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立婷, 楊 松, 韓淑偉, 黃 茹, 閆 薇, 孫照斌
(1.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林學(xué)院,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省涉縣林業(yè)局,河北 涉縣 056400)
研究與設(shè)計
黃頂菊秸稈制備刨花板工藝研究
魏立婷1, 楊 松1, 韓淑偉2, 黃 茹1, 閆 薇1, 孫照斌1
(1.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林學(xué)院,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省涉縣林業(yè)局,河北 涉縣 056400)
對黃頂菊秸稈制備刨花板工藝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密度、施膠量、配比(楊木刨花與黃頂菊秸稈刨花的配比)對板材性能均有影響;隨著密度、施膠量及配比的增大,板材的MOR值、MOE值及IB值均呈增大趨勢。綜合考慮,制板的較優(yōu)工藝參數(shù)為:熱壓溫度120 ℃、熱壓壓力4 MPa、時間5 min、密度0.7 g/cm3、施膠量10%、楊木刨花與黃頂菊秸稈比5:5,此條件下制備的復(fù)合板各項指標(biāo)均能達到國標(biāo)GB/T 4897.2-2003的要求。
黃頂菊;秸稈;刨花板;工藝
黃頂菊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發(fā)達,耐鹽堿、耐瘠薄、抗逆性強,繁殖速度驚人,是典型的入侵物種,對農(nóng)業(yè)和生態(tài)平衡危害很大[1]。每到收獲的季節(jié),無論是秸稈的焚燒或是推入河塘,均構(gòu)成對社會和環(huán)境的危害[2-3]。我國在20世紀(jì)90年代末期開始進行麥/稻秸稈人造板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已經(jīng)取得多項成果[4]。據(jù)資料介紹,我國是世界上秸桿人造板產(chǎn)量最大的國家,目前在線運行的生產(chǎn)線有6條,每條生產(chǎn)線按年產(chǎn)量5萬m3計算,總計30萬m3。在建的生產(chǎn)線中,除2條計劃采用國外進口的生產(chǎn)線以外,其余均為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秸稈材國產(chǎn)化生產(chǎn)線[5]。
對黃頂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黃頂菊的分布[6]、化學(xué)成分[7]、潛在危險性評估及防除對策[8]、黃頂菊染色體數(shù)目及核型分析[9]、黃頂菊種子萌發(fā)特性研究[10]等幾個方面。利用黃頂菊秸稈制造刨花板,既可高效綜合利用黃頂菊秸稈,化害為寶,又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本文著重研究密度、施膠量、楊木刨花與黃頂菊秸稈刨花配比對板材性能的影響,以期得到最優(yōu)的工藝參數(shù),為下一步制板工藝研究提供依據(jù)。
1.1 試驗材料
(1)黃頂菊秸稈:經(jīng)粉碎機粉碎,篩選出長10~20 mm、寬2.5~5 mm的單體,含水率10%左右,備用。
(2)楊木刨花:保定某膠合板廠所制廢單板,用粉碎機粉碎后進行篩選、干燥、備用。刨花形態(tài)長10~20 mm、寬1~2.5 mm、厚0.6~0.8 mm、含水率10%左右備用。
(3)膠黏劑:外購脲醛膠(UF樹脂膠),固含量48.6%,pH值7.5,黏度290 mPa.s。
(4)添加劑:氯化銨、面粉。
(5)水:民用自來水。
1.2 儀器設(shè)備
平板硫化熱壓機,XLB-500×500×2型;電子式人造板萬能試驗機,濟南試金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高速混合攪拌機,北京新華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高精度木工圓鋸機;鼓風(fēng)式干燥箱;電子天平,精度0.001 g ;游標(biāo)卡尺,精度0.01 mm;螺旋測微計,精度0.01 mm。
1.3 試驗方案
