的苦痛與歡欣。本文以《廚房》為中心,著重探究作者如何通過對“物”、“人”與“環(huán)境”的描繪,使人從無盡的苦痛與折磨中解脫出來,從而走向光明,實現(xiàn)心靈上的“治愈”。而實現(xiàn)身心的“治愈”也正是吉本芭娜娜為使人走出無邊的黑暗,不再受苦痛糾纏而創(chuàng)作治愈系小說的社會意義所在。故本文在此基礎(chǔ)上試圖深入探究吉本芭娜娜創(chuàng)作“治愈系”小說的社會意義,從而對吉本芭娜娜的創(chuàng)作有著更深一層次的理解。
關(guān)鍵詞:治愈;療養(yǎng)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3--03
一、《廚房》中“物”的療養(yǎng)作用
1.“廚房”的療養(yǎng)作用
《廚房》這部小說中“廚房”對于主人公櫻井美影來說,不僅僅是能夠烹飪出美食的場所,家的組成部分之一,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與依靠,還是一種屬于主人公的獨特回憶。
1.1陪伴
開篇一頁上寫著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我想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廚房?!睕]有太多的修飾,簡單而直白,簡潔明了卻又意味深長。世間有太多的美好而主人公櫻井最喜歡的地方卻是廚房。廚房是制作食物之地,是家的組成部分之一,卻成了櫻井最喜歡的地方,甚至想過“什么時候死亡降臨了,我希望是在廚房里結(jié)束呼吸。無論是結(jié)束孤身一人死在嚴寒中,還是在他人的陪伴下溫柔的死去,我都想無所畏懼地直面以對。只要是廚房就好?!蔽恼乱潦贾魅斯c廚房就注定了有著不解之緣,無論是櫻井心中的廚房還是現(xiàn)實中的廚房,對櫻井來說都是揮之不去的牽掛與欣慰。櫻井在幾天前失去了這個世界上最后與她有著血緣關(guān)系的親人。從此就只有櫻井一人日夜守著孤獨的煎熬,唯有躺在廚房冰箱旁才能安然入睡。從此廚房成了主人公我的另一個家,另一個心靈寄托。讓苦痛壓抑變得不再那么沉重。讓櫻井孤獨不安的心找到了新的避風港。雖然身邊親人漸漸離我而去,使我的內(nèi)心無比苦悶與壓抑,伴隨著哀傷與現(xiàn)實的殘酷。去田邊家時,櫻井首先觀察的就是他家的廚房,精細的陳列與擺設(shè)使得櫻井在田邊家有了依靠的感覺。
1.2依戀
在剛剛逝去最后一位有著血緣關(guān)系的親人時,櫻井美影幾乎一無所有,就連住所都得另覓他處。只有廚房還殘存著曾經(jīng)家的氣息,還有著一絲絲的聲響,至少它不是死的。內(nèi)心的孤寂溢于言表,這時每天生活在廚房的櫻井其實與著廚房是相依為命的。待在廚房中就如回家一般在我心中存在著強烈的歸屬感,就會使她的心傷得到暫時的治療,以至于不會太悲戚。美影對于廚房的依戀,也反映了在當今高樓林立的城市生活中,都市生活中溫情與關(guān)懷的缺失。社會發(fā)展中競爭壓力與日俱增,人的內(nèi)心也處于一種空虛的狀態(tài)之下。人們渴望尋找到一個心靈上的依靠,不再孤獨,不再寂寥。在吉本芭娜娜所創(chuàng)作的《廚房》這部小說中,廚房很好地充當了心靈的慰藉所,使無依無靠的心找到了依靠。
《廚房》中從主人公一出場死亡就接踵而至,而奶奶的死讓櫻井臨近崩潰的邊緣,親人的離去讓她陷入無盡的絕望。唯有廚房里像未出生嬰兒在母親肚子里感受到的聲音般的冰箱旁,她才能安然入睡,無盡的孤獨席卷而來,公交車上祖孫之間平常對話也會讓她淚流滿面,因為她知道隨著祖母的去世,曾經(jīng)的一切都已煙消云散。社會日益進步,而人內(nèi)心情感的缺失與苦痛也被逐漸放大,廚房作為小說中突出的一點,它不僅是作為一種空間而存在,更是心靈的療傷所,使人的內(nèi)心得到依靠,使人的心靈得到治愈,不再陷入無盡的苦痛與煩悶的折磨之中。每個人都可以試著尋找自己心靈深處依戀的廚房,在那里得到慰藉,在那里摒棄掉內(nèi)心深深地不安與憂患,打開內(nèi)心深處的陽光并讓它蔓延。
1.3獨特記憶
