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廣君
絲綢之路寫生之炳靈寺33x65cm 2015
1.濃。稍加用水的墨來勾勒山川物象,盡量以中鋒用筆,緩疾適度,線條有疾澀感為好,忌熟滑。墨色濃重而能透出光亮,可使骨架在畫面顯出清朗的趣味。古之善用之者,
若李成、范寬,李唐,龔賢(黑龔)等人。
2.淡。淡墨宜用行書法寫法,以保留線在結構中的節(jié)奏和質感,最深處不過是濃墨的三四分,最淡處以清水反復勾勒幾次,既有痕跡又能與紙色相融洽,紙墨筆線渾然一體,跡象在有無間,若天成。檢視淡墨干線,高明的于留隙極微處,線面呈橫截斷續(xù),由點簇而成,可約見空氣周流其間、屏息靜取風云激蕩之象。古善用之者,李公麟、米友仁,金陵八家。
魏廣君,1 9 6 4年生于鄭州,信陽人。中國國家畫院書法院篆刻研究所副所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院特聘研究員,中央黨校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道教協(xié)會書畫院榮譽院長,中國城鎮(zhèn)化促進會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榮寶齋畫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書法院特聘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3.干。干筆以半濃乃至淡墨勾線最宜,用以人物畫法尤為突顯,線條于渾圓遒勁中透出一種柔和。古來以有高士情結者善長運用,畫面平添高古味道。榆林窟之“千手觀音寶像”,李公麟等。
4.濕。濕筆不濫最不易,要有嚴骨靜質于象外的感覺留在紙上。立對紙面,當存有慷慨發(fā)散的意氣在先,行筆若慢跑,寫字之“八法”存有一二于鋒毫間,頓挫有致,尤顯文人法意。宋之郭熙曠古一人。近人錢松巖或有心得。
心中之景 43x93cm 紙本設色 2017
李日華詩意 43x93cm 紙本設色 2017
絲綢之路寫生之克孜爾千佛洞33x65cm 2016
5.積。積墨法當戒急躁心情,要有耐心等待紙、墨干后,層層疊加筆線,筆筆要分明,分出畦徑遠近。再以濃淡適當?shù)哪驿?,使畫面整飭。要緊的是諸般墨色既要渾然一體,筆墨的理法痕跡又要有規(guī)則可尋,方可使畫面的濃墨不失光澤,如星月在夜空中放出光明來。宋之郭熙的樹冠或以淡墨積葉,筆筆留痕顯杳然之象。龔賢(黑龔)多至十二遍以上,筆沉墨厚,樹與樹、山與山相間處用黑與白留有氣道,以為分別。近人黃賓虹以心法驅之,燦爛于當代。李可染以之彰顯“為祖國山河立傳”的信念。我認為黃、李,尤其是黃的積墨法或可視之為一種新技法,對當今水墨的行為性表現(xiàn)之揮霍筆與墨,疊加制作等方法,用之于創(chuàng)作大型作品最為愜意。水墨巨作不僅要有重積墨,甚至要有濃重的死墨,可起到穩(wěn)定畫面的作用。也可增強畫面的視覺沖擊力。或為高揚某種理法觀念之需,或以凸現(xiàn)某種情緒顯露為要,多用于中國山水畫和當代實驗性水墨藝術。
6、破。破墨法在水、墨、色的互補運用上尤為復雜,當以嚴謹?shù)漠嫛胺ā比ヒ舛却蟾胖我?,使肯定的物象細?jié)在色墨交匯中更富于情致變化。歷代多有運用此法高明者,以花鳥、人物畫法的表觀為突出。如徐渭,吳昌碩以及當代寫意人物畫。
7.宿。宿墨法,指用隔夜的墨或色書寫勾染畫面。由于墨和色經夜而干,尤其是經之多遍而脫膠,使用起來筆線墨痕帶有一些隨機的肌理性的痕跡留在畫面上。用的妙,筆線及外溢的淡墨很有些意外之趣,以濃的宿墨點提畫面,尤為醒透。用不好,畫面就會顯得黑、臟、枯、濁,令人生厭。宿色用法,近人齊白石非常了得。
8、焦。焦墨法,是用不加水的單一的濃墨去勾、皴表現(xiàn)山石樹木的層次變化,黑白對比的硬度高,運用好的,給人空間形式上的感覺很強烈,其間干枯的焦墨更能讓人體味出無窮變化的墨妙。古之程邃,今人張仃俱得其神理。
9.潑。潑墨法,指畫家作畫時用毛筆將水和墨或一并合用,或間水間墨間色在紙、絹上揮灑潑染。有先潑后勾勒者,求其意外之象。有先勾勒后潑墨者,求其象內之意。史載有大力涂抹而畫跡無存的唐人王洽。類潑墨者有南宋梁楷,明人徐渭。墨彩潑灑拈連走向而使一體渾然的山水畫家,有近人張大千。
西周兮甲盤里面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