在實際生產(chǎn)中,對板材性能有影響的因素包括密度、施膠量、原料配比、含水率、形態(tài)、膠黏劑、熱壓工藝等。本次試驗由于時間、原料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對含水率、熱壓工藝、原料形態(tài)、膠黏劑種類等影響因素暫不考慮,而只考量密度、施膠量、原料配比對板材性能的影響。先預(yù)制純黃頂菊秸稈刨花板(簡稱純草板)。
預(yù)設(shè)板尺寸 300 mm×300 mm×10 mm;熱壓工藝參數(shù)為溫度120 ℃、熱壓壓力4 MPa、時間5 min,黃頂菊秸稈刨花含水率12%。在上述工藝條件下做如下實驗。
①考查密度對板材性能的影響:施膠量、配比一致,選取密度分別為0.6 g/cm3、0.7 g/cm3、0.8 g/cm3的板材進行試驗;②考查施膠量對板材性能的影響:密度、配比一致,選取施膠量分別為 8%、10%、12%的板材進行試驗;③考查楊木刨花與黃頂菊秸稈刨花配比對板材性能的影響:密度、施膠量一致,選取配比分別為1:9、2:8、3:7、4:6、5:5的板材進行試驗。
1.4 原料計算
1.4.1 刨花板質(zhì)量
G= DV(100+W1)/10(100+W2)(100+P)
式中:W2為刨花板含水率(%);W1為刨花含水率(%);D為板絕干密度(g/cm3);V為板體積(cm3);P為膠的固體重量與絕干刨花重量之比
1.4.2 楊木刨花和黃頂菊秸稈刨花的需用量
W=G·B(1+MC)
式中:W為刨花(楊木刨花和黃頂菊秸稈刨花)的總用量;MC為刨花使用時的含水率;B為刨花與藥渣比。
1.4.3 膠黏劑需用量
膠黏劑需用量=板絕干重量×施膠量百分比
1.4.4 面粉需用量
面粉需用量=固體施膠量×10%
1.4.5 固化劑需用量
固化劑需用量=固體施膠量×1%
1.5 工藝流程
黃頂菊秸稈制備刨花板的工藝如下:秸稈/楊木單板→粉碎→干燥→篩選→施膠→鋪裝→預(yù)壓→熱壓→冷卻。
1.6 試件截取
由于所制板的幅面尺寸(300 mm×300 mm)有限,為兼顧試件尺寸和保證有足夠的重復(fù)數(shù),參考刨花板有關(guān)試件取樣標(biāo)準(zhǔn),確定本實驗的試件截取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試件截取方案/mm1.靜曲強度、彈性模量;2.內(nèi)結(jié)合強度;3.密度和含水率;4.吸水厚度膨脹率
1.7 試件各性能計算
按照GB/T4897.2-2003 進行密度(D)、含水率(MC)、2 h吸水厚度膨脹率(TS)、內(nèi)結(jié)合強度(IB)、抗彎靜曲強度(MOR)及抗彎彈性模量(MOE)的計算[11]。
2.1 密度對板材性能的影響
A1、A2、A3號板材的熱壓工藝參數(shù)為溫度120 ℃、熱壓壓力4 MPa、時間5 min,黃頂菊刨花板含水率12%,施膠量為12%,配比(楊木刨花:秸稈)為0∶1(純黃頂菊秸稈板)。
密度對板材各項性能的影響見表1。
表1 密度對板材各項性能的影響
試驗號預(yù)設(shè)密度/g·cm-3實測密度/g·cm-3MOR/MPaMOE/MPaIB/MPaMC/%A10600611021268480191573A20700721118788280501328A308008113781228650631594
由表1可知,隨著密度的增大,板材的MOR、MOE、IB值均呈增大趨勢。密度為0.81 g/cm3、施膠量為12%的純草板,MOR最大值為13.78 MPa、MOE最大值為1 228.65 MPa、IB最大值為0.63 MPa。
在試驗所取區(qū)間內(nèi),隨著板材密度的提高,所需的熱壓壓力逐漸加大,使黃頂菊秸稈之間的接觸越趨緊密,從而有利于相互之間的結(jié)合,使黃頂菊秸稈刨花板的性能提高。
2.2 施膠量對板材性能的影響
B1、B2、B3號板材的熱壓工藝參數(shù)為溫度120 ℃、熱壓壓力4 MPa、時間5 min,黃頂菊秸稈刨花板含水率12%,密度為0.7 g/cm3,配比(楊木刨花:黃頂菊秸稈)為0∶1(純黃頂菊秸稈刨花板)。
施膠量對板材各項性能的影響見表2。
表2 施膠量對板材各項性能的影響
試驗號施膠量/%實測密度/g·cm-3MOR/MPaMOE/MPaIB/MPaMC/%B18071683836720431104B210069828934950701123B3120679311018960691118
由表2可知,隨著施膠量的增大,板材的MOR、MOE、IB值均呈增大趨勢。密度為0.67 g/cm3、施膠量為12%的純草板,MOR最大值為9.31 MPa,MOE最大值為1 018.96 MPa;密度為0.69 g/cm3、施膠量為10%的純草板,IB最大,其值為0.70 MPa。
理論上隨著施膠量的增大,IB值也隨之增大,但實測結(jié)果是在10%時達到了最大值0.7 MPa,原因是板材的實測密度有差異,施膠量10%的板材實測密度為0.69 g/cm3,施膠量12%的板材實測密度為0.67 g/cm3。