廚房時常承載著家和美食兩種概念,那是美味的誕生地,更是櫻井作為女性對于家的一份獨特記憶。對于櫻井來說,廚房涵蓋了她生命中所有的珍貴記憶。在一般人的記憶中,廚房只不過是美食的誕生地,而在美影的心中卻成了內(nèi)心里不可忽視的一道風景,那里曾經(jīng)有過親人的存在,有過只剩她孤單一人之后的陪伴。廚房成了櫻井的獨家記憶,從此奶奶只生活在記憶之中,有奶奶在的日子里,廚房總是鮮花不斷,那里有奶奶曾經(jīng)生活過的氣息,有奶奶曾經(jīng)存在的記憶,因此在櫻井的心中廚房也就成了家的代名詞。相比之下,田邊家的廚房更讓櫻井眼前一亮,有著更加齊全與精美的器皿,整潔舒適而又寬大的廚房仿佛成了她的另一個天堂,她愿意在那為這家人制作精美可口的食物。在這個合意的廚房中,她不免喜不自禁,自愿充當起美食制作的小能手,切實感受她在這個家的存在。這份淡淡的記憶一點點的烙刻進櫻井的心中,她似一個家庭主婦般在田邊家居住下。
2.“沙發(fā)”的療養(yǎng)作用
當人失去所有之時最需要依靠,而美影她沒有足夠的金錢和能力來支付起現(xiàn)今租住的房屋,她只能離開這個生活過多年曾經(jīng)的家,曾經(jīng)的依靠。幸而有田邊一家的收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巨大的沙發(fā)擺放在與廚房相連的客廳里。”這是櫻井來田邊家的第一印象。而作者也將沙發(fā)與廚房有意無意的連接在了一起,暗示以后這里將是她靈魂的休憩所,之后也的確如此。在搬進田邊家后她居住的就是在這張大的沙發(fā)上而不是在房間之中的床上入睡?!斑@張沙發(fā)坐起來真舒服。既松軟又寬敞,感覺一坐下去,就再也不想站起來?!鄙硇脑谀棠倘ナ赖倪@些天已經(jīng)精疲力盡,相比曾經(jīng)使櫻井入眠的冰冷廚房里冰箱旁,現(xiàn)在的沙發(fā)更能讓櫻井美影深深地依戀與著迷,此時的她不再感到孤獨。在她幾近昏暈的時光里,再一次等到了一張可以重新開始,忘掉往事,面對未來的床。一張滿足她所有依戀的床,即使是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也能安然入睡之所。從此,在這張沙發(fā)上她找到一個更好的休憩的港灣。
“如同喜歡廚房一樣,我也喜歡他們家的沙發(fā)。在那里可以細細品味睡眠。傾聽著花草們的呼吸聲,想象著窗簾那側(cè)的夜色,我總是能悄然入睡?!边@時候的主人公是幸福的,沒有了之前的孤寂與不安,沙發(fā)就是另一個療傷所,慢慢治愈櫻井心中的傷痕。為了治愈內(nèi)心的傷痕,為了躲避孤寂的長夜,櫻井美影選擇了與田邊雄一家人同居,于是她住進了田邊的家中,她首先喜歡上的是這家寬大明亮的廚房以及柔軟的沙發(fā),而不是其他別的什么東西,在這里給了她全新的感覺,在這里她得到了不斷的成長與蛻變。當她睡在田邊家的沙發(fā)時自己竟不覺得好笑,自己居然能安然地入睡,甚至并不再感覺孤獨。這也是她愿意在這里生活下去的理由。此時她不再是游魂,而是實實在在有了寄居之所。
二、《廚房》中“人”的治愈功能
1.櫻井美影與田邊雄一
在櫻井美影和雄一之間一直存在著四層聯(lián)系:第一層,是田邊與美影有著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他們都處于孤寂之中,美影從小失去雙親,之后祖父祖母分別辭世,田邊的母親亦是如此,從小便只有實為父親的母親的陪伴。第二層,是田邊家曾經(jīng)養(yǎng)過的一條狗,叫做阿信,而慧理子說櫻井長得像阿信,這也是拉近他們之間距離的因素。第三層,是兩人都與櫻井的奶奶相依為命。祖母經(jīng)常去田邊打工的花店里買花,而且一直以來對他都很照顧,美影也將祖母成唯一依靠,有祖母在的日子簡單而快樂,無論什么回家,總有著牽掛自己的人。祖母的死讓他們都很能夠感同身受。第四層,是跟一場夢境有關(guān),他們都似乎回到了那個櫻井曾經(jīng)生活過的家,在夢中雄一對櫻井進行了勸說,讓她的身心得到慰藉。表面看他們彼此互不相關(guān),實則在某種程度上已然成為彼此心靈的依靠。
2.櫻井美影與惠理子
惠理子在小說中一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既是父親,卻又扮演著母親的角色?;堇碜釉谔镞叺哪赣H死后,讓自己成了一名變性人,在酒吧從事工作,就是這樣一位普通人物在她的生命中卻扮演著導師的角色,用她自己的人生哲學鼓勵并指引櫻井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堇碜釉谛≌f中一直以來都是扮演著樂觀積極向上的這樣一個人,不斷給予櫻井以溫暖并注入她的心中,驅(qū)散她心中的陰霾。讓櫻井震撼的第一感覺還是來自于惠理子的外貌,她是,那樣的美好。“她有著一頭柔順的披肩長發(fā),細長的雙眸深邃且神采動人,嘴唇形狀優(yōu)美,鼻梁高挺——全身上下洋溢著攝人心魄的生命力的光輝——簡直不像真人?!彼质悄菢拥墓獠收杖?,充滿魅力,讓櫻井目不轉(zhuǎn)睛,仿佛一陣清風徐來。盡管知道了她是變性人,但是櫻井仍然止不住想再次見到她,看著她的笑就仿佛有暖陽照射般將心底的孤寂慢慢地驅(qū)散。
