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亦文
正月里
◎胡亦文
參賽單位:廣東省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
回老家江西婺源過年,日子走得像慢鏡頭。
我們一家是除夕前一天到達老家的。這次除了嫁到浙江衢州的二姑媽,大家都一起回到老宅,很是熱鬧。
大年初一,族人都去附近的慕云庵燒香拜佛。在上山的過程中,奶奶幾次停腳歇氣,氣喘,腳下無力。奶奶說當年她經(jīng)常來這片山林砍柴的,挑百來斤的柴擔不在話下,現(xiàn)在空手都走不動了,真是老了。庵中香煙氤氳,香火隨便拿,功德隨意給。我注意到很多標識都寫成“慕云禪寺”,記得以前正月來的時候都是叫“慕云庵”的呀。爸爸拉我到正門,讓我看頭頂那塊石刻匾額,還是“慕云庵”。爸爸告訴我說現(xiàn)在這里也有不少外地游客,為了更通俗,“禪寺”總比“庵”要更好理解些,于是新的標識都寫成“慕云禪寺”,而那塊正門的匾額是舊物,才是此地真實身份。庵也好寺也好,我覺得不重要,倒是“慕云”兩個字真好,讓人想起閑云野鶴,想起野渡無人舟自橫,很有意境。
我看見好多人都拿著整把香在拜,弄得大家煙熏火燎流眼淚。一位管事的阿婆立在佛像前一邊擦眼睛一邊提醒那些“多拿多占”的信眾:香火只是信物,不要太多,三支夠啦!功德箱都看見啦,多少不一,多少不一呀。想想也是呀,佛又不是貪官,你多拜幾根香難道他就多保佑你一點嗎?想到這里,我差點笑出聲。
初二,大家族驅(qū)車直奔浙江衢州,看望我的二姑媽。爸爸當年曾經(jīng)在這里教過一年書,他說這里山河有故人。晚上他們大杯大杯地喝酒,扯著嗓門說話,我想這就是年味吧。初三,爸爸又領(lǐng)著大家去看戴笠故居,我對戴笠不了解興趣不大,弟弟們則對當年軍統(tǒng)用的槍支充滿好奇,站在櫥窗下戀戀不舍,討論和游戲中的槍有何異同。
接下來的幾天,爸爸還帶我們?nèi)タ戳随脑吹膸讉€景點,朱熹的祖居地、歙硯館、古祠堂等。爸爸說我們婺源畢竟是當年古徽州的重鎮(zhèn),文化積淀還是很深厚的。我也確實覺得參觀這些景點有門檻,如果不是走馬觀花看熱鬧的話,光一副對聯(lián)都可以解釋半天,沒有一定的傳統(tǒng)人文知識根本就不知道看啥。
初六開始,兩位姑媽開始陸續(xù)返程,少了表妹們的喧嘩,老宅一下冷清了許多。今年鎮(zhèn)上沒有舞龍燈,爸爸說也是年輕勞力不足的原因,總有些沒有回鄉(xiāng)過年的年輕人。
人們像一群候鳥,除夕前陸陸續(xù)續(xù)從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方飛回老家,還沒到元宵節(jié),又陸陸續(xù)續(xù)飛往各處。我們的根在一處,我們的身在另一處,似乎只有在每年的正月里,我們才能根身合一,用鞭炮,用醇酒,狂歡一場,然后各自散場。我們依依惜別,約定:下一次,都在場。
指導教師/莊照崗
薦 評
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來敘述從東莞回老家過年的經(jīng)歷和見聞,寫了自家的老屋新房,慕云庵的更名,參觀衢州戴笠故居和江西徽州重鎮(zhèn),以及家人過年的熱鬧與年味、冷清與反思,結(jié)尾總結(jié)點題,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為生計奔波的辛勞以及對在家鄉(xiāng)的根的牽掛。文章語言樸實真切、娓娓敘來,事情雖顯瑣碎但真實感人,撥動了每個人心底的鄉(xiāng)愁與鄉(xiāng)情,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下期主題: 小別離
去年電視劇《小別離》 戳到了不少人的淚點,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天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小別離。畢業(yè),親人離開,心愛的東西遺失,甚至搬家都是我們無法掌控的小別離。小別離是一道坎,會讓我們難過,同時也讓我們在眼淚中學會了愛和成長。因為我相信,世間所有的別離,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重逢……
你生活中有什么難忘的別離,講給我聽好嗎?子沐愿陪你度過那些艱難時刻,愿意成為你故事的傾聽者。期待你的分享……
投稿方式:
2363672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