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朱國順表示,媒體要推動城市文化建設,重要的是要解讀好這座城市的發(fā)展、變化、進步,要發(fā)揮自己的特色與優(yōu)勢,帶領受眾去“閱讀”城市、體驗變化、感受城市之美。
今年上海書展期間,有一本以媒體的獨特視角來記錄和解讀上海城市文脈的書吸引了諸多上海書友的目光,在8月21日的首發(fā)儀式上,書友們排起了長龍等待簽售,在今年諸多讀解上海文化的圖書中,這本名為《老樹花開無丑枝》獨樹一幟脫穎而出,背后更承載著一份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城市文化建設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有城市文脈的傳承和延續(xù),是在城市文脈上開出的新葩。今年88米壽的《新民晚報》,是內(nèi)地迄今文脈最為悠長的一張報紙,也是上海的老字號,它的歷史本就是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推進上海城市文化建設中,《新民晚報》十分注重城市文脈的延續(xù)傳承,尋找它們對于當代城市文化建設的意義和價值。
老字號品牌凝聚著城市的氣質(zhì),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是城市文脈的重要載體,也是城市文化傳承發(fā)揚的重要脈絡。從杏花樓月餅到鳳凰牌自行車,從大白兔奶糖到上海牌手表,莫不如是。特別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歲月的積淀,市場大潮大浪的沖擊,以及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顛覆,它們中有蒙塵失色的,但更多的是應時而變、與時俱進而依然生機勃勃,甚或涅槃鳳凰又熠熠生輝的。它們的身上,流淌著上海的血脈和精髓,承載著上海的特質(zhì)與風韻。
當歲月的變遷沖淡了記憶,眩暈的色彩迷離了目光,習俗的差異帶走了傳統(tǒng),這些老字號依然在為城市的文脈與氣質(zhì),延續(xù)和豐富著最艱巨的努力,用它們堅韌的脊梁,創(chuàng)造出新的傳奇。這就是國有老字號的責任與擔當。
在首發(fā)式上,老字號系列報道總策劃人、本書主編、新民晚報社總編輯朱國順先生作了主題發(fā)言。他介紹,“老樹著花無丑枝”,正是懷著這樣一份情懷,新民晚報經(jīng)過周密籌劃,推出《老字號·新氣象》專欄,選擇50家上海最著名的老字號企業(yè),記錄下它們的新努力、新氣象,而后有了《老樹花開無丑枝》這本書。這些老字號從根本上說是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濟社會的新成就,上海“勇當排頭兵、敢為先行者”的新作為。
談及媒體職責,朱國順表示,要讓“新民”成為上海文化的鮮明烙印,讓城市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讓“新民”成為推進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于無聲處擔當媒體責任。
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韓正在上海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說:“建筑是可以閱讀的,街區(qū)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誠信文明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這段講話,為深度融合轉型中的新民晚報打開了思路,那就是從城市文化的角度“閱讀上海”,解讀、觀察上海的新發(fā)展、新變化。
朱國順表示,媒體要推動城市文化建設,重要的是要解讀好這座城市的發(fā)展、變化、進步,要發(fā)揮自己的特色與優(yōu)勢,帶領受眾去“閱讀”城市、體驗變化、感受城市之美。
《新民晚報》亦將更加努力,把上海的文脈、傳承與奮進,更好地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