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妮
2017.
8.15-8.21
大的人事變動總伴隨著變革
8月15日,樂視網CEO梁軍連發(fā)多封郵件,任命了張昭、袁斌、劉淑青、謝海楠等11位高管。其中張昭被任命為樂視網首席內容官,原樂視影業(yè)CEO職務不變;現任融創(chuàng)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風險管控中心高級總經理的劉淑青擔任樂視網高級副總裁,負責全面統(tǒng)籌樂視網及上市公司體系的人力資源、法務、財務及行政管理工作,這是繼其以獨立董事身份進入樂視后的新一任命,二人皆向梁軍匯報。此次任命意味著融創(chuàng)入股樂視后,“新樂視”的管理架構初步完成,進一步與樂視非上市體系切割。此外,據《財新》報道,孫宏斌正在考慮更換“樂視”這個名稱。
而據技術媒體Re/code報道,通用電氣前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杰夫·伊梅爾特已成為Uber新CEO最有力的候選人,且董事會大部分人都在伊梅爾特出任新CEO一事上達成了共識。伊梅爾特經驗豐富,善于危機公關,有利于結束現在Uber面臨的困境。除伊梅爾特之外,新CEO還有兩位有力候選人,同為候選之一的Arianna Huffington已公開表示支持伊梅爾特,使得后者當選的幾率更高。Uber董事會將在未來兩周內投票決定最終人選。但成為新CEO的人,將面臨一個高層大量流失、員工士氣低落、企業(yè)文化急需改善、并有大量法律糾紛的 Uber。
同時,Uber的股東也在“換血”。據《紐約時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Uber董事會正在考慮3種投資方案,分別有3個財團準備收購現有股東的股份。其中軟銀和財團Dragoneer都要求以低于估值的價格買進全部股票。而由Uber早期投資人Shervin Pisshevar帶領的另一個財團愿意以現價買進股份。Uber目前估值685億美元,是全球最貴的初創(chuàng)公司。此前,Uber的創(chuàng)始人及CEO卡蘭尼克被投資人逐出了公司,這家在全球高速擴張的公司面臨著一系列企業(yè)文化和內部管理混亂的問題。更換股東后,其公司文化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對它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是懸念。
更多公司在通過擴展新業(yè)務實現變革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京東計劃開設一家奢侈品銷售平臺。今年6月,京東向Farfetch投資3.97億美元,成為其最大的股東之一。隨后法國時尚品牌YSL便表示將通過京東與Farfetch建立的新平臺在中國推出網購服務,另外Aramani旗下三大成衣品牌、LVMH旗下腕表品牌Zenith和奢侈品手機Vertu也紛紛入駐京東。不過京東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似乎動作更快一些,8月初它已經推出奢侈品頻道Luxury Pavilion,目前在該平臺上銷售的奢侈品品牌包括英國品牌Burberry、西班牙品牌Loewe等。國外奢侈品品牌還未消除對中國平臺的假貨質疑,但質疑并不能阻擋利益。
阿里巴巴還終于要將其所投資的新浪微博電商化了。8月16日,天貓與新浪微博共同推出了“天V計劃”。根據最新的合作框架,微博近期將上線全新頻道“尤物志”。該頻道不僅允許明星大V展現消費內容,還允許他們通過話題互動引發(fā)粉絲關注,幫助消費者通過微博完成從對商品的了解到下單購買、售后反饋的全過程,甚至可能實現商品的反向定制。這個計劃據稱可以提升消費體驗,使消費者在看明星的同時也能夠下單買貨。
除了線上,阿里巴巴確認首家天貓無人零售實體店將于今年年底在杭州正式開業(yè),并將長期開放。無人零售快閃店“淘咖啡”7月在淘寶造物節(jié)上亮相之后,團隊已展開線下店鋪的尋址工作,但具體選址信息還處于保密階段。這個無人零售店的銷售品類和布局如何尚未可知,這一創(chuàng)新能否提升人們的購物體驗,目前同樣不得而知。
積極探尋無人便利店等“新零售”業(yè)態(tài)的還有亞馬遜。據路透社報道,亞馬遜已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5所美國大學里布局了“即刻提貨點”。用戶在亞馬遜的App上下單購買零食、飲料、手機充電器等快消品后,亞馬遜員工就會從與提貨點配套的小型倉庫中取出相應的商品放于儲物柜中。這一過程會被限制在2分鐘以內。用戶到達提貨點后,通過簡單的掃碼就可以拿到自己購買的商品。分析人士認為,相比自動售貨機,這一服務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電子配件的售賣。但對于飲料零食來說,2分鐘似乎還是太長了。
