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解脫”嗅《〈紅樓夢〉評論》中的“佛味”

2017-08-22 07:33:26韓玲玲
名作欣賞·中旬刊 2017年8期
關(guān)鍵詞:紅樓夢

韓玲玲

摘 要:萬余字的《〈紅樓夢〉評論》浸透了王國維的佛教情結(jié)與他的悲劇性格。《〈紅樓夢〉評論》不僅立足于叔本華意志論的人生哲學(xué),也是王國維早年人生困惑與佛教情結(jié)的集中體現(xiàn),他的悲觀性格使得佛教沁其心脾、入其肺腑,而叔本華悲觀厭世,受東方佛教哲學(xué)影響,也推崇佛教的“涅槃”,并宣揚“意志寂滅”,他的悲劇人生哲學(xué)觀深深地影響著王國維,所以說《〈紅樓夢〉評論》、叔本華、佛教思想、王國維這四者之間牽扯著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guān)系網(wǎng),而這網(wǎng)的“結(jié)點”恰在一“解脫”上:王國維深受叔本華人生哲學(xué)的影響,叔本華深受佛教思想的影響,佛教的終極追求旨在解脫,而難以實現(xiàn)解脫卻是王國維的人生悲劇。

關(guān)鍵詞:《〈紅樓夢〉評論》 “佛味” “解脫”

一、王國維的佛教情結(jié)

王國維并沒有專門研究佛教的論著,其佛教觀念散見于他的論述中,比如《〈紅樓夢〉評論》中人生苦痛與解脫的核心觀念就主要來源于佛教,再比如1905年發(fā)表的《論近年之學(xué)術(shù)界》中云:“佛教之東,適值吾國思想凋敝之后。當(dāng)此之時,學(xué)者見之,如饑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飲。擔(dān)簦訪道者,接武于蔥嶺之道;翻經(jīng)譯論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極千古之盛矣。此為吾國思想受動之時代。然當(dāng)是時,吾國同有之思想與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調(diào)和之,此又由受動之時代出而稍帶出能動之性質(zhì)者也。自宋以后以至本朝,思想之停滯略同于兩漢。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見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倍潭虜?shù)語就指出了佛教在我國的引入與傳播,還將西洋思想比喻為第二佛教。

曾不止一人瞥見乃至注視過《〈紅樓夢〉評論》中的佛教影子。20世紀(jì)60年代,佛雛在《對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的再批判》中指出,王國維“是以宗教的尺度來讀《紅樓夢》的”,“叔本華代替了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評論不過是對叔氏披著袈裟的哲學(xué)與美學(xué)的圖解而已”,這里“袈裟”的出現(xiàn)頗有意味,它暗示著東方佛教的潛在影響和隱性浮現(xiàn)。再如早期大居士王恩洋在1939年的專論《王國維先生之思想》中感嘆王氏離佛教解脫咫尺之遙,可惜“彷徨于宗教哲學(xué)之歧途,寄情于文藝考古之事業(yè),以消磨其歲月與天才,心志未獲安定,故終乃出于自殺。是誠天才者之不幸,亦盡人世之不幸也”①。又如樂黛云將“何時始終,何處來去”看作是《〈紅樓夢〉評論》思考的核心問題,“《紅樓夢》一開始,就提出了‘欲的問題……欲望之不得滿足就是佛教總結(jié)的人生八苦中的‘求不得苦”②。細讀文本,我們會發(fā)現(xiàn)王國維“談佛”既明顯又隱晦,顯在用語,晦在佛理,《〈紅樓夢〉評論》全篇的佛教專用語隨處可見,既有佛教人物,如釋迦、法秀、世尊;也有佛經(jīng)的化用,如“夢幻泡影,可作如是觀”“若不盡度眾生,我誓不成佛”;佛教術(shù)語亦比比皆是,如“罪過”“懺悔”“解脫”“掛礙”“綺語”“天眼”“惡魔”等。

二、《〈紅樓夢〉評論》中的“佛語”