惠理子曾說過“不過,人在生命的歷程中,不徹底絕望一次,就不懂得什么是自己最不能割舍的,就不明白真正的快樂是什么。”惠理子的這番話實則想要暗示櫻井美影,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絕望與苦痛,但是如若不是徹底的痛一次,又怎么會知道這個世界有多么美好呢,正因為失去,才能夠更加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什么是自己能夠感受到的真正的快樂,什么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情的溫暖。即使是失去了所有的親人,可世界還是有很多美好值得去珍惜,這就是活下去的理由,畢竟人生不如意的事總是十之八九。事實上也是吉本芭娜娜借住惠理子的口告訴讀者,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某些取得過巨大成就的人,往往是經(jīng)歷過苦痛的掙扎,卻一直不放棄而努力向前的人。他們經(jīng)歷過黑暗寂寞與苦痛的折磨,在備受身心的摧殘之后,擺脫陰云,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在惠理子的不斷感染下,櫻井終于慢慢恢復心傷,走出人生的坎坷之境。
三、《廚房》中“環(huán)境”的療傷效果
1.家庭氛圍的舒適平和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太多人選擇以“旅行”的方式撫慰受傷的心靈,即所謂的離開傷心之地,而事實上也就是換一個環(huán)境,換一種心態(tài),使自己不要再沉浸于悲痛之中。對于櫻井來說,真正帶她走出陰霾的人不外乎就是田邊和惠理子。而在田邊家的那段日子也正是櫻井生命中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幸而遇到了這樣一家能夠相互依偎的家人,雖然是陌生的環(huán)境,可她并未感到絲毫的孤獨,而是被這家人的溫情所包圍,那樣肆無忌憚的相信與投之以誠,仿佛他們本來就是一家人,仿佛他們從來都不陌生過。在這個家中的一切也讓櫻井備受溫暖,讓她重新振作,積極面對既定的事實?!耙魂囁暟盐页承?。晨光眩目。我迷迷糊糊地坐起來,一眼看見廚房里‘惠理子的背影?!边@種再真實不過的存在感,讓我一下有了家的感覺、溫暖、與氣息。櫻井享受于這種有生氣的嘈雜,享受于不同于以往的死氣沉沉。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理所當然?!瓣柟庵?,傾瀉而下的晨光中,木頭淡淡清香飄來,屋里浮著灰塵,她在地上鋪了塊坐墊,半躺在那兒看著電視,這情景使人覺得那樣親切。”陽光是那樣的美,生活是那樣的愜意,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安靜,櫻井心中也升起一股股的暖意,絲絲蔓延開來。生活是那樣的平淡無奇,卻又是那樣的令人著魔,這兩個有著神佛般笑容的母子,或者說父子漸漸地走進了櫻井的心,并使它化開,甚至在結(jié)尾處吉本芭娜娜有提及,在櫻井的世界里只要有惠理子和田邊在就足夠了,這足以溫暖她一生,并使她成長且不畏風雨。
越是平常的敘事,越是普通的文字,也愈能夠打動人心。樸實與平凡中往往最能見證人心與感動。而吉本芭娜娜的文字從一開始就偏向于走通俗樸實、小清新的風格,這使得人在情緒上更易受文字熏染,讀者也更沉浸其中。文學固有其療傷的功效,尤其夜深人靜之時,細細品味吉本芭娜娜的小說,觸及與小說所透露的相似經(jīng)歷時,也往往是最能觸動人心的時刻。而帶有小清新語言特色的環(huán)境描寫也是吉本芭娜娜所呈現(xiàn)給讀者的另一片凈土,遠離城市的喧囂只享受片刻的靈魂的放空。
2.自然景觀的溫暖靜謐
