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來華留學生藝術教育蓬勃發(fā)展。作為全國藝術類高校的佼佼者之一,南京藝術學院在培養(yǎng)來華留學生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探索出獨特的培養(yǎng)模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本文以南京藝術學院為例,從專業(yè)教學模式、全英文課程、漢語教學、招生程序和硬件服務等多方面探討我國藝術類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
關鍵詞:留學生;藝術;教育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教育水平的發(fā)展,來華留學生藝術教育已由開始單一的短期培訓逐步向高層次、全方位的正規(guī)高等藝術教育轉變,并向系統(tǒng)的藝術學歷教育發(fā)展。南京藝術學院作為我國排名第一的綜合性藝術高校,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里,來華教育取得突破性的發(fā)展,目前已成為我國來華留學生藝術教育界中一顆令人矚目的明星。
一、留學生數量、國別顯著提高,獎學金種類、名額的不斷增加。
南京藝術學院致力于提高留學生數量,并努力爭取各種留學生獎學金,以吸引更多留學生生源。2014年,南京藝術學院經長期的努力,獲得了教育部外國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高校的資格,隨后留學生數量增長迅速,尤其是學歷生和高層次學歷生數量大大增長,國別增加明顯,隨著獎學金生的增加,語言進修生也增長顯著,凸顯了中國政府獎學金的效應。目前,全校設有多種不同層次的獎學金,包括全額獎學金和部分獎學金,獎學金覆蓋率超過50%,大大增加了招生吸引力,為多數經濟困難的海外莘莘學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圖1:2014-2017年南京藝術學院留學生人數變化
二、來華留學生藝術專業(yè)教學、培養(yǎng)模式日漸成熟。
南京藝術學院在培養(yǎng)藝術專業(yè)學歷生方面兼顧藝術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和留學生教育的特點,通過長期的實踐,摸索出一條具有藝術特色的來華教育之路:
一、本科生采用傳統(tǒng)的趨同化培養(yǎng)模式。該模式即將留學生與中國學生趨同化管理,制定統(tǒng)一的教學計劃,參加中國學生的專業(yè)課,并要求留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所有學分。留學生僅可豁免政治、英語類課程,但需用《中國概況》、《現代漢語》等課程補足學分。該模式要求留學生管理部門應正確處理和協(xié)調與各院系、部門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加強理解與協(xié)作。
近年來,隨著學校對留學生教育的重視,南京藝術學院為留學生專門開設了中國語言與文化、書法與正字、中國概況、太極拳和健身舞等豐富多彩的必修課、選修課,使留學生對中國文化和漢語學習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獲得了他們的一致好評。
二、研究生采用導師學生一對一的培養(yǎng)模式。面對艱深的研究生課程,大部分留學生都存在著理論基礎差、漢語水平不夠的問題,因此,南京藝術學院針對留學生的特殊情況,挑選學校內熟練掌握外語的導師講授藝術專業(yè)課程,進行一對一指導的培養(yǎng)模式。該培養(yǎng)模式有利于導師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并隨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培養(yǎng)方案,是最有利于留學生提高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模式。但該模式存在的問題是:隨著研究生數量的增長,目前校內具有語言能力的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已供不應求。
三、建設留學生全英文授課課程,并逐步完善發(fā)展為核心課程群。
自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培養(yǎng)資質以來,留學生全英文授課需求量逐年增大。南京藝術學院借助留學生教育平臺,經過在學校的各二級學院師資調研,積極開發(fā)建設全英文授課的課程。2016年有2門課程獲得了2016江蘇高校省級外國留學生英文授課精品課程;2017年又獲得了2門2017江蘇高校省級外國留學生英文授課精品課程。這在江蘇省省乃至全國,還是第一個藝術類有獲得4門全英文授課精品課程的院校。今后,南京藝術學院將繼續(xù)開設留學生全英文授課精品課程以及雙語教學課程。
2016年9月,由彭麗媛教授牽頭,南京藝術學院負責培養(yǎng)了由10位贊比亞留學生組成的全英文音樂專業(yè)進修班。這是學校的一次全新的嘗試,也是由個別英文課程向全英文專業(yè)轉換的契機。考慮到留學生漢語零基礎和音樂專業(yè)背景的特殊性,學校安排了多位專業(yè)水平高、英語表達流利的藝術專業(yè)老師,精心設計了每周的課程,既包括中國音樂簡史、音樂表演舞臺心理學等理論課,也包括一對一的聲樂、鋼琴等實踐課。系統(tǒng)的課程安排體系受到了留學生的大力支持,學習成效顯著。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也收獲良多,達到了教學相長的培養(yǎng)目標,為學校今后全英文授課課程體系、師資培養(yǎng)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今后南京藝術學院還將繼續(xù)進一步完善課程建設、師資配備、教學評價、課程考核等方面的工作。
三、留學生漢語教學飛躍發(fā)展。
自2014年以后,南京藝術學院成為教育部委托承擔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培養(yǎng)任務院校之一,在留學生漢語教學的質和量上都有了飛躍提升。根據教育部對留學生的培養(yǎng)要求,學校開始培養(yǎng)留學生預科生,并于2016年開始實施進修生、預科生分設班級上課。如今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長期、短期進修生、預科生漢語教學體系,能夠獨立、高效地完成留學生漢語教學。
