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義忠
摘 要 2016年,政和縣引進荃優(yōu)3301、薈豐優(yōu)3301、和兩優(yōu)1號、隆兩優(yōu)1377共4個品種,以甬優(yōu)9號為對照,在政和縣石屯鎮(zhèn)進行中稻新品種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參試品種生育期在137~148 d,每667 m2產量在525.9~629.6 kg。荃優(yōu)3301、薈豐優(yōu)3301綜合表現優(yōu)良,可在政和縣平原區(qū)作中稻推廣種植。
關鍵詞 雜交水稻;中稻;新品種;品比試驗
中圖分類號:S511.3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5.065
石屯鎮(zhèn)位于政和縣中西部,有集中連片的長城、工農、石屯洋面積上萬畝,被譽為政和縣糧倉。水稻是當地主要農作物,常年種植面積1 200 hm2以上。為篩選出適合該鎮(zhèn)區(qū)域種植的高產、優(yōu)質、抗逆性強的優(yōu)良雜交中稻新品種,促進品種更替,以滿足農業(yè)生產發(fā)展需要,為農民選擇適宜品種進行示范推廣種植提供依據。按照政和縣農業(yè)局糧食產能區(qū)“五新”推廣項目實施方案,筆者對引進的4個雜交水稻新品種進行品比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品種
參加試驗的中稻雜交水稻品種共5個(含對照品種),分別是荃優(yōu)3301、薈豐優(yōu)3301、和兩優(yōu)1號、隆兩優(yōu)1377共4個新品種,對照品種為甬優(yōu)9號(CK)。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石屯鎮(zhèn)沈屯村陳智順家庭農場,海拔168 m,北緯27°33′、東經118°22′,年平均氣溫
18.6 ℃,年平均降雨量1 860 mm左右,年日照時間1910 h,全年無霜期268 d左右,試驗田塊地勢平坦,肥力中等,地力均衡,排灌方便,前茬為冬閑田。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3次重復,共15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36 m2(長10 m、寬3.6 m),試驗田四周設置保護行,保護行5行,種植對應小區(qū)品種。
1.3.2 栽培管理
參試品種于2016年5月16日播種,種子在催芽前進行消毒處理(強氯精浸種),所有品種在同一田塊同時播種,秧田于6月12日每667 m2施復合肥、尿素各5 kg
作送嫁肥。參試品種同時在6月17日插秧,插植規(guī)格
30 cm×20 cm,叢插2粒谷。在栽培管理中,施肥水平中等偏上,播種量、秧齡、株行距、每穴苗數等按當地大田生產習慣。本試驗田5月下旬開始溶田,6月10日用旋耕機旋耕,每667 m2用碳酸氫銨30 kg、過磷酸鈣15 kg作基肥后蓋平。本試驗田插秧后6~8 d第一次追肥,每
667 m2用三元復合肥15 kg拌15 g克草凈撒施除草;7月5日,第二次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15 kg,并噴施吡蟲啉、殺蟲雙防治稻飛虱和螟蟲;8月16日第三次追肥,每667 m2用尿素7.5 kg,氯化鉀7 kg。8月26日噴施吡蚜酮、敵敵畏、井岡霉素防治病蟲害;根據參試品種的成熟期,于10月3日至10月14日收割。
1.3.3 試驗記載和統(tǒng)計分析
試驗記載按照《水稻品種試驗技術規(guī)程》的記載標準進行觀察記載。田間記載項目主要有播種期、移栽期、秧齡、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植株整齊度和抗逆性等。成熟期取樣進行室內考種,考察有效穗、株高、穗長、穗總粒數、穗實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并對各小區(qū)進行實割測產,利用方差分析對各品種產量進行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參試品種在政和縣石屯鎮(zhèn)作中稻種植,生育期在137~148 d,4個新品種的生育期與對照甬優(yōu)9號相比前后相差10 d,其中和兩優(yōu)1號生育期最短為137 d,比對照甬優(yōu)9號早熟10 d,薈豐優(yōu)3301比對照甬優(yōu)9號早熟5 d,和兩優(yōu)1號、隆兩優(yōu)1377生育期相當,荃優(yōu)3301比對照甬優(yōu)9號遲熟1 d。(表1)。
2.2 主要經濟性狀
2.2.1 株高
參試品種株高在113.3~121.4 cm,其中對照甬優(yōu)9號為118.7 cm,最高荃優(yōu)3301株高為121.4 cm,比對照甬優(yōu)9號高2.7 cm;最矮的和兩優(yōu)1號株高為113.3 cm,比對照矮5.4 cm,其余參試品種薈豐優(yōu)3301、隆兩優(yōu)1 377株高與對照品種甬優(yōu)9號相差在2 cm以內。