純凈的自然景觀最易撫慰人心,而溫暖靜謐的環(huán)境,也更容易讓人心境平和而舒暢。越是動人的景色愈能夠打動人心,撫慰心傷。暖雨淅淅瀝瀝地下,吉本芭娜娜在把控文字方面很得當,她用一個“暖”字,恰當?shù)霓D(zhuǎn)換了環(huán)境氛圍,使讀者的心境也跟隨著作者有了些許變化。即使夜色朦朧,天空中下著微微細雨,也阻止不了勃勃生機中春的氣息。在這樣靜謐的環(huán)境之下,櫻井仿佛整個人都在感受春的召喚,心靈也得到了撫慰。窗邊植物靜靜呼吸夜色醉人,櫻井躺在舒適柔軟的沙發(fā)上,在盈盈夜色中,在這有生氣的環(huán)境之中緩緩入睡。當陽光灑入室內(nèi)時,當溫潤的陽光穿透地板上的玻璃的時,一切是那樣溫馨。窗邊的草木包裹在和煦的暖陽之中,凡是有陽光的地方,內(nèi)心的陰暗也在一點點的驅(qū)散。境由心生,吉本芭娜娜試圖使用一種別樣的手法撫慰人心,通過在她所營造的氛圍來撫平人內(nèi)心的傷痛,使人真正地成長起來。
四、吉本芭娜娜治愈系小說的創(chuàng)作意義
吉本芭娜娜《廚房》這部小說著重描寫了死亡和孤獨,但她所要傳達的卻是穿過死亡與孤獨,找到繼續(xù)活下去的勇氣與希望。拯救人的心靈,使干涸的靈魂得到治愈,將人從寂寞孤獨的邊緣之中拉回。想要通過展示大千世界的美好,來感化人的內(nèi)心,將美好的物語用文字烙印在人們的心中。在《廚房》中美影所直面的死亡不多,但與此相對應所經(jīng)歷的內(nèi)心孤寂、苦痛與彷徨,在今天卻很多人都會面對。因此,作者通過塑造人物,勾勒情節(jié),向我們描述了人在面對苦痛時,無論是“物”的療養(yǎng)、“人”的治愈還是“環(huán)境”的療傷,都應該嘗試著去直面人生,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
吉本芭娜娜《廚房》的續(xù)篇《滿月》、《月影》,都圍繞著同一主題“死亡和孤獨”,并以此為基點展開情節(jié)的鋪敘,通過外界影響及內(nèi)心變化,最終實現(xiàn)身心治愈?!稘M月》雖然開篇就有提及死亡,但櫻井與雄一相互依偎,使他們短暫忘卻了惠理子死亡之痛,在相處中他們再一次感受家的溫暖,內(nèi)心傷痛也得到療養(yǎng)。最終通過旅行,使彼此明白心意,治愈了他們苦悶而猶豫不決的心。同樣《月影》在文章之始也是被一股死亡陰影籠罩,但在某一天早月通過某種特殊的現(xiàn)象與另一個世界的阿等道別,阿柊與由美子道別后,早月與阿等內(nèi)心的沉痛與孤寂在這種特別的道別儀式中得到治愈。
死者已逝,生者更是不易?,F(xiàn)實社會中,死亡與孤獨總是應運而生,難免會遇到苦痛與彷徨,社會與家庭的壓力,如此種種,總讓人無能為力。在鋼筋水泥打造的世界里,關(guān)起門來,內(nèi)心又總是那么的脆弱不堪一擊。就如同影視劇般越是悲劇的結(jié)局越是能夠震撼人心,吉本芭娜娜她所創(chuàng)作的小說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主人公所面臨的孤寂與苦痛也是社會生活問題中存在的真實寫照。小說雖都以悲劇開始,但總會給讀者以美好結(jié)尾,治愈受傷的心靈,讓人以積極的態(tài)度迎接未來。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吉本芭娜娜所描述得死亡,是為了凸顯生命的苦痛,試圖通過陰暗去找尋生活的陽光與勇氣。
參考文獻:
[1]吉本芭娜娜.廚房[M].李萍,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
[2]周閱.吉本芭娜娜的文學世界[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
[3]葉琳.現(xiàn)當代日本文學女性作家研究[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4]王昕.論吉本芭娜娜的<廚房>[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
[5]郭燕梅.侯冬梅.從死亡到救贖—讀<廚房>中的療傷主題[J].外國文學研究,2009(6).
[6]李曉飛.心靈的救贖與復蘇—論吉本芭娜娜”療傷”文學的獨特性[D].黑龍江:黑龍江大學,2012.
[7]蔣亞男.浦麗.從本我、自我的角度看<廚房>中惠理子的人物形象[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6):118-121.
[8]萬向興.蔣茜.從吉本芭娜娜<廚房>論女性主義心理治療[J].安徽文學,2014(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