仔細去看,《〈紅樓夢〉評論》中共出現(xiàn)過如下十余處“佛語”,下面列舉其中一二。

1.“茲有一物焉,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與我之關(guān)系,此時也,吾人之心無希望,無恐怖,非復(fù)欲之我,而但知之我也”與“今設(shè)有人焉,自無始以來,無生死,無苦樂,無人世之掛礙,而唯有永遠之知識,則吾人所寶為無上之美術(shù),自彼視之,不過蛩鳴蟬噪而已”兩句是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里的“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一句化用而來。其中“掛礙”,意為障礙、牽掛。

2.“雖則夢幻泡影可作如是觀,而拔舌地獄專為斯人設(shè)者矣。”這句是出自《金剛經(jīng)》中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dāng)作如是觀”,其中“夢幻泡影露電”,是稱“六如”,謂人生無常、世事虛幻、不可捉摸;而“拔舌地獄”是謂人生前毀謗佛法,死后將進入受拔舌刑罰的地獄,語出自《大正藏》“今身言無慈愛,讒謗毀辱,惡口雜亂,死即當(dāng)墮拔舌、烊銅、犁耕地獄”③。

3.“遂悟宇宙人生之真相,遽而求其息肩之所。彼全變其氣質(zhì)而超出乎苦樂之外,舉昔之所執(zhí)著者一旦而舍之。彼以生活為爐,苦痛為炭,而鑄其解脫之鼎?!边@句的含義近似于佛教中所說的“苦修”“苦行”“修行”,其中“舍”“執(zhí)著”都是佛家語。佛教分大乘小乘兩派,大乘以“無所得”為宗旨,故曰解脫;小乘以“成果”為目的,故曰執(zhí)著,又作

“執(zhí)著”,佛教語中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諸外道見是斷見是常事已,便生執(zhí)著,欺誑世間作法形象,所說實是非法?!焙笥靡苑褐腹虉?zhí)或拘泥,亦指對某種事物追求不舍。④

4.“既償一欲,則此欲以終。然欲之被償者一,而不償者什佰,一欲既終,他欲隨之,故究竟之慰藉,終不可得也。”王國維的這句話與《大般若涅■經(jīng)》中的“何等名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復(fù)有二種:一者,所希望處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報”意義是何其相似。

5.“方佛之尚為菩提薩■也,自玉宮逸出而入深林時,彼策其馬而歌曰:‘汝久疲于生死兮,今將息此任。載負余躬以遐舉兮,繼今日而無再。茍彼岸其余達兮,余將徘徊以汝待。(《佛國記》)此之謂也?!贝司渲械摹捌刑崴_■”即為佛教名詞,意為“覺有情”,即“上求菩提(覺悟),下化有情(眾生)”的人,乃釋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時的稱號,所以“菩提薩■”其實就是“菩薩”的簡稱。

6.“試問釋迦示寂以后,基督尸十字架以來,人類及萬物之欲生,奚若其痛苦,又奚若吾知其不異于昔也?”“示寂”,即為佛教術(shù)語,稱佛菩薩及高僧身死。寂即梵語“涅■”的意譯,言其寂滅乃是一種示現(xiàn),并非真滅。另外,佛語中與此意相同的還有“泥洹”“涅■”“圓寂”“寂滅”“滅度”“滅”,這在王國維有關(guān)佛教方面的論述中也多次出現(xiàn)過。