2.2.2 穗粒結構
參試品種有效穗數每667 m2為14.7萬~19.5萬穗,有效穗數最多的品種為和兩優(yōu)1號,最少的品種為薈豐優(yōu)
3 301;穗長24.1~25.3 cm,穗長最長的品種為荃優(yōu)3 301,最短的品種為對照甬優(yōu)9號;每穗總粒數為170.5~200.5粒,每穗實粒數146.6~167.8粒,穗總粒數最多的品種為對照甬優(yōu)9號,實粒數最多的品種為隆兩優(yōu)1377,實粒數最少的品種為和兩優(yōu)1號;結實率為78.0%~86.0%,結實率最高的品種為和兩優(yōu)1號,最低的品種為對照甬優(yōu)9號;千粒重為23.2~29.8 g,最重的品種為薈豐優(yōu)3301,最輕的品種為和兩優(yōu)1號。(表2)
2.3 產量
測產結果表明,參試品種間產量存在一定差異。荃優(yōu)3301每667 m2產量比甬優(yōu)9號增加68.5 kg,差異達極顯著水平;隆兩優(yōu)1377每667 m2產量比甬優(yōu)9號增產33.3 kg,差異達顯著水平;薈豐優(yōu)3301與甬優(yōu)9號產量相當,差異不顯著;和兩優(yōu)1號每667 m2比甬優(yōu)9號減產35.2 kg,差異達顯著水平。(表3)
3 討論與小結
3.1 荃優(yōu)3301
該品種為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通過審定(國審稻20176039)。每667 m2產量629.6 kg,居參試品種第1位,比對照甬優(yōu)9號每667 m2增產68.5 kg,增產率12%,增產達極顯著水平。株型適中,分蘗力中上等,成穗率較高,每667 m2有效穗達15.8萬,結實率達85%,千粒重較重,成熟期葉色翠綠,熟相佳,米質達到國家(優(yōu)質稻谷)標準2級,中感稻瘟病,栽培上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稻飛虱的防治。適宜在政和縣平原區(qū)作中稻種植。
3.2 隆兩優(yōu)1377
該品種為秈型兩系雜交水稻品種,通過審定(國審稻20176007),每667 m2產量594.4 kg,比甬優(yōu)9號每667 m2
增33.3 kg,增產率5.9%,增產達顯著水平。種植株生長整齊,分蘗力中等,抗病、抗倒伏,谷長粒型,千粒重27.7 g,米質達國標優(yōu)質3級。中抗稻瘟病,高感褐飛虱。政和第一年引進試種,是否適合政和縣作中稻種植,有待于進一步試驗。
3.3 薈豐優(yōu)3301
薈豐優(yōu)3301每667 m2產量563 kg,與甬優(yōu)9號產量相當,差異不顯著。該品種群體整齊,分蘗力中等,穗大粒多,后期轉色好,千粒重29.8 g,米質較優(yōu),稻瘟病抗性鑒定綜合評價為感稻瘟病,栽培上中后期應控氮防倒伏。已通過福建省級品種審定(閩審稻20170008),適宜政和縣平原區(qū)稻瘟病輕發(fā)區(qū)作中稻種植。
3.4 甬優(yōu)9號(CK)
政和縣于2010年在石屯、東平鄉(xiāng)鎮(zhèn)引種甬優(yōu)9號,產量、抗性、米質表現良好,已在當地推廣種植6年,是平原區(qū)鄉(xiāng)鎮(zhèn)的當家品種。甬優(yōu)9號平均每667 m2產量為
561.1 kg,居參試品種第4位,該組合穗型大,穗長彎鉤型,谷粒中長,橢圓形,著粒較稀,穗頂有芒,葉姿挺,生長整齊;全生育期147 d,每667 m2有效穗16.8萬,結實率78%,中抗稻瘟病和葉枯病,感褐飛虱。已通過品種審定(國審稻2008023)。適宜政和縣平原區(qū)鄉(xiāng)鎮(zhèn)繼續(xù)作中稻種植,栽培上適當稀植,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注意稻曲病、褐稻飛虱防治。
3.5 和兩優(yōu)1號
和兩優(yōu)1號每667 m2產量525.9 kg,居試驗全組產量第5位,比對照品種甬優(yōu)9號每667 m2減產35.2 kg,減產達顯著水平。該品種秈型兩系雜交水稻,分蘗力強,株型矮,抗倒伏性好,全生育期較短,每667 m2有效穗
19.5萬,結實率達86%,米質達到國家優(yōu)質稻標準3級??沟疚敛【C合指數4.2,白葉枯病5級,栽培上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已通過品種審定(國審稻2015030),適宜政和縣平原區(qū)作煙后稻推廣種植。
綜上所述,荃優(yōu)3301、薈豐優(yōu)3301綜合表現優(yōu)良,可在政和縣平原區(qū)作中稻推廣種植;和兩優(yōu)1號可在政和平原區(qū)作煙后稻推廣種植;隆兩優(yōu)1377是否適合政和平原區(qū)作中稻種植,有待進一步試驗。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