2.3 配比對板材性能的影響
C1、C2、C3、C4、C5號板材的熱壓工藝參數(shù)為溫度120 ℃、熱壓壓力4 MPa、時間5 min,黃頂菊秸稈刨花含水率12%,密度為0.7 g/cm3,施膠量為10%。
不同配比對板材各項性能的影響見表3。
表3 不同配比對板材各項性能的影響
試驗號配比量實測密度/g·cm-3MOR/MPaMOE/MPaIB/MPaMC/%C11∶90691248538150421527C22∶80691319664020431492C33∶706713291581730561422C44∶606915781691680651293C55∶506514782005340661298
由表3可知,隨著配比的增大,C1~C5號復(fù)合板的各項力學(xué)性能隨之增強。
(1)配比為1∶9的復(fù)合板,在實測密度為0.69 g/cm3、施膠量為10%時,MOR平均值為12.48 MPa,MOE平均值為538.15 MPa,IB平均值為0.42 MPa,含水率平均值為15.27%。
(2)配比為4∶6的復(fù)合板,在實測密度為0.69 g/cm3、施膠量為10%時,MOR平均值為15.78 MPa,MOE平均值為1 691.68 MPa,IB平均值為0.65 MPa,含水率平均值為12.93%。
(3)配比為5∶5的復(fù)合板,在實測密度為0.65 g/cm3、施膠量10%時、MOR平均值為14.78 MPa,MOE平均值為2 005.34 MPa,IB平均值為0.66 MPa,含水率平均值為12.98%。
黃頂菊復(fù)合板的MOR值高于純草板的MOR值,主要原因是黃頂菊秸稈表面光滑,富有蠟狀物質(zhì),使得脲醛樹脂膠難以浸潤和滲入,不利于刨花與刨花之間的膠合。混合原料中摻入的木質(zhì)刨花越多,即木/草混合比例越高,在鋪裝后的板坯中木刨花和木刨花之間直接接觸的幾率就越大,使發(fā)生在草與草或草與木之間的膠合數(shù)量減少,從而使板材的膠合強度增大,故復(fù)合板的MOR值比純草板的MOR值大[12-13]。另外,纖維長度也影響刨花板的MOR值,黃頂菊秸稈的纖維長度平均值為0.6 mm,屬于短纖維,木質(zhì)材料的纖維長度一般大于1 mm,屬于中長纖維。
2.4 驗證試驗
根據(jù)上述試驗確定最佳工藝參數(shù)為:熱壓溫度120 ℃,壓力4 MPa,時間5 min,密度0.7 g/cm3,楊木刨花與黃頂菊秸稈比5∶5,施膠量10%時的三組復(fù)合板板材進行驗證試驗,結(jié)果見表4。
表4 驗證試驗結(jié)果
試驗號實測密度/g·cm-3施膠量/%配比量MOR/MPaMOE/MPaIB/MPaMC/%D1071105:513792124200701527D2069105:513252054170661492D3068105:512961902640561422
密度為0.7 g/cm3、楊木刨花與黃頂菊秸稈比5∶5、施膠量10%時復(fù)合板的各項性能均能達到國標(biāo)GB/T 4897.2-2003的要求。
(1)密度、施膠量、配比(楊木刨花與黃頂菊秸稈刨花的配比)對板材性能均有影響。隨著密度、施膠量及配比的增大,MOR值、MOE值、IB值均呈增大趨勢。
(2)對于純黃頂菊秸稈板,在熱壓溫度120 ℃、壓力4 MPa、時間5 min、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膠量的情況下,MOR值、IB值部分指標(biāo)可以達到國標(biāo)GB/T 4897.2-2003的要求,而MOE值則達不到國標(biāo)GB/T 4897.2-2003的要求。
(3)對于楊木刨花與黃頂菊秸稈復(fù)合板,在熱壓溫度120 ℃、壓力4 MPa、時間5 min、密度0.7 g/cm3、施膠量10%、改變配比的條件下,只有MOR值、IB值能達到國標(biāo)GB/T4897.2-2003要求,MOE值達不到國標(biāo)GB/T 4897.2-2003的要求,MOR、MOE、IB最高分別為15.78 MPa(C4)、2005.34 MPa(C5)、0.66 MPa(C5)。
(4)綜合考慮,制板的較優(yōu)工藝參數(shù)為:熱壓溫度120 ℃、壓力4 MPa、時間5 min、密度0.7g/cm3、施膠量10%、楊木刨花與黃頂菊秸稈比5∶5。此條件下制備的復(fù)合板各項指標(biāo)均能達到國標(biāo)GB/T 4897.2-2003的要求。MOR、MOE、IB最高分別為13.79 MPa(D1)、2 124.20 MPa(D1)、0.70 MPa(D1)。
[1] 高賢明,唐廷貴,梁宇,等.外來植物黃頂菊的入侵警報及防控對策[J].生物多樣性,2004,12(2):274-279.