諸如以上例證不勝枚舉,這足以體現(xiàn)出佛教對王國維影響至深,而更能讓我們從中嗅到“佛味”的也就是“解脫”一詞在《〈紅樓夢〉評論》中頻繁出現(xiàn),據(jù)筆者統(tǒng)計,其在文中共出現(xiàn)過五十六次?!敖饷摗币喾Q“度脫”“脫”等,指擺脫煩惱業(yè)障的系縛和生死流轉(zhuǎn)的苦痛而得自由自在,是佛家的終極之追求。王國維雖對叔本華的人生哲學(xué)頂禮膜拜,但對其“人類解脫說”卻持質(zhì)疑的態(tài)度,他認為叔本華“人類解脫說”與“意志同一說”從邏輯推理上來看就存在著矛盾:既然世界意志是“同一的”,那么每一個個體均有相同的生存意志,而作為個體的“我”的意志只是世界意志的極小部分,我們無法保證作為個體的“我”拒絕意志之后其他個體也會拒絕,因而人類的“解脫”就無從談起;此外,王國維還認為“解脫”不僅在邏輯上存在著矛盾,在實踐上也是失敗的,他以釋迦牟尼和耶穌的“無生主義”為例,指出他們?yōu)檎热祟愖飷憾鴪A寂、而尸十字架,盡管奉獻了一切,但后人的生存欲求以及由此而來的憂愁勞苦卻一如從前,不僅如此,就連釋迦牟尼和耶穌本人是否真正得到解脫也是一件懸案,是無人能夠證明的。所以,王國維覺得“《紅樓夢》一書,實示此生活此苦痛之由于自造,又示其解脫之道不可不由自己求之者也。而解脫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于自殺。出世者拒絕一切生活之欲者也”,又說“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知力而洞觀宇宙人生之本質(zhì),始知生活與苦痛之不能相離,由是求絕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脫之道”。這兩句論述與佛家常言“六根清凈”“清心寡欲”“看破紅塵”基本一致,也就是說,王國維視“解脫”為最高理想,但他的這種解脫是以“絕欲”來實現(xiàn)的,他認為藝術(shù)讓人忘卻痛苦、忘掉欲望,人只有在斷絕一切生活之欲的時候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解脫,這種倫理價值觀其實深含著王國維離世無欲的致命的悲劇性格。

總而言之,筆者發(fā)現(xiàn)《〈紅樓夢〉評論》中出現(xiàn)的很多佛家術(shù)語透露出了濃濃的“佛味”,這足以說明王國維受佛教的影響是那般之深。正是因為王國維的悲劇性格和悲劇經(jīng)歷,他才對叔本華和佛教思想那么感同身受,并從中識得“人生是場痛苦的悲劇”與“解脫”之理,也由此開始尋求自身的解脫,叔本華也是悲觀厭世、推崇佛教的“涅■”,并宣揚“意志寂滅”。無奈,王國維并沒能成功超脫于人生,最后落得個“不得不”沉塘自盡的悲劇結(jié)局?!?/p>

① 唐仲容主編:《王恩洋先生論著集》(第九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43頁。

② 樂黛云主編:《“跨文化溝通個案研究叢書”之〈王國維:獨上高樓〉》,潘知常:《王國維:獨上高樓》,文津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頁。

③④ 俞曉紅:《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箋說》,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49頁,第75頁。

參考文獻:

[1] 譚松林.試論王國維的悲劇觀[J].湘潭大學(xué)學(xué)報.1985(3).

[2] 趙慶麟.王國維悲劇性格的文化淵源[J].學(xué)林出版社,1990(1).

[3] 張健.痛苦的游戲與虛幻的解脫:王國維喜劇美學(xué)思想批判[J].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1992(3).

[4] 鐘明奇.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的佛家底蘊[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0(2).

[5] 俞曉紅.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箋說[M].北京:中華書局,2004.

猜你喜歡
紅樓夢
《紅樓夢》處處都是慈悲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18
論《紅樓夢》中的賭博之風(fēng)
從《紅樓夢》看養(yǎng)生
海峽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話中話:《紅樓夢》直接引語中的元話語分析
《〈紅樓夢〉寫作之美》序
《紅樓夢》(四大名著大字本)
論改琦《紅樓夢圖詠》的觀看之道
茹志鵑與《紅樓夢》
《紅樓夢》中俠義抒寫述論
《紅樓夢》(紀(jì)念版)
哈尔滨市| 礼泉县| 平武县| 甘孜| 宁津县| 郓城县| 阿瓦提县| 唐河县| 肃宁县| 宣恩县| 体育| 通化市| 含山县| 淮阳县| 衡阳县| 桃江县| 秭归县| 富顺县| 冕宁县| 新田县| 郑州市| 同江市| 泽州县| 仲巴县| 遂平县| 库伦旗| 镇巴县| 辉县市| 富川| 泰和县| 镇宁| 铁岭市| 松桃| 卢湾区| 独山县| 新民市| 临朐县| 涪陵区| 巩义市| 双鸭山市|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