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贏 圖+羅大萬
移居
Immigration
文+郝贏 圖+羅大萬
移居,遷移,搬家
地方特色濃郁的重慶正逐漸展現(xiàn)出它強(qiáng)大的包容性,移居至此的人們對友好的笑容絕不會感到陌生。
在重慶,小面往往是一天的開始。清晨,在白騰騰的蒸汽和嘈雜的人聲中,總會夾雜一兩句生疏的普通話:“要不要辣椒?”而入夜以后,大大小小的火鍋店和燒烤攤里,也不免會出現(xiàn)充滿著北方風(fēng)味的“亂劈柴”。當(dāng)時間來到2017年,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都習(xí)慣了看起來不那么重慶的面孔,幾十年前聽到重慶話時的疑惑神色,反倒是再很少見到。
有人說,重慶人的飲食口味甚至可以用“頑固”來形容,對于嗜辣的地域來說,這似乎成為了人群中最相同的標(biāo)簽。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當(dāng)如同“遷徙”般的人流涌入重慶之后,他們的口味也同樣隨著自己的腳步而改變。在這場以腳投票的移民潮里,幾乎沒有任何人因?yàn)槁槔倍蛔韪簟?/p>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頑固”的形容有多么貼切。在以重慶為取景地的電影《火鍋英雄》當(dāng)中,陳坤和白百合的初次相逢,就在南岸喜來登背后的羅森便利店。無論是聲勢浩大的商業(yè)中心,還是最最普通的居民區(qū),都不會缺少“外來”的身影,會是人,也是物。與其說這是對外來者的特殊照顧,倒不如說,這是重慶并不“頑固”的佐證。
或許又有人會說,這樣的“外來客”在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少見,只要那里有足夠多的大學(xué)。但只要對陌生人多一些耐心就會發(fā)現(xiàn),大學(xué)的所在并不全是外地人留下來的原因,他們在重慶的身份,也不僅僅限于“女婿”或者“兒媳”。
在如水時光里,城市變遷不僅為重慶的新身份加重了烙印,更加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包容。曾經(jīng),李白發(fā)出“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高呼,讓人們對西南山嶺地區(qū)充滿畏懼;曾經(jīng),重慶人才是他鄉(xiāng)里的異地客,濃重的川普,幾乎在任何一座城市都不會少見。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來到了重慶,隨身攜帶著清澈的眼神和年輕的夢想,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地耕耘。或許他們比在這座城市里出生的任何人都相信,以麻辣聞名的山水之都,將會完成一次又一次偉大的跨越,帶著自己,走向光明的遠(yuǎn)方。
曾經(jīng),當(dāng)面攤老板吃力地嘗試用普通話和眼前的外地人交流時,他不會想到,時光荏苒,會有越來越多的外來資本涌入,而在那個自己堅守多年的面攤里,他也不再會對哪門語言感到陌生。今天,面對著熟悉的普通話,他再問一句“要不要辣椒”時,回答多半會是:“要,多加些海椒?!?/p>