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但思維的過程最終要通過恰當的途徑外化,這就是數學語言表達內在思維的過程。因此,學生能正確運用數學語言來描述數學問題、講述數學思維,應是數學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
本期,我們重點探討教學中數學語言的表達與運用。
數學語言是指用來表示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活動的專門語言,是儲存、傳遞和加工數學知識信息的載體。離開數學語言,數學知識就成了“空中樓閣”。掌握數學語言,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也是數學教學的關鍵。
如何幫助學生掌握數學語言呢?筆者認為,在教師科學、規(guī)范地使用數學語言,為學生做好語言示范的前提下,教學中應注重“兩心三度”,在變式比較、構建模型、動手操作、巧設陷阱、善用轉換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數學語言。
一、提供變式比較,抓住數學語言的核心
小學生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比較弱,對一些數學概念、名詞術語等的理解往往不夠深刻。因此,教師教學時除了強調概念、術語中的關鍵字詞外,還要通過一系列的變式比較,引導學生把握其核心,領悟其本質,從而加深對數學語言的理解。
如在教學“梯形概念”時,學生對梯形概念中的“只有”一詞理解并不深刻,于是筆者設計了一組圖形讓學生辨析: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通過對比分析,學生最終判斷出①②③④是梯形,而⑤是五邊形,⑥有兩組對邊平行,它們都不是梯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深入理解了梯形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雖然圖①和圖④的形狀迥異,但它們都是梯形,因為它們都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這樣,利用圖形辨析,經歷思維的多次碰撞后,學生便能準確理解概念的本質特征,表述時自然就會少出偏差。
二、構建思考模型,突出數學語言的重心
數學語言不是簡單的書面語言,也不同于生活語言,它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而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比較弱,語言表達往往不夠嚴密,缺乏邏輯性和完整性,這樣就阻礙了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正確表達。為此,幫助學生構建思考模型,規(guī)范數學語言就顯得尤為重要。
計算教學中,學生往往滿足于答案的得出,對于結果的由來則不感興趣,所以,許多學生只會做題目而不理解算理。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提煉數學語言,突出思考重心,構建一個完整的模式,幫助學生借助這個比較具體的“臺階”去認識和理解算理。
教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時,教師應該多與學生交流每一題的思考過程,讓學生頭腦中有一個清晰的思考模式。以計算“24+9”為例,通過擺小棒,學生已明確有兩種思考方法:第一種,把9分成6和3,先算24+6=30,再算30+3=33;第二種,把24分成20和4,先算4+9=13,再算20+13=33。在明白思考方法后,教師又為學生提供如下的闡明算理模型:把24(或9)分成( )和( ),先算( )+( )=( ),再算( )+( )=( )。
利用構建模型這種方法,有效化解了學生在語言表達中的困難,突出了數學語言的邏輯重心。
三、注重動手操作,提升數學語言的厚度
動手操作是促進學生手腦協調的學習活動,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而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表現形式,兩者相互促進,相生相長。只“做”不“說”或只“說”不“做”,都不利于知識的內化。因此,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理解數學語言、運用數學語言,讓數學語言更有“厚度”。
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入理解數學語言的目的。
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筆者設計了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折:讓學生用一張紙折成大小相等的四份。
看:引導學生觀察——①多種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幾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樣?
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
想:出示涂色的紙,思考怎樣用分數表示。
說: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是怎樣想的,分數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在這個案例中,動手操作引發(fā)思維,數學語言表達思維,“做”與“說”和諧統(tǒng)一,“做”有理,“說”有據,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全面而透徹。
鑒于此,幫助學生掌握好數學語言,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學具操作內容,指導學生在一次次的動手操作活動中感知、領悟所學知識,這樣有利于學生用數學語言完整、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新思想、新發(fā)現,從而達到動腦、動手、動口“一體化”。
四、巧設錯誤陷阱,強化數學語言的精度
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說過:一條缺少岔路的筆直大道,使我們的孩子失去了很多觸類旁通、聯結新意向的機會,由此也失去了來自失誤和發(fā)現的快樂。
數學中用來表示定義、定理、性質等的語句,都是十分嚴謹和精練的,有時甚至多一個字、少一個字都不行。教師在教學中,不妨給學生設置一些易犯錯的“陷阱”,在強化數學語言的精度上做文章,讓學生對數學語言的理解更透徹,記憶更深刻。
例如,在學習“用數對表示數”時,由于受日常生活中習慣語言的影響,學生常常先說“行”的位置,再說“列”的位置。筆者順水推舟,將錯就錯,將數對(2,3)板書在黑板上后,問:“也就是說,按照同學們的理解,這個數對表示物品所在的位置是第2行的第3列。同意這種說法的請舉手!”毫無疑問,全班學生都跳進了筆者挖的“陷阱”中。答案揭曉,在驚訝聲中,學生對怎樣用數學語言準確地表示數對加深了印象。
再如,“除”和“除以”,一字之差,意義完全不同;“整除”與“除盡”,“數位”與“位數”,“增高到”與“增高了”不能混為一談;“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忽略了“等底等高”這個條件即為錯誤……
諸如此類高精度的語言,學生在運用時經常會出現典型錯誤。此時,教師不妨“裝一裝糊涂”,“嘗試犯錯”也不失為幫助學生更深刻、更準確地理解數學語言的良策。
五、善用語言轉換,發(fā)掘數學語言的深度
一般來說,數學思維用文字表達則生動,用符號表達則簡練,用圖形表達則直觀形象。但有些問題用文字表達過于繁雜,用符號表達又嫌抽象,而圖形表達有時又未必全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善于對數學語言的多種形式進行轉換,充分挖掘數學語言的深度,達到多層次理解數學語言的目的。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中有這樣一道練習題: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這列隊伍一共有多少人?多數學生習慣列出“9+5=14”。集體訂正時,教師問學生,這個“我”有沒有包括到9和5中去?然后強調正確算法“9+5+1=15”中的“1”就表示“我”。接著,再換一道類似的題:從前數起我排在第9個,從后數起我排在第5個。這列隊伍一共有多少人?大部分學生又習慣地用9+5+1=15,可見學生并未真正理解題意。
此時,如果能將文字語言轉換為圖形語言,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你能用兩種不同的圖形表示‘我和其他人,把這兩列隊伍畫出來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畫出了圖。
集體匯報時,教師讓學生把兩幅圖進行比較,讓他們在辨析中進一步理解題目的意思,明白了什么時候“我”是沒有數的,什么時候“我”是重復數的。
像上述案例這樣,不同形式的語言轉換,其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們提供或體現了對數學對象的不同理解方式。一方面,通過不同的理解方式可以達到對數學知識、方法和思想的深入認識;另一方面,理解方式的轉換實際上意味著思維方式的轉換,因此對多層次理解數學語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要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好數學語言,教師科學“示范”是前提,教學中注重“兩心三度”是途徑,最終,幫助每一名學生架構溝通思維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橋梁,學會用數學表達世界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
(作者單位:十堰市廣東路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