變化總伴隨著質疑
支付寶小程序在8月18日終于上線公測,此次公測面向企業(yè)級用戶,開放出行、醫(yī)療健康、政務服務和便民生活4個行業(yè)。據官方介紹,支付寶小程序將實現服務臺能力,提供和支付寶手機應用同等級的服務體驗。不過有技術界人士在公測當天指出,支付寶小程序疑似抄襲微信小程序代碼,支付寶的知乎官方賬號隨后在當晚發(fā)布道歉信,承認抄襲。支付寶還需要考慮清楚的是,即使是微信小程序,推出后外界對它也不怎么看好,這一次再來個小程序,不知未來發(fā)展會如何。
風險還來自于政策
8月17日,中國聯(lián)通稱因技術原因,撤回混改公告,并于3個交易日內披露非公開發(fā)行預案及其他相關文件,然后復牌。而在幾個小時前,聯(lián)通才剛發(fā)表混改方案,并顯示與14家作為戰(zhàn)略投資者的公司共同參與此次混改。有市場人士指出,問題可能與中國證監(jiān)會2月發(fā)布的定增新規(guī)中的定價和比例兩大關鍵問題有關。這兩者正是聯(lián)通混改面臨的最大技術性障礙,需要上級給出明確意見方可得到豁免,不受上述新規(guī)限制,但現在尚不能確定。
上海市交通委8月18日向各共享單車公司下達告知書:從即日起,各家公司暫停在上海新增投放車輛,違者將納入企業(yè)征信檔案。此外,各家公司需加強對違規(guī)停放車輛的清理,及時清運違停及積壓車輛,企業(yè)也需按已發(fā)布的團體標準配備運營維護人員,加強停放秩序管理,并及時找回破損、故障車輛,確保運營車輛安全。在共享單車成為風口之后,諸多共享單車公司為搶占市場份額,向城市投入大量車輛,卻疏于線下運營維護及管理,令單車亂停亂放現象嚴重。據上海市自行車行業(yè)協(xié)會提供的數據,目前上海可供停放的共享單車數量約為60萬輛,但該市12個共享單車公司已投放了超過150萬輛單車,而它們的運維人員配比不到0.3%。
8月19日,ofo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張巳丁在一場論壇上稱,ofo只靠租金便能用兩個月收回單車成本,再加上如小黃人之類的品牌廣告,公司目前在一些城市已實現盈利。張巳丁稱ofo目前還不急于流量變現,仍以吸納用戶為主。今年ofo的內部目標是年底至少拓展至全球20個國家共200座城市,單車投放數量破2000萬輛。但以共享單車行業(yè)目前的補貼戰(zhàn)、開拓新市場成本、運維成本和營銷推廣成本,ofo的這套盈利說辭似乎太過理想了。
中國政府也開始加大對境外投資的限制。國務院辦公廳在8月18日發(fā)布了由發(fā)改委等四部委共同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引導和規(guī)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兑庖姟分赋?,要限制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yè)、體育俱樂部等境外投資,并鼓勵開展有利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設施境外投資。實際上,相關部門之前對海外投資的關注已見成效。來自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安永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房地產、酒店及建筑業(yè)海外并購交易金額在2016年上半年曾達到62億美元,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高,但在2017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僅為4億美元。
而中國資本在其他領域的大投資仍在繼續(xù)
根據歐洲汽車新聞的消息,菲亞特-克萊斯勒(以下簡稱“FCA”)公司就收到了來自中國公司的收購報價。FCA去年全球銷量486.4萬輛,排名全球第8,市值超過170億美元,旗下?lián)碛蠮eep、菲亞特、克萊斯勒、道奇、瑪莎拉蒂等12個品牌。潛在的買家包括吉利、長城、東風等。目前FCA未作出任何官方回應。公司CEO馬奇奧尼一直在尋求與其他汽車公司合并,以發(fā)揮規(guī)模效應,此前它的緋聞對象包括通用。如果此次收購達成,將是汽車業(yè)的一項超重量級并購。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一交易的難度將遠超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要想成功,肯定需要經歷長期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