[2] 張?zhí)烊穑矢Τ?,楊殿林,?外來植物黃頂菊的入侵機制及生態(tài)調(diào)控技術(shù)研究進展[J].草業(yè)學(xué)報,2011(3):268-278.
[3] 于慶榮.黃頂菊的危害與防治[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9,(12):125.
[4] 周定國,張洋.我國農(nóng)作物秸稈材料產(chǎn)業(yè)的形成與發(fā)展[J].木材工業(yè),2007,21(1):5-8.
[5] 周定國.我國秸稈人造板產(chǎn)業(yè)的騰飛與超越[J].林產(chǎn)工業(yè),2016,43(1):3-8.
[6] 李香菊,王貴啟,張朝賢,等.外來植物黃頂菊的分布、特征特性及化學(xué)防除[J].雜草科學(xué),2006(4):58-61.
[7] 杜金順,唐爽,董昊,等.黃頂菊秸稈的化學(xué)組分和解剖特性研究[J].林業(yè)機械與木工設(shè)備,2016,44(9):37-41.
[8] 蘆站根,周文杰.外來植物黃頂菊潛在危險性評估及防除對策[J].雜草科學(xué),2006(4):4-5+53.
[9] 時麗冉,高汝勇,蘆站根,等.黃頂菊染色體數(shù)目及核型分析(簡報)[J].草地學(xué)報,2006(4):387-389.
[10] 王貴啟,蘇立軍,王建平.黃頂菊種子萌發(fā)特性研究[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8(4):39-40.
[11] GB/T 4897.2-2003,在干燥狀態(tài)下使用的普通用板要求測定[S].北京: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2003.
[12] 梅長彤.原料混合比對木草復(fù)合板性能的影響[J].人造板通訊,2002(11):7-9.
[13] 張佳寧,郭仁全,曹瀟文,等.處理麥秸制備麥草刨花板性能研究[J].森林工程,2016,32(5):44-47.
(責(zé)任編輯 張雅芳)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 Particleboardfrom Flaveria Bidentis Straw
WEI Li-ting1, YANG Song1, HAN Shu-wei2, HUANG Ru1, YAN Wei1, SUN Zhao-bin1
(1.School of Forestry,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Hebei 071000,China;2.Shexian Forestry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Shexian Hebei 056400,China)
The 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 particleboard from flaveria bidentis straw i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density,adhesive application amount and ratio(ratio of poplar particle to flaveria bidentis straw particle)have effect on board properties;theMOR,MOEandIBvalues of board increase with the density,adhesive application amount and ratio ;through overall consideration,the optimal board manufacturing parameters include hot pressing temperature of 120 ℃;hot pressing pressure of 4 MPa;time of 5 min,density of 0.7 g/cm3,adhesive application amount of 10%,ratio 5:5 of poplar wood particle to flaveria bidentis straw particle;all indicators of the composite board manufactured under such condition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GB/T 4897.2-2003.
flaveria bidentis;straw;particleboard;technology
2017-05-19
公益性行業(yè)(農(nóng)業(yè))科研專項項目“入侵植物綜合防控技術(shù)研究與示范推廣”(201103027);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木材學(xué)”精品課程項目
魏立婷(1996-),女,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林學(xué)院木材科學(xué)與工程2014級本科生,研究方向為木材科學(xué)與工程,E-mail:632468556@qq.com。
TS653.5
A
2095-2953(2017)09-0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