針對漢語進修班,學校實施科學化分班、梯度式教學、精品化小班:國際教育學院始終堅持開展精品化小班教學,實踐精致化教學、精細化管理的辦學理念,樹立了優(yōu)良的漢語教育品牌。我校教師經過深入了解學生層次、水平與學習要求,最后劃分為4個不同層次的漢語班,每班人數不超過15人,并根據每個班級的實際需求設置不同課程,力求讓每位學生真正在適合自己水平的班級中學有所得。如果學生發(fā)現自己的水平已不適應所在班級,也可向學校提出申請換班。
目前,南京藝術學院漢語預科教育正朝著預科與學歷教學銜接、語言與專業(yè)貫通的方向發(fā)展。
四、招生渠道多樣化,招生程序嚴謹化。
一、宣傳方式和途徑的多樣化。通過南京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重新制作的新的網頁(雙語)進行宣傳;每年有計劃的參加有組織和精心安排的國外招生教育展,加強與有實力和可信度的中介合作,拓寬招生渠道。例如,南京藝術學院連續(xù)四年派遣招生老師、專業(yè)老師赴馬來西亞參加中國高等教育展,展位一年比一年火爆,今年已有五十余位馬來西亞留學生踴躍報考我校。
二、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對學校的積極宣傳發(fā)揮了很好的效應。由于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國別廣泛,在本國多數為杰出學生或來自具有影響力的家庭,因此他們的口碑無疑是學校向世界宣傳的最佳工具。由于大量不同國別的中國政府獎學金生來到我校學習,他們又將本國學生資源介紹來我校。例如蒙古,2014年之前我校僅有一位蒙古籍自費生;自從三位中國政府獎學金蒙古生來校后,主動向親朋好友宣傳我校,如今已有十余位優(yōu)秀的蒙古留學生來到我校求學。
三、招生程序方面,南京藝術學院也逐步走向專業(yè)化、嚴謹化,從追求留學生數量,向既追求數量、又追求質量轉變。首先設置了留學生申請網站,需要在網站上進行詳細的信息錄入;其次,規(guī)定留學生必須寄送學歷證明、體檢證明、專業(yè)作品、語言證書等多種材料到校,體現了申請留學的嚴肅性;第三,在審查入學資格方面,國際教育學院將申請者的資料送至各二級學院審核,經相關專業(yè)老師簽字同意后方可錄?。坏谒?,設置了語言水平要求,規(guī)定學歷生在入學和畢業(yè)時都必須取得相應的漢語水平證書;第五,對某些特殊專業(yè),如播音主持、影視表演、舞蹈表演等,要求留學生參加專業(yè)面試。以上措施極大地提高了學校留學生生源質量。
五、積極改善留學生生活硬件,提高服務水平。。
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多,學費及獎學金經費的增加,國際化教育觀念的進步,南京藝術學院在針對留學生的硬件與服務上也產生了質的飛躍。近年來,先后改善了教學樓、辦公樓、留學生宿舍、青年公寓等硬件設施,使留學生在優(yōu)美、完善的環(huán)境中安心學習和生活,目前宿舍條件已達到省內一流水平。
教職工秉承“外事無小事”的服務觀,深受留學生好評。負責留學生管理的國際教育學院克服教職工人手不足的問題,堅持甘于奉獻、誠實敬業(yè),努力完成各方面工作,保證各項工作的高效運轉,力求照顧到每位學生的生活、學業(yè)、簽證、健康等各個方面,讓留學生賓至如歸。正因為多年來教職工的傾力付出,學校從未出現過留學生管理重大事故。
2016年9月開始,學校為留學生設置班主任制度,班主任負責所在班級所有學生的學習、生活各項事務,使留學生服務工作更細化、更到位。另外,學校積極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宣傳留學生活動及留學生管理工作,堅持做到工作日每日更新,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目前已成為江蘇省內具有影響力的留學生高校平臺。
六、結語
留學生教育可以帶動和促進高校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等各個方面的國際化,對于全面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和高等教育質量有特殊意義。雖然相對而言,藝術教育較為“小眾化”,但藝術類留學生肩負著向全世界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使命。而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教育水平的提高,也為來華藝術教育提供了最佳的發(fā)展機遇。
南京藝術學院充分分析研究目前國內外藝術教育培養(yǎng)的總體情況,積極探索適合來華留學生藝術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成績斐然,其經驗值得廣大院校尤其是藝術高校學習。當然,學校在來華教育方面也有經驗不足、需要改進之處,如:全英文授課體系未能覆蓋大部分藝術專業(yè)、大部分留學生漢語水平不能滿足學歷教育的需要,等等。我們應當抓住時代機遇,為中國藝術對外教育拓展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李軼群,關于發(fā)展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2年第9期,27-29.
[2]奚協(xié),外國留學生藝術專業(yè)課程教學初探[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138-140.
基金項目
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6SJB740014);高留分會課題2016-2017Y013(《漢語言與中國藝術的國際傳播建設研究》)
作者簡介
趙惟一,女,1985年生,江蘇蘇州人,文學碩士,南京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綜合辦公室主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對外漢語教學及文化教學。
(作者單位:南京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