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之
第一次見到這家店,大約是我剛上小學(xué)時。作為一個吃貨,爸爸在小區(qū)的對面搜索到了這家物美價廉的包子店。
小店雖然坐落在一個臟亂的“一條街”市場里,卻盡力把自己的店面弄得十分體面。店名是很普通的“杭州小籠包”,簡樸的招牌被擦得干凈亮堂。
一進(jìn)門,左手是店里伙計們做小籠包的地方,而右手則擺放著極整潔的餐桌。往里走,跨過門檻,映人眼簾的是幾張大桌子和貼在右墻上的大紅色菜單,比之前靠窗的位置能坐下更多的人。一些湯或小菜則在左邊的操作間里制作,那里不僅可以觀看制作過程,還能取走消過毒的小碟與免費的咸菜。醋和辣椒油則整整齊齊地擺在桌上。
這里的包子個大味美,一籠籠的包子總裝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模瑤缀跻绯鰜?。老板更善解人意地往我的碗里加一個免費的雞蛋。他每次都用那帶著南方口音的普通話告訴我,吃了雞蛋,就能長得更快更聰明,得個全班第一。
自從吃了這家小店的包子,我就迷上了它,每天上學(xué)路上都會在這里買上一屜包子、一碗餛飩,店里的伙計都認(rèn)識我了,有時還手把手地教我做菜。糟蹋了食材,他們也只是假裝惱怒地叫一聲,再讓我重新來一遍。
我家離學(xué)校有七站地,早高峰經(jīng)常堵得像一鍋粥。為避免遲到,我常常要早起。經(jīng)過市場時,看門人還沒起床,門也沒開,但我經(jīng)常能看到店內(nèi)忙忙碌碌的伙計。我只喊一聲,他們就會從鐵柵欄的縫隙中遞來一份用塑料袋裝好的熱氣騰騰的包子,讓我在上課時仍回味著那暖暖的祝福。
歲月如白駒過隙,我早已搬家了,那個市場也拆遷了,再也找不到像那家一樣干凈又美味的包子店了。
我不知道找不見的,究竟是那家包子店,還是我那“熱氣騰騰”的童年。
教師點評
“吃”似乎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事情了,以至于許多孩子以不寫美食來證明自己長大了。而這個12歲的同學(xué)偏偏獨辟蹊徑,懷念吃、懷念童年、懷念那份溫暖和美好……“包子”普通,情誼卻重。
(呂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