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雯
摘 要:陳列展覽是博物館與社會公眾相互溝通交流的重要橋梁,臨時展覽作為博物館陳列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給博物館注入了勃勃生機。為完善博物館臨時展覽策劃與設計工作,提高博物館臨時展覽開展質量,本文從實際工作出發(fā),從臨時展覽的引進、布置、宣傳等方面談一談自己的看法與思考,供參考。
關鍵詞:博物館;臨時展覽;策劃;形式設計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255-02
博物館具有收藏歷史文物、進行科學研究和社會教育的功能,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博物館也進入了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新時期。
臨時展覽是博物館基本陳列展覽的有益補充,其展覽周期較短、表現形式多樣、展品選擇自由,陳列內容結構和藝術形式也較為靈活,是豐富博物館陳列展覽、吸引觀眾的有效手段。當下,如何合理有效對其進行策劃設計,已成為各館提升博物館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引展之前必要的準備工作
(一)展覽數量及檔期的安排
關于博物館一年推出幾個臨時展覽比較適合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關鍵在精而不在多。不能一味追求數量而忽略了展覽的質量,展覽數量要與檔期結合起來考慮。在一年當中幾個關鍵的時間節(jié)點推出合適的展覽,如重大的傳統節(jié)日、紀念日、寒暑假等,這些時間段都是更新展覽的好時機。
(二)展覽類型及規(guī)模的選擇
切合本地區(qū)及本館的實際情況,首先是展覽類型的確定。一般應該根據博物館的性質來確定展覽的類型。臨時展覽大概可以分為歷史類、藝術類、紀念類、專題類、綜合類和自然科技類等。某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綜合性歷史博物館。展覽類型應以歷史類文物為主。自改陳以來,引進臨展也均為歷史類。
但筆者認為,對于綜合博物館來說,特別是在本地區(qū)沒有藝術類、科學技術類這些專題博物館的情況下,臨展類型的選擇上完全可以自由一些、涉及面廣一些。比如在寒暑假引進自然類或科技類的展覽,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信會吸引很多小觀眾前來參觀。不必過分強調與本館性質和任務相適應。
其次是展廳面積問題。該博物館一共兩個臨時展廳,每個展廳面積為150平方米。而平臺發(fā)布的展覽信息場地規(guī)模要求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少之又少。場地要求大,展品數量多。對于我們來說,要想引進,只能通過第三方服務機構和出展方協商,在出展展品中再次進行挑選,但是費用卻不能打折扣。這樣就造成了借展方資金與出展方展品的雙重浪費。因為能展出的展品數量有限,展覽的效果往往也不盡如人意。如我館今年一月份引進的畫展,展出時間三個月,總費用共二十萬,但因為展廳只有150平方米,即使加上展廳內的活動展板,也只展出了三十幅拓片,五塊巖畫石。單從視覺效果上來講并沒有充分展現出那種磅礴的氣勢,不能不說是種遺憾。
筆者認為,展覽交流平臺應該針對中小型博物館開辟專門的信息通道,發(fā)布一些適合中小型博物館展出條件的展覽。畢竟全國四千多座博物館當中,國家級大型館和文物大省的省級館所占的比例遠遠小于地市級博物館。而急需提升展覽質量的也恰恰是這些中小型館。
這種展覽的來源可以有兩種:一是整合中小型博物館的館藏資源,請專業(yè)策展人策劃;二是大型館在策劃臨展時,可以根據展品的類型及數量策劃出兩種規(guī)模的展覽。這樣既充分利用了館藏資源,又能幫助解決中小博物館資金少、場地小的實際問題。
二、展出之前主動宣傳,注重策劃
引進的臨時展覽展出時間一般都是三個月。好的精品展因為比較受歡迎,排期更加緊張,展期甚至才一個月。如果宣傳不到位,就會造成有的觀眾根本不知道展覽更新的消息,或者剛得知有新展覽,就已經到了撤展時間。
通過這幾次的引展,筆者認為在做好策劃的前提下,展前兩周是進行全面宣傳的最佳時機。
在宣傳方式上,要利用一切可用資源。但不論是廣播、報刊這樣的傳統媒體,還是網絡、手機這樣的新媒體,如果只是單純的廣而告之,是打動不了普通觀眾的。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一些亮點,以吸引觀眾眼球,抓住觀眾的心。
總之一句話,有了好的宣傳策劃、媒體介紹、自我推銷,好展覽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為人所知。只要觀眾被我們的宣傳打動,愿意走進博物館,展覽就成功了一半。
三、重視引展的形式設計
交流展覽的展品豐富、特色鮮明,我們要用一種獨特新穎的展示方式將它呈現給觀眾。不能單純地將文物放入展柜、擺上展臺就算布展完成,要在基本陳列中運用聲、光、電、多媒體,甚至虛擬現實技術等高科技。展品加展墻上的知識圖版這種結合是臨展中最常見的展示方式,我館引入的幾個臨展都是如此。當然,兩個臨時展廳規(guī)模及展廳原有的平面布局(如固定墻柜、獨立展柜)等對設計有極大的影響。
但筆者認為,形式設計應該靈活。在空間規(guī)劃上,可以突破展廳局限,將展覽延伸至展廳外部,合理規(guī)劃展示區(qū)域。這樣可以擴大展覽空間,延長展線,展品可以得到充分展示。
另外結合展覽主題及展品特點,營造出與展覽相配的空間氛圍,利用燈光設計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這樣才能增強展覽的感染力,才能讓觀眾融入展覽中,而不是對著冷冰冰的展柜看文物。
四、專業(yè)講座及互動項目舉辦時間適宜,才能成為展覽的強“助攻”
引入的臨展展期短,在展前、展中和撤展后何時舉辦講座及互動項目,所產生的影響最大、效果最顯著,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筆者認為,每個引入的臨展都應有專業(yè)講座,而且最少舉辦兩場。開展前的講座稱為預熱,屬于宣傳展覽的一部分。講座內容應該淺顯易懂,結合展覽內容,甚至可以點到為止。提幾個和展覽有關的問題,答案就在展覽中,給觀眾留下懸念。撤展后再進行一次講座,這時觀眾對展覽已經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內容可以稍微深入一些。與展前講座相呼應,觀眾回答問題領取獎品。這樣既可以充分調動觀眾參與的積極性,又加深觀眾參展的印象,一舉兩得。
例如,我院今年5月引入了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的展品,舉辦了“石上畫卷——中國漢畫藝術展”。此次展覽分為漢畫像石所展現的漢代宇宙觀、天上世界、仙人世界、事死如生和祥瑞辟邪五大部分,共計83件展品,是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豐厚藏品的一部分,包括重達600斤的漢畫像石原石、從原石拓下的精美拓片,以及漢畫像復制品等,體現了漢代藝術的精華。開展前,我院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并通過互聯網,如網站、微信等發(fā)布了展覽相關信息。展覽開幕式當天,舉辦了專題講座,邀請相關專家對展覽進行深入解讀,并邀請普通觀眾參加,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結語
總之,隨著博物館事業(yè)的發(fā)展,臨時展覽在發(fā)揮博物館功能方面體現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進行有效的策劃設計,利用有限資源最大限度辦好臨時展覽,發(fā)揮好臨時展覽的作用,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加豐盛的文化盛宴,是值得每一個博物館人思考的現實問題。關于此類問題的研究任重道遠,本文所闡述的幾點想法,或許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方玢.試論博物館臨時展覽內容設計的要素[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5.
[2]張露勝.博物館臨時展覽的設計與策劃——以山東博物館等陳列展為例[J].理財